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种杀菌剂对油茶炭疽病的田间防效初探

2019-05-14陈振华舒宽义黄向阳赖伍生

农药科学与管理 2019年3期
关键词:甲环唑苯醚油茶树

王 希,陈振华,舒宽义,黄向阳,赖伍生,钟 玲*

(1.江西省农药管理局,江西 南昌330096;2.宁都县植保植检站,江西 赣州 342800)

油茶(Camelliaoleifera)又称茶子树、茶油树,系山茶科山茶属常绿小乔木,与油棕、油橄榄和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料树种[1],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在我国从长江流域到华南各地广泛栽培[2]。油茶是一种综合利用价值极高的经济及造林树种,榨其种子所得之茶油是一种优质食用油,色清味香、耐贮藏且营养丰富;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94%,易被人体吸收消化,有降血压、降血脂、软化血管等功效,属天然绿色食品,有“东方橄榄油”之称。油茶副产品包括茶枯、茶壳和茶粕。副产品茶枯经深加工可提取残油、茶皂素;茶壳经提取可用于制作糠醛、木糖醇、栲胶、 活性炭和培养基等[3]。油茶炭疽病(Collectrichumcapsici)是油茶产区最主要的病害之一,在我国油茶产区均有不同程度为害[4],引起油茶早期落花、落果造成油茶茶果产量减少20%左右,严重时减产超过50%。目前尚无任何农药药剂登记用于油茶病害防治,为解决这一问题,筛选出安全、有效防治油茶炭疽病的杀菌剂,参照《农药 田间药效试验准则 杀菌剂防治茶饼病》,设计并开展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试验作物 油茶,品种为“小果油茶”。

1.1.2 试验药剂 12.5%氟环唑悬浮剂; 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

1.1.3 试验条件 试验设在宁都县石上镇莲湖村赖林生油茶园。该油茶园于2012年种植,面积200×667m2左右,管理水平一般。试验地为红壤旱地,土壤疏松透气,pH值为6.1,肥力一般。各试验小区的栽培及肥水管理等条件均一致,且符合当地科学的农业实践。

1.2 试验方法

1.2.1 试验设计 试验设5个处理,依次为试验药剂12.5%氟环唑悬浮剂有效成分31.25、41.67、62.5mg/kg(即4 000、3 000、2 000倍液),试验药剂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有效成分50mg/kg (即2 000倍液) 和空白对照(喷等量清水)。每处理4个小区(即为4次重复),每小区成龄油茶树3株,小区随机区组排列。

表1 试验设计

1.2.2 施药时间和方法 采用WS—16型(山东卫士)背负式手动高压喷雾器(喷雾器为单个空心圆锥喷头,喷孔直径1.3mm,操作压力0.2~0.4Mpa,流量0.65~0.88L/min),均匀喷雾,用药液量为100L/667m2。于2016年4月20日油茶树炭疽病发病初期施第1次药,药后10d(4月30日)施第2次药,全期共施2次药。试验期间,没有使用其它农药防治油茶病害。

1.2.3 药效调查方法、时间和次数 每小区调查2株油茶树,每株按东、南、西、北、中5个方位随机取样各抽查2条新梢(夏梢),每株共调查10条油茶树新梢的全部叶片,记录叶片总数、各级病叶数。病情分级按以下标准进行。0级:无病斑;1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以下;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6%~15%;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16%~25%;7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26%~50%;9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1%以上。

施药前调查病情基数,第1次药后10d(第2次药前,4月30日)及第2次药后20d(5月20日)各调查1次防治效果,共调查3次。

病情指数=[Σ(各级病叶数×相对级数值)/(调查总叶数×9)]×100;

防治效果(%)=[1-(CK0×PT1)/(CK1×PT0)]×100,

式中CK0为空白对照区药前病情指数,CK1为空白对照区药后病情指数,PT0为药剂处理区药前病情指数,PT1为药剂处理区药后病情指数。

1.2.4 药害调查 观察各试验药剂对油茶有无药害,记录药害的类型和程度。药害分级标准为:-:无药害;+:轻度药害,不影响作物正常生长;++:中度药害,可复原不会造成作物减产;+++:重度药害,影响作物正常生长,对作物产量和质量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失;++++:严重药害,作物生长受阻,产量和质量损失严重。

2 结果与分析

2.1 田间防效 12.5%氟环唑悬浮剂、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均对油茶炭疽病有一定防效,其中以12.5%氟环唑悬浮剂有效成分41.67、62.5mg/kg、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有效成分50mg/kg的防效较好,第2次药后20d的防效分别为72.57%、76.11%、74.93%。差异显著性测定(采用邓肯氏新复极差法)表明:12.5%氟环唑悬浮剂低、中、高3个剂量处理间存在显著性差异;12.5%氟环唑悬浮剂41.67、62.50mg/kg的防效与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50mg/kg的防效相当,差异不显著(表2)。

表2 12.5%氟环唑悬浮剂、10%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粒剂防治油茶树炭疽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2.2 试验药剂对油茶树的安全性观察 试验期间,对各小区油茶树进行综合观察,2种药剂处理区油茶树的长势、株高、叶片形状和颜色与空白对照区无明显差异,在试验期间未发生药害,表明2种药剂均对油茶树安全。

3 小结与讨论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2.5%氟环唑悬浮剂有效成分41.67、62.5mg/kg、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有效成分50mg/kg对油茶炭疽病均有较好防效。同时,试验期间未发现试验药剂对油茶树产生药害,在试验剂量下对作物安全,也未发现对田间害虫天敌和其它有益生物有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12.5%氟环唑悬浮剂、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对油茶炭疽病有较好防效,建议农药企业进一步深入研究2种药剂在油茶树上的应用,以期解决油茶炭疽病无登记药剂可用问题。

猜你喜欢

甲环唑苯醚油茶树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45%苯醚甲环唑·异菌脲悬浮剂
33%苯醚甲环唑·萎锈灵悬浮种衣剂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浅谈油茶树炭疽病的发生及防治措施
油茶树不结果?有一点原因要注意
茶耳
苯醚甲环唑在芹菜体系中的沉积与残留规律
苯醚甲环唑·吡虫啉拌种控虫防病效果及其对小麦生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