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群在人体解剖学德育教育中的应用※

2019-05-14游言文田新红徐玉英于世奇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9期
关键词:信群解剖学医学生

郝 莉 游言文 樊 香 田新红 徐玉英 于世奇

(河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8)

微信群是腾讯公司推出的一个供多人沟通交流的平台,可以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微信群可使大家平等参与,友好互动,分享有用信息。人体解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是讲述正常人体各个系统组成器官位置形态和结构的科学,属于生物学中形态学的范畴。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生学习其它医学基础和临床课程的重要基础课程。人体解剖学这门课程的学习对象往往为医学院校一年级新生。该阶段的学生由于刚进入大学,所以对医学、生命观和世界观的认知还处于完全模糊的状态。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生命观,尊重和热爱生命,是目前人体解剖学德育教育工作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微信群在医学院校人体解剖学课程德育教育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如何?目前国内尚没有相关报道。所以,在本研究中,以我校2017级中西医结合本科专业学生为观察对象,探讨微信群在人体解剖学德育教育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校5年制2017级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年龄18~22岁,人数232人。

1.2 调查方法 学生随机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16人。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微信群辅助的德育教学方法:先建立微信群,并根据教学进度,适时推送德育教育相关内容。结束后,第一部分是随机问卷调查,现场回收。为保证资料的真实性,调查对象不署名;统计时剔除无效的表格,两组分别收回有效问卷111和113份。问卷调查包括生命认知观、生活态度观和生命意义观,每种观念设置4个条目,每个条目三个维度(即选择), 总分36分。其中不清楚1分,一般2分,清楚3分,评分越高,生命观越清晰。同时还调查了学生对人体解剖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兴趣低1分,一般2分,高3分。第二部分是对所有学生进行统一测试。测试内容主要是器官形态结构知识,采用笔试闭卷的方法进行,共计100分,作为期末考试总成绩。统计每位同学的测试成绩,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别。

1.3 统计学方法 所获取的数据经严格审核后输入计算机,使用SPSS软件分析。2组之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问卷调查结果 为了观察微信群辅助教育对德育工作的帮助,我们分别对2组学生进行了学习体会的问卷调查。与采用传统教学法的对照组相比,使用微信群辅助教学法的实验组学生生命认知观、生活态度观和生命意义观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对人体解剖学的学习兴趣也明显提高,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表1 2组学生生命认知水平比较 (,分)

表1 2组学生生命认知水平比较 (,分)

组别 人数 生命认知观 生活态度观对照组 116 5.5±1.7 5.2±1.4生命意义观 学习兴趣4.6±1.5 1.3±0.5实验组 116 9.8±2.0 10.1±2.4 9.1±1.8 2.5±0.7 P值 <0.05 <0.05 <0.05 <0.05

2.2 期末总成绩比较 为了进一步观察微信群辅助德育教育对人体解剖学课程学习的影响,我们又对两组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采用传统课堂教学法的对照组学生成绩主要集中在70~79分,平均分为73.2;使用微信群的实验组学生总成绩主要集中在80~89分,平均分为83.4,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对照组学生成绩主要分布在60~79分,人数为85,占总人数的53.2%,明显多于实验组的55人(47.4%);实验组学生成绩主要分布在80~100分,人数为57,占总人数的49.1%,明显多于对照组的20人(17.3%)。见表2。

表2 2组学生总成绩分析比较 [人数(%)]

3 讨论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高度,从意识形态工作全局高度,深刻揭示了网络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规律,指出了抓好新媒体建设对于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意义。新媒体作为网络时代的重要产物,给人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对很多领域的创新发展起到很强的带动作用。

新媒体是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动传播为特点、具有创新形态,包括互联网媒体(搜索引擎、网站)和手机软件(微博、微信)为代表的一类新型媒体。伴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新媒体对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影响逐渐大于传统媒体。近几年,医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和学习相关知识的途径也正在发生变化,研究显示学生获取的信息主要来源于新媒体[1]。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推出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可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同时发表观点。微信作为新媒体新技术的重要代表之一,让人们的沟通更方便,生活更丰富。微信正在对医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重要影响和改变。微信群是微信的一个重要功能,是一个能够供多人同时交流的公众平台。它支持用户在创建群以后,邀请朋友或者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到一个群里面交流。微信群可以跨平台沟通、显示实时输入状态,免费发送语音图片,消耗流量少,与传统的短信沟通方式相比,具有实时快捷、费用低的特点。大学生对新技术充满好奇,易于接受,所以更倾向于利用微信群进行沟通交流。大学生微信群主要提供大学生之间沟通交流的平台,大家平等参与,友好互动,分享有用信息[2]。

德育即道德教育与培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世界观教育是德育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医学专业是健康所系、性命所托的神圣专业,它要求从业者必须有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精神。医学生作为医学专业的学生,根据专业和未来职业的要求,需要建立正确的生命观和世界观。生命观是世界观的一种,是关于人类如何对待自然界一切生命个体的态度,包括对人类自身生命的态度。医学从创立那天起,就是守候着人类生命的一门学科,如何引导医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即尊重生命是医学教育不可回避的问题[3]。人体解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是讲述正常人体器官形态结构的科学,是医学生学习其它医学基础和临床课程的基础。这门课的学习对象往往为医学院校一年级新生,该阶段的学生对医学和生命观的认知还处于完全模糊的状态,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生命观和世界观,尊重和热爱生命,是目前人体解剖学德育教育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4-5]。所以,人体解剖学课程除了学习专业知识外,还承载了德育功能。

将德育工作融合于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组织和引导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得到亲身体验,获得感悟,树立“感恩、敬畏、责任”的价值观,激发其对生命和社会应当具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了使学生刚刚树立起来的生命价值观更加稳固持久,为了使得大体老师更加深入到学生的人生观中,我们及时建立了微信群,名称为“尊重生命”。微信群具有传递信息的快捷方便和实时性的特点,教师可以不受具体时间和空间条件的约束,将德育教育的相关内容,比如医学生第一课、致敬“大体老师”等,在第一时间通过微信群及时地传递出去。根据微信群的平等交流和自由分享等特点,鼓励学生及时反馈,发表感想,抒发对“大体老师”的尊重和对生命的认知,教师及时做出评价鼓励。我们在本研究中观察到: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将微信群运用于人体解剖学德育教育工作中可提高大一医学生对生命的认知度,同时还有助于提高对人体解剖学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考试成绩。这些结果说明微信群作为一种新媒体新技术交流平台,可以将德育教育主体-教师和客体-学生直接联系起来,是对传统德育工作方式的有效补充,拓展了德育教育的新方式。更重要的是:微信群下的德育教育可以使学生形成“感动、感恩、敬畏、奉献”的内心体验,感悟“尊重生命,理解生命”的真正含义。学生把内在的感悟转化到外在的行动中,即提高了对人体解剖学等课程的学习兴趣,又可为学习其他医学课程和未来从事的医学事业奠定坚实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我们在本研究中使用微信群进行医学生人体解剖学相关德育教育工作的同时,观察到“微信群+”并不是简单地“+微信群”,不是把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直接搬到微信群中,而是把微信群作为交流平台,借助于微信群的及时性、平等交流、自由分享和及时反馈等特点来进行新媒体新技术下的生命观世界观德育教育。微信群可提高德育教育的直观性、生动性和即时性,从多角度,以多样化的展示使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动起来、活起来。这些现象提醒我们在下一步的医学专业课德育教育工作中要更加重视微信群等新媒体新技术的自身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开展一些多元化的工作内容和方式。把微信群等信息技术应用于人体解剖学德育教育工作中还是比较新的话题,我们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诸多尝试和进一步探索。随着学生对教学水平和教学形式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微信群为代表的辅助教学模式必将受到更多学生的欢迎[6]。

猜你喜欢

信群解剖学医学生
警惕以微信群为媒介的诈骗
假如亡国之君有微信群
CBL结合微课在神经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利用微信群营销猕猴桃的启示
在线研讨:教师专业思考的引发和深入——从“扬州历史教师”微信群的一次争论说起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
解剖学教师培养模式的探索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正常人体解剖学知识竞赛的规划设计与组织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