APP下载

宁夏彭阳姚河塬西周墓葬M13出土甲骨文考释

2019-05-15

殷都学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甲骨墓葬甲骨文

付 强

(上海三唐美术馆,上海 200120)

宁夏彭阳县姚河塬商周遗址自2017年6月发掘工作开展以来,相继发现了商周时期墓葬、车马坑、祭祀坑、铸铜作坊遗址等重要遗迹。近日又在考古发掘中发现甲骨文,对判断整个遗址属西周早期封国性质这一论断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本次发现的甲骨文在大型甲字形墓葬M13墓道的填土中出土,质地为牛的肩胛骨,正反面均经刮治上光,正面右下部分有单钻未灼的钻穴,上部有3个经背面烧灼而开的兆痕,背面有三联钻,并有灼痕。左侧有墨书文字,总计33字,合文2,计35字,墨书文字底部有一红色线条。墨书文字和正面刻辞文字的方向一致[1]。

按照我们的理解,先把甲骨文隶写如下再做讨论:

b乎(呼)臤(贤)率卅夫逸至于夜,于宕,至于次,甶亡(无)眚?

……来。氒(厥)至,王囟(使)克逸于宵(庙)。

董珊先生认为此处的 “逸”当读为“肆”或“佾”,3字都是余母质部,音近通用 。周公庙卜辞“逸”用为动词,可训为“陈”或“列”,《诗经·大雅·行苇》“或肆之筵,或授之几”毛《传》“肆,陈也”;《玉篇·长部》“肆,陈也,列也”。“逸于庙”,意思是列队于庙堂[2]。

吴雪飞认为这里的“逸”当训为“奔”。新亭先生探讨了周公庙卜甲中两条似有对贞关系而辞例接近的卜辞,列举如下:

……甶克逸于宵

……甶妹克奔逸于宵

奔、逸二字同训,本义是奔走、奔跑,《国语·晋语五》记鞌之战:“(张侯)左幷辔,右援枹而鼓之,马逸不能止。三军从之,齐师大败。”韦昭注:“逸,奔也。”《荀子·宥坐》:孔子曰:“(水)若有决行之,其应佚若声响,其赴百仞之谷而不惧,似勇。”杨倞注:“佚与逸同,奔逸也。”奔逸通奔泆。奔逸见于战国以来的著作,《庄子·田子方》:颜渊曰:“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列子·仲尼》:“体将僵者,先亟犇佚。”犇佚通奔逸。从周公庙卜甲刻辞看,奔逸一词出现很早,可以上溯到商周之际[3]。

我们认为宁夏彭阳姚河原西周墓葬M13出土甲骨“逸至于+地名”,逸至两个动词连用,同意逸训为奔,是奔走,疾走的意思,周公庙甲骨里面的逸于宵(庙),也当理解为奔走至于庙。

甶,周原甲骨很常见,楚简也很多,从“甶”、“思”与“吏(使)”的互文关系可以看出“甶”或“思”用作“使”[4]。

臤(贤),为人名。呼之前缺少主语。

由甲骨中使用“甶亡(无)眚?”看这片甲骨属于周人甲骨,与周公庙甲骨属于同一个系统。

猜你喜欢

甲骨墓葬甲骨文
基于造字机理的甲骨字生成技术研究
北朝至隋代墓葬文化的演变
字溯甲骨∙文承龙韵
《甲骨春秋——纪念甲骨文发现一百二十周年》简介
图说汉字
图说汉字
扬州胡场汉代墓葬
唐宋墓葬里的“四神”和天关、地轴
浙江临安郎碧村宋墓 一座平凡墓葬的启示
刻在甲骨上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