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材的整合优化与教学应用
2019-05-14林超东
林超东
摘 要:文章说明教材重新整合和优化的必要性,力求打破教材编写中的素材局限性。通过重新研读课标、把握学生学情、挖掘乡土地理素材等对教材进行重新整合及优化,以使教科书更好地服务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关键词:教材整合;乡土地理;聚落;自然环境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1-07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09-0103-02
地理教科書是地理教学和地理学习的依据,是教师和学生教学互动的材料。它是根据《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地理课程标准”)编制而成,反映该学科特点的专业教学用书,也是地理课程标准的具体化。其编制过程中能够合理处理好地理学科的科学性、综合性、思想性、生活性和实践性等特性。当然教材内的资源是有局限性的,可能无法满足学生具体学情和实际学习的需要,同时教材的部分内容相对抽象难懂,缺乏趣味性。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生的生活环境重新整合、优化,丰富教育教学手段,尤其是挖掘乡土地理资源,使其符合学生学情,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本文将以湘教版地理七上第三章第四节“世界的聚落”为例,挖掘乡土地理素材,整合、优化教材,以期使教学素材更有效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
一、定位目标,重构顺序
课堂教学的目的在于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地理课程标准关于聚落的要求是“用图片描述城乡景观的差异;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其制定是面向全国大多数学生的基本要求,而地理教科书的编写又是以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是为实现本节内容的教学目标服务的,所以教材的重新整合、优化等都是要以地理课程标准为基础,结合学生学习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世界的聚落”编排的内容及顺序是:①聚落的形态;②城市和乡村景观的差异;③民居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④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及意义。
本节教材的内容编排是让学生先了解聚落的形式以及不同形式聚落的景观差异,并且通过活动题,使学生认识聚落的形成及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再引导学生发现不同地区传统民居景观不同,产生其是否与当地自然地理环境有关的疑问等,最后引导学生探讨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措施。教材的编排模块清晰,内容简明扼要,但是模块之间缺乏相互联系,教学过程中容易脱离实际,泛泛而谈。
通过仔细审视地理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笔者重新调整了本节教科书内容的教学顺序:
①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②民居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③鼓浪屿——“城中之乡,乡中之城”(城市和乡村景观的差异);④聚落的概念及形态。
基于学生生活在世界文化遗产鼓浪屿的实际,将整节内容完全颠倒,先认识世界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再分析鼓浪屿传统民居与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通过鼓浪屿“城中之乡,乡中之城”的说法来认识城市和乡村景观差异,最后归纳出聚落的概念和形态。这样重新构建的教学顺序既能够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充分挖掘身边契合教材内容的乡土地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增强内容模块的联系性,同时也能优化课堂,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重整教材,优化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引导学生利用现有知识来获取新知识是一种教学技能,同时可以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学生的认知规律就是学生在感知大量事例的过程中建立一个坚定而清晰的表象,并逐步实现认知客观事物的规律,由具体到抽象,利用学生身边的地理事物,激发学生兴趣,并引导他们调动已有的知识来学习新知识。
(一)挖掘乡土素材,激发求知欲
地理课程标准提出,要使学生从地理的角度认识和欣赏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从而提高生活水平和精神体验,增强学生对地理环境的理解和适应能力。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及家乡特色,引用乡土案例,充分挖掘学生身边的地理,发挥乡土地理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为学生提供身边的地理问题,能促进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在教学活动中,结合乡土地理对教材进行整合及优化,还有利于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可以促使学生主动观察身边的地理事物,提高学生地理综合实践力。
福建省厦门第二中学坐落于有“海上花园”之称的鼓浪屿,鼓浪屿于2017年7月8日申遗成功。结合校情,本节课在教材上进行了几处优化,首先是以鼓浪屿申遗宣传片作为教学导入,让学生思考鼓浪屿申遗成功的优势,同时借助闽南传统红砖建筑的特点,使学生了解闽南红砖建筑中的中国传统文化、闽越文化以及海洋文化的精髓。其次,以鼓浪屿传统民居建筑为素材,联系厦门气候资料,分析鼓浪屿传统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并结合教材内容以及学生所处的地理环境,提出鼓浪屿是“城中之乡,乡中之城”的观念,由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其中深意,引导学生识别城市景观与乡村景观的差异,达成课程目标要求。
(二)根据认知规律,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个体的认知规律指出,个体要通过感觉、知觉、表征、想象、记忆和思维等过程,进而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客观存在的事实。也就是说在教学活动中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要让学生在感知大量事例的过程中,建立牢固而清晰的表象,然后逐步认识到表象中蕴含的客观事物规律。因此在设计教学环节时,要配合学生的现有知识,对教材进行重新组织或者优化。本节内容的教学设计中,在分析传统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时,根据学生现有认知水平,提供丰富的材料来帮助学生加强对表象的感知,再引导学生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总结出客观规律,问题设计更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教学案例:
(1)观察鼓浪屿民居(略),结合厦门气候资料(见图1),试分析鼓浪屿民居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2)结合新疆吐鲁番传统民居和吐鲁番气候资料,分析吐鲁番传统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材料一:吐鲁番传统民居以土坯建筑为主,大部分为带有地下室的单层或双层拱式平顶,厚墙、小窗甚至面向院外的建筑,不开窗户,相对封闭。
材料二:吐鲁番的传统民居图片(略)及当地的气候资料(见图2)。
(3)結合新疆阿勒泰地区气候资料及传统民居建筑图片,说出阿勒泰地区传统民居建筑特点,并试分析民居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材料一:阿勒泰地区冬季比较寒冷和漫长,夏季却很短暂;年平均降水量为200毫米左右,山区可达400至600毫米,冬季以降雪为主。
材料二:阿勒泰地区传统民居建筑图片(略)
三、深度教学,提升思维
深度教学意味着教师要利用某种活动情境去引导学生超越知识符号的表面,进入知识的逻辑形式和意义领域[2]。目的是充分挖掘知识内涵的丰富价值,充分实现知识教学对学生的发展价值。
初一年级的学生思维仍处于较低阶,思维更多地停留在知识的表象,缺乏批判性,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较弱。“教教材”虽然能够完成教材低阶知识的传授,但却无法通过课堂教学来帮助学生构建人地协调观及地理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加深教学深度,改变单纯的知识传授,深度解读教材,进行合理整合与优化,并挖掘学生身边熟悉的地理案例,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刻度及激发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并逐步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
举例说明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知道聚落的形成过程与自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是本节课的重点。在本部分内容的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能够简单举例说明,同时也要让学生懂得知识的迁移,并尝试归纳总结客观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实践力。在整合优化教材过程中,大部分以自然要素中的气候为主,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在教学环节中我设计了讨论题:“请从自然地理环境的角度,分析有利于乡村聚落发展演变为城市聚落的条件。”引导学生通过地形、气候、水源、土壤、资源等自然地理条件分析聚落形成的有利条件,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而后又设问:“从古至今聚落一直都是分布于靠近水源、地形平坦的平原地区吗?”再以鼓浪屿民居主要分布在岛屿北侧和沿海平原及山麓一带的特点,说明聚落的形成和分布不是受单一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来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聚落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趋利避害原则,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教材的重整和优化可使课堂更显生动活泼,让地理教学更加生活化,能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当然,教材内容的重整、教学内容组织顺序的改变,有可能带来一些问题。比如,学生有可能出现手忙脚乱、不知所措,所以教师备课过程中就要关注学生的预习,及时发放预习导学,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又如,在教材的重新整合中加入乡土地理的内容,要注意其典型性和科学性,以及内容的深浅程度问题等。无论我们对教材如何整合优化,都应以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地理课程标准为基础,然后再探求教学的创新形式与知识的落实点。
参考文献:
[1]满建利,张华丽,杨修志.“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教学设计[J].地理教学,2012(19):34-37.
[2]李迎亚,苏 瑛,郭 鹏.高中地理深度教学刍议[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7(2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