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角兽基金”开放限量申购 最佳配置时点浮出水面

2019-05-14王骅

证券市场红周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折价配售独角兽

王骅

1月7日至1月11日,2018年规模最大的6只“网红基金”迎来第一个限量开放期。战略配售基金成立之初便自带光环,火速过会且合计募集超千亿元;半年之后,虽然因为没有如期配置“独角兽”企业遭到质疑,但6只基金都通过配置债券获得2%以上的正收益。

此次限量申购共设立104.92亿元的申购上限,对于错过募集期的投资者来说,有鉴于债券小牛市的短期延续和科创板确定的推出时点,在资产组合中配置这类产品正当其时。

新股战略配售的政策机会

根据规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在4亿股以上或者在境内发行存托凭证的可以向战略投资者配售股票。汇添富、南方、易方达和招商的战略配售产品依此参与了中国人保的战略配售;在该股上市后,四只基金的收益均出现了跃升,成立以来收益率也均高于华夏和嘉实的产品。

虽然战略配售基金目前收益飘红,但其中也有因祸得福的原因:小米集团因为种种原因主动撤回CDR审核,选择在香港独立上市,上市不久便遭遇破发,随后股价一路下跌;如果小米选择通过CDR上市A股,在2018年的市场环境中独善其身的可能性也不大。自小米之后,至今未有“独角兽”公司排队CDR审核。

进入2019年,CDR和大市值龙头两大战略配售的组成部分可能都会受政策激励:首先,作为中国资本市场的一大创新,科创板可能会为战略配售基金提供新股配售或者“独角兽”回归的特批通道。虽然科创板的配套文件还未正式公布,但是在注册制下,优质科创企业会加快上市进程,未来科创板有可能作为海外上市知名企业回归的平台,公募基金为首的机构投资者对科创板企业的定价自主性也会提升。

其次,行業龙头也未停止上市的步伐,其中中铁总旗下两家大块头京沪高铁和中铁特货也都在积极推进上市,而过往龙头企业上市后的表现也可以称得上是业绩的稳定剂。以最近一起IPO战略配售工业富联为例,虽然受困定价过高,上市四个月后遭遇破发,但是其全球化的生产策略也弱化了关税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工业富联四季度的股价表现也较稳定。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如果相关政策出台鼓励相关科创企业通过CDR或者科创板上市,或者积极推进国内行业龙头加速上市,战略配售基金就能分享到政策红利以及“独角兽”的投资收益。

债市表现是基金收益的基础

自6只战略配售基金成立以来,资产配置非常保守,主要配置了波动较小的债券资产。从三季报看,多数基金在债券资产上都加了杠杆,6只基金的平均债券仓位为102%,其中南方战略配售债券市值占资产净值的比例高达126.91%。而2019年,国内债市下行有底但不确定性增加,可能处于牛市下半场。发行战略配售基金的都是大型基金公司,债市只要存在趋势,债券依然是战略配售基金收益的基本盘。

值得注意的是,6只战略配售基金约定在成立半年之后在沪深交易所上市交易,但时间期限早已过去。由于战略配售基金有3年的封闭期不能赎回,因此,成为LOF是给想提前出局的投资者提供一种流动性方案。

根据历史经验,封闭式基金上市交易后可能会折价交易,一般权益类基金折价幅度可能在5%左右。除了这部分的名义折价,战略配售基金可能采用亚市看跌期权法对CDR进行估值,造成隐含折价。虽然战略配售基金风格更偏债基,上市后不会出现定增基金一度深度折价的情况;但是对于一款债基而言,折价意味着债券到期收益率的上升,从这个角度看,投资者可以等上市折价后择机进入,折价 5%以上就开始具备配置价值。

综合来看,目前新股发行不多,债市短期仍会持续2018年以来的牛市,对战略配售基金的参与者而言,暂时并不会有大风险。在目前情况下,战略配售基金无疑是躲避二级市场波动的优选。

猜你喜欢

折价配售独角兽
低风险套利 玩转沪市转债配售权
吃眼泪的小独角兽
中国的独角兽在哪里?
香港IPO折价问题研究
“偏心”打新
认不出了
网下配售
寻找独角兽
曲线追爱铩羽而归,自我“折价”的她疯狂了
折价促销的局限与操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