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朱德润文化思想初探

2019-12-16陈才生

殷都学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思想

陈才生

(安阳师范学院 文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2)

朱德润是元代颇具影响的画家、文学家,清末柯劭忞著《新元史》将其归入“列传第一三四·文苑上”。其作品,画以《秀野轩图》《秋林垂钓图》《浑沦图》等闻名,文有《存复斋文集》十卷及《存复斋续集》等存世。关于朱德润研究,国内外学者多集于其绘画成就,对其文学作品进行系统研究者甚少,对其思想展开研究者几近于无。笔者认为,朱德润是元代文人中比较典型的一位,他的诗文渗透着对道德、政治、人生和艺术的诸多思考,是元代文化思想研究的重要史料。从其作品中,我们可以窥探到他对诸多社会问题的理解,感受到他文学创作的思想动因,认识到他由仕而隐的思想基础。

虽然本研究GNAT测评程序的信度和效度结果良好,但是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①本研究中GNAT的每个block的trail数量为40,而Williams等[29]认为,trail数量设定在50~80内能获得更好的信度的效度.因此,在此后的研究中可以适当增加每一个block的trail数量,以便于获取更多的数值.②信度和效度均采用敏感性指标d’进行检验.d’是一个二分变量,其取值数要少于反应时的IAT.

一、执守传统、崇尚礼教的道德理念

礼乐之教是中国古代治世的基础。《孔子家语》称:“敦礼教,远罪疾,则民寿矣!”朱德润生自儒门,对传统礼乐思想可谓深信不疑。“克已复礼,天下归仁。”[1]他认为礼乃社会维系之根本,是达到“天下归仁”之前提。

有朋友问我,你这窈窕身材怎么保持的,我如实告之。跑步是最环保、最时尚的锻炼方式,简便易行,一双运动鞋,一身运动装就足矣,只要甩起手臂迈开步子就能跑。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习惯跑步,晨跑、夜跑,快跑、慢跑,独跑、约跑,每个早晨或傍晚,在街道或公园不时有矫健的身影跃过。朋友戏笑说我跑入了都市摩生活,很有“潮范儿”。其实跑步有利于身体健康,减肥塑身,这是尽人皆知的常识。从运动学来看,跑步是预防心血管疾病、提高心肺功能、控制体重最有效的办法。通过跑步,你会觉得气血流通、经络畅达、睡眠踏实、精神饱满、活力无限。

在所有礼教思想中,忠孝居于首位。朱德润言忠,多从人臣角度思考,倡导人们以国事为重,以济世安邦为重,忠于职守,以天下为己任,此乃“德之正也”。他在《卞将军新庙记》一文中赞美卞壸坚守礼法、忠贞爱国、纠正当世、不畏强权的精神,仰慕卡氏家族的忠孝节烈,实乃借古喻今,倡导忠直守节,以昭当世也。在《寿安山呈拜相》一诗中写仲尼登东山,诸葛吟梁父,表达的同样是志在国家的情怀。尽管元朝中后期已是问题重重,捉襟见肘,但他依然视之为“方今盛世”[2],劝人出仕辅佐当朝,如《题张德昭藏李东原画岩居仙人图》诗中说:“方今盛世宜出治,山泽千年生器车。”[3]还有像《山阳招隐辞为段吉甫助教赋》《送张仲举赴集庆路学训导》《南山招隐辞寄王君实左丞》《答招隐寄兀颜子中都司》等等,他希望友人在当朝盛世,果敢出仕,领朝廷俸禄,展宏图大业,做治世能臣。“忠”德之外,朱德润亦十分重视“孝”德。他认为,尽孝事亲者与战死尽忠者具有相同价值。“刲两股而瘆二亲,假手于人,则不可也;躬操刀则心忍焉。为军临阵,身被数枪,而人谓之忠者,敌者伤之也。忠、孝一也。或曰:‘刲股而瘆亲,亲存己亡,孰能养之?况临忍之际,未必能果愈其亲也。’”[4]孝子往往能做到常人难做之事,如割股疗亲之举,其勇敢超迈如同战场上尽忠的英雄一样。尽管作者对这种行为的效果并不认同,但其精神可嘉,令人尊敬。作者在《成庆堂记》一文中又说,人生于世,可庆之事非高官厚禄、子孙满堂,非功成名就、泽下于民,非家有千金、奴婢成群,亦非大权在握、发号施令,而是“父慈而教,子孝而箴,兄爱而友,弟敬而顺,夫和而义,妻柔而正,姑慈而从,妇听而婉”[5]。正因如此,作者对具有孝德者多有阐发,如《密阳朴质夫庐墓图记》《招孝子辞并序》《送诸葛子熙还江西》《萱寿堂铭》《送杜尧臣之京师序》等等,皆为作者对社会上具有孝行懿德者的赞美与倡扬。

二、清政廉明、爱民利物的为政观

廉政是中国古代官吏文化中的重要内容,朱德润曾有入仕经历,归隐后又与诸多在朝者有交际,对为政者的人格品行多有思考。他认为,民风不淳,礼义便亏。奸暴不除,恶行乃施。民瘼不祛,贫病乃生。一个地区要治理得好,需有三善,即孔子所言:“入其境,田畴易草莱,辟沟洫治,此其民尽力也;入其邑,墙屋完固,树木甚茂,此其民不偷也;至其庭,庭甚清闲,诸下用命,此其政不扰也。”[6]而这一切与为政者的素养有着密切关系。

首先,为政者首先要做到兼听、公平、公正。要广采众言,勿偏听偏信;要赋税公平,勿有偏倚;要宽严兼治,抚良戢奸。其中,广纳众言尤其是诤言尤其重要,许多历史悲剧往往在此缺失。“天下无事,忠臣之言轻于鸿毛,视大盗亦如草芬。及跻乱阶,谋臣、健将竭天下之力而不能救,然后知非言之轻,听之者轻也。”[7]第二,要将勤与理结合。所谓勤,即为政者要忠于职守,雷厉风行。所谓理,就是要能客观地分析所遇到的问题,正确处理行政事务,做到无有偏颇,公正无私。作者在《送王允中赴浙东帅掾序》一文中说,“勤所以行之,理所以折衷之”,如此方可“处事无越,而斯民称平”[8]。如果处事犹豫不决,就很难有服人之语,亦难得众心。第三,要以民为本,有仁人之心。民本思想是儒家为政思想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已是历朝历代为政者人人皆知的铭训。对此,饱读诗书的朱德润可谓深谙其理。他认为惟有“爱民利物”,方可使“来者怀之,逆者威之”[9]。第四,政教要与法治相结合。亦即古人所说的德法并举。德法之间,应以德教为先。“盖法有尽而情无穷,惟德足以感之。礼有隆杀之实,而不在于文也。国朝典章具定,而礼制或有未尽者。士之临政出治,当原人情而以法意行之,庶几德、礼之事也欤!”[10]当然,政教之外,法制亦必不可少。“用昭宪度,以节礼刑。去古既远,风嚣淳漓。政繁法伙,民情愈欺。”[11]法制的严格是为政的基础,但必须简明,如果政治繁冗,法律太多,将会使社会充满欺骗。第五,倡导节俭,反对铺张。奢糜之风是国家走向衰落的信号,朝廷上下生活奢糜,百姓盗窃之风也从此盛行,三百尺高的城墙都抵挡不住,更何况五十里的锦障?[12]与奢靡相关的是统治者劳民伤财的礼仪形式,“凡出入仪卫、行宫、大次之礼可杀焉,百官有司荫补、锡赉之恩可省焉”[13],作者主张废除繁文缛节,以合祈神之质,且不烦民。从作者提出的的观点中,可窥知作者对官场奢华、入仕不公的政治体制的批判。

他认为,修身养性,贵在洁身自好。他信奉中国古代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修养标准,但他认为修身是本,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末,天地人中,人最重要。规律之中,人的努力最重要。应该执持常道,否则,受到蒙蔽,将难有担当。他的《自警铭并示方山弟》一文比较集中地表达了他对人生修养的看法:“君子修身,克己安分。俭以处家,勤以治生。勿酗于酒,勿肆其情。勿违人短,毋矜自能。出言虑后,窒欲防萌。勿以毁怒,毋以誉欢。毁或造言,誉乃佞端。屯蹇忧戚,庸玉汝成。”[14]他认为,人生在世,以德为先。而德之所存,乃道之所行。而德所包含的内容很多,如律己、勤俭、节欲、慎言、善行、诚心等等。在对生活的态度上,他主张中和用世,贵在能适。他认为圣人的品德在于身处纲常之内而善“纳之于中”,毋使其过,毋使其不及。“即父子而父子之道亲,即君臣而君臣之义定,即寒暑而寒暑之岁功成,即穷达而穷达之天理得”,以至能“虚灵应物而不穷”。正如《易》中所说“居而安”,即“得其序”,“人生于世,贵能适耳”[15],不为物所役,不为名所牵,则“若野云舒展,为庆为祥,为霖为泽”[16]。为此,他主张回归自然,崇尚自由,“他时归隐茅台下,太平鼓腹陶唐民”[17]认为耕钓蚕桑,随意任性,胜过高门列戟富贵荣华的深宫侯门。其诗如《秋林平远扇图》《次韵苏昌龄求画》《和虞先生题武当山张真人别业》等,都表达出作者对自然山水的向往之情。

三、自律自适自由自在的人生观

2005年引进早熟马铃薯脱毒种薯-费乌瑞它,在河阶地获得成功后,经过连续十数年的肥效试验、农艺措施改进试验和示范推广,种植面积从无发展到133-200 hm2;2007年13.3 hm2示范田,经市级专家组测产,平均产量达2500 kg/亩,2015年小面积示范产量达到3555 kg/亩,亩纯利益超过4000元,不仅填补了榆阳区早熟马铃薯种植的空白,而且产量与效益突出,优质种薯供不应求。近年逐步向西北部风沙草滩地区和东南部丘陵沟壑地区的坝地发展,形成新兴产业,前景广阔。

在朱德润文集中,曾多处提到人生修养方面的内容,表现出他对人格思想的高度重视,亦是他人生观的重要体现。

正是基于上述思想,作者在多篇诗文中表达了对心系天下造福一方的优秀官吏的赞美,如《江浙行省右丞岳石木公提调海漕政绩碑铭》《肃政铭为赵宗吉宪佥作》《资善大夫中政院使买公世德之碑铭》《金坛县尉厅屏铭诗》《行宣政院副使送行诗序》《故丞相东平王拜住祭文》《祭王叔能参政文》《吴仲常太守德政碑赞》等等。从他们的身上我们大略可以窥到朱德润所崇尚的为政品格,领略到他的上述为政思想。

四、情由景生、万物心源的艺术观

作为一个画家、文学家,朱德润不可能没有自己的审美理想,但他并没有专文论及,而是通过诗文的片断表现出来的。他认为,艺术创作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人与外物之间的关系,“丹青不关名利眼,虎头痴绝非王郎。”[18]艺术与名利无关,山水是作者心中情感的体现。人之有歌咏,必有物情激于内始可发于外,如果“合于比兴,中于律吕”,则“其声之善者欤”[19]。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大自然才是文艺创作的源泉。天地宇宙就是一幅图画,日月为旌旗,山川为鼎彝,垂裳作服,五彩彰施。人类正是比照山川而有了礼仪纲常,山水图画往往藴含着人文之理。“五德比象,溥博渊泉。周遍其积,静深其源。”[20]只有大自然才是道德之源。盖造化心源之意也。因此,他认为只有景与意合乃有佳作。“然于风和日明傍花随柳之时,观山川林壑远近之势,感春夏草木荣悴之变,朝清而夕昏,远淡而近浓,凭高览远,亦足以乐天真而适兴焉尔。”[21]自然唯有著入人之情感寄托方有生命活力,“物有托而传,野得人而秀”[22]。也正如此,艺术作品往往能反映出人的品格。 “竹之凌云耸壑,若君子之志气;竹之劲节直干,若君子之操行;竹之虚心有容,若君子之谦卑;竹之扶疏潇洒,若君子之清标雅致。是皆定之平日意念之所及也。”[23]人品往往决定着艺品,“品格高而韵度出人意表”[24]。阴阳之和,使天地有变,万类有形,使万物生色。由物及人,其理亦然。

正因如此,朱德润认为,优秀的作品应该是“得天理民彝之正者为美,岂徒月露风云之辞而已”[25]。好诗乃与天理民彝相通者,而决非“月露风云”的闲情之作。“凡情感之托于物者,合于义则远传而名彰,人亦喜为之赋焉。不然,则虽崇山秀水、奇葩异木、高台宏树,适足为游观之区尔,于名义无取焉。”[26]作者在此指出了文章的载道功能,亦即凡文当与“名义”相关,风花雪月之文并不能给人以教益。

考察朱德润的生平创作,他在青年时代走向入仕的道路正是儒家礼教思想浸染的结果。官场的腐败和社会的黑暗,使他认识到了仕途的凶险,他不愿依附权势自毁人格求得自保,又不愿因坚持自己的人格理想而受到迫害,所以在青云直上的当口,归隐田园,也是他自律自适自由自在的人生观使然。也许,在蒙元时代,这是一个既忠直守正又向往自由的儒者的必然归途。由于他的思想中既有儒家忠孝观念的因子,亦有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故其创作亦在这两端闪现游移。行动源于思想,创作源于情感,朱德润人生的仕隐沉浮,正是他思想观念和人生理念的体现。

猜你喜欢

思想
饒宗頤詞學思想闡微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思想精深,艺术精湛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一次函数中折射的重要思想方法
思想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