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对策与方法
2019-05-13王雨婷隋欣
王雨婷 隋欣
摘 要:本文从艺术管理专业人才应具备的基础素质、艺术管理人才培养的理念和实践性要求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希望通过本文的解读和分析,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的内容,让大家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为艺术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艺术管理 人才培养 理念 实践
随着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文化部出台了一系列的发展规划与纲领。其中培养文化产业中的人才更是成为了重中之重。艺术管理的专业人才一直是文化产业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应该对艺术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形成完善的理念,并且对其实践模式不断认知,以此来适应时代要求。要阐述艺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理念与实践,就必须首先对于艺术管理专业人才应具备的基础素质有一个深刻的认知。如果艺术管理专业学生对于其专业应该具备的基础素质都不能达到,那么加深培养理念与实践活动都是舍本逐末的行为。虽然高校艺术管理专业开设已经近几十年的历史,但是大多数民众对于这个专业还是不甚了解,对于报考艺术管理专业所需要具备的艺术基础素质存在着概念上的盲点。有鉴于此,现提出以下几点艺术管理人才应具备的基础素质,希望能够达到思考的价值与借鉴的意义。
一、 艺术管理专业人才应具备的基础素质
在艺术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中,对于艺术的了解程度必须是占据很高比值的。艺术管理专业的学生需要在入学之前就有一定的艺术知识以及表演技巧,因为如果这些基本的素质都不能达到的话,对于艺术的感知力将会大打折扣。虽然在入学后学校也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艺术选修课程,但是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在高考中准备报考艺术管理专业的同学艺术素质与才能方面还是有著相当程度的欠缺。所以查阅了很多欧美国家艺术管理专业对于入学学生的基本素质指标,其中要求入学的申请人必须熟悉包括音乐、舞蹈、视觉艺术等各种艺术形式,此外还希望学生具备一些艺术技能。有鉴于此,入学前的艺术素质应该是我们国内艺术管理专业招收学生之前应该谨慎考察的一项重要基本素质。
艺术鉴赏能力属于通过感知和想象来产生审美享受与评价的一种能力。艺术管理专业的人才必须具备这种能力,因为这种能力可以让艺术管理专业的人才真正意义上的成为艺术审美中的引领者。相较于艺术素质来说,艺术鉴赏能力更需要广泛的时间对于各种艺术形式进行认识、感悟、积累、体会。例如通过欣赏莫扎特的音乐,从听众的角度对于音乐的层次感、声部之间的平衡、音乐的明亮与黯淡、音响效果的高度统一,音乐的立体化色彩与音乐表现都需要细细的体察,与此同时艺术管理者还要关注曲子中的戏剧性、表达出的人文情感等。这不仅需要艺术管理者对于音乐的技巧上有更丰沛的认识和了解,还需要对于音乐文化、历史等多方面的认识。对于一部经典的艺术作品进行鉴赏、观察、积累之后转换为一种感知的力量,是一个艺术管理者必须具备的能力,这种能力是艺术管理人才技能上的一大高度,也是成为创造性艺术管理人才的必由之路。
二、艺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理念
现阶段,艺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理念应该以两方面为主,分别是法制观念的提升与创意能力的培养,这二者在艺术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中缺一不可,法制观念的提升首先可以让更多的管理人才了解如何通过法律的手段来保护自身劳动成果,第二还会令管理者更加尊重其他员工的劳动成果。而创意能力的培养则需要通过大力扶植原创艺术,鼓励维权,尊重艺术作品版权等方式让创意能力得到应有的保护。
虽然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创意和艺术方面有过各种辉煌。但是由于我国古代封建王朝在法治约束上不够客观公正,大众也普遍缺乏法制观念,所以导致大多数的创意和艺术没有能够保存至今,只能在历史的滚滚洪流之中被一次次的消耗殆尽。这不得不令人扼腕叹息,我们回过头来仔细思考发现,对于艺术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必须通过“依法治国”的方式才能延续下去。
新中国成立以来,法律法规日趋完善,但是对于艺术文化创意的政策与法制还远远达不到完善的水平。在艺术文化创意产业中,艺术管理人才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要培养真正的艺术管理人才必须要让其从法制观念的角度对于艺术文化产权的认知度得到提高,并且应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对于创作者的合法权利进行保护。肆无忌惮的盗版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正版作品的利益。如果能够从现在培养艺术管理专业人才时深化其法制观念,那么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文化产业项目为艺术家和艺术作品提供重要保障,从而让艺术作品的质量越来越高。
创意能力的培养和开发目前在我国还处于一个相对薄弱的阶段,从我们日常接触到的文化艺术产品上来看,内容和形式多是单调乏味的。这一方面说明大众的审美能力有待提高,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大多数艺术方面的从业者独立创新思维的空白。
在我国常见的情况是,艺术作品一经成功便引来同类型作品毫无下限的争相抄袭。例如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曾出现过一大批优秀的动画片如《黑猫警长》、《葫芦兄弟》等,但是这些动画片的成功由于法律上的监管力度不足,导致市场上图书、舞台剧、玩偶等山寨作品泛滥。电视剧《甄嬛传》的成功让宫斗戏成为了一大热门IP,而电影《致青春》也引发了国产青春片井喷式的爆发。这些问题说明中国的创作者止步于轻松获取红利的状态,长此以往越来越多的创作者将不思进取,形成可怕的恶性循环。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艺术管理者在培养的过程中必须以文化发展和文明的延续为己任。不能产生好逸恶劳的思想和坐吃山空的行为,支撑创新主体是每个艺术管理专业人才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所以说创新能力的培养理念必须在每一位艺术管理专业学生入学之后就开展起来,从而让创新这个原动力更加深入人心。
三、艺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
艺术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目前来看只有在教育实践方面拥有新的思路,才能打破目前的僵局,更好地培养艺术管理专业的人才。我们应该清楚认识到,艺术馆库行业是一个应用型的专业,与其他许多专业都有着相互交叉的关系。所以如果一直沿用僵化的制度和模式,势必会让该专业的发展止步不前。与此同时,为了加强管理方法与运作方法,掌握项目化运作模式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接下来我们将主要从这两方面对于艺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进行论述。
1.项目化运作模式的建立
项目化运作模式被运用于各个领域,其中包括了艺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必须具备的各项能力。例如市场营销推广、文案创作、艺术创新各种能力。项目化运作模式的建立对于实际的管理组织能力培养智商。针对目前大多数缺乏管理方面实践经验的艺术管理专业本科生来说,在本科的4年学习众掌握管理方面的经验几乎是不现实的,所以说为了实现这方面的诉求,必须在学好课本基础的同时,还要在实际的社会案例中来进行艺术管理能力的锻炼,只有这样才是艺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最佳途径。
从我们可以查阅到的资料来看,在艺术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中给予学生实践性锻炼的教师往往更受学生的欢迎,所以将项目化运作模式建立起来,不仅有利于教育教学中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也可以让加深教师在课堂上对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能力,做到实践和理论的完美结合统一,从而达到人才培养上的平衡,打破我国高校内艺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所面临的僵化局面。
2.改变僵化的制度和模式
目前的艺术管理专业教学方制度和模式依旧以传统单一的讲课提问教学模式为主,其中难免会存在实践与教学理论的内容不一致等问题。学生被动接受老师的“填鸭式”教育,在学习中,学生自身的思考能力比较弱,一部分学生没有自己的想法和思維,不能很好地集思广益,在创新领域发展缓慢,主观能动性并没有被激发出来。目前绝大部分的教学内容都是侧重与理论教学,在课堂中并不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身的创造能力,这也造成了学生只局限于在纸上的练习,在实践中的能力较差,不能满足现如今艺术管理行业对于人才的需要。
对此,我们应该结合学校的办学条件与实际情况,根据现阶段的资源,建立艺术管理专业的实训基地,打破传统艺术管理专业僵化的制度模式,创建起艺术管理专业人才实训和创新的实践体系,从而提升艺术管理人才的综合素质。通过多去制造高校师生与社会进行实践性接触的机会,全方位的认真了解这个专业的实际情况,这样既可以让艺术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实践中克服各种理论障碍,同时也能够让艺术管理专业教师掌握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趋势。这样可以让团队实践和科研运作更加贴近实际,从而让学生在实训期间能够更好地了解社会上对于艺术管理专业的运用与了解,打下夯实的基础,从而为毕业之后的工作做好准备。与此同时,艺术文化类的企业也能够通过考察实践操作的能力来为前来应聘的艺术管理专业人才提供一个准确的定位,对以后工作上的能力有更深入的认识,从而实现“学术教育”向“应用技术教育”的转化。
3.理论和实践的应用
实际中,在我们能亲身参与的情况下,在理论支持的基础上,把每一个社会案例进行重点的分析,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各抒已见,有更多的思路和更创新的论点,能够充分的参与其中,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和探讨来增强艺术管理专业人才处理问题的积极性与应用性,选出最佳的方案。在此基础上,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跳板,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在真实场景中直接接触工作,从而有更广阔的思路和更好的创作环境。
为此,学校应该与相关的艺术文化企业建立合作共赢的关系,把在课堂上讲授的书本知识通过自己的方式具体的应用到实践中,增强学生们的艺术鉴赏能力,提升学生们的创意能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能力,广泛的为学生提供安排工作的机会,还可以大力支持学生的兼职活动,在艺术文化企业的项目化运作模式中得到真正的锻炼,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在课堂中,让我们能有参与到其中的真切感受,通过实践的锻炼培养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这种方式也更加能被大众认同和接受。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于艺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理念和实践进行研究,其目的在于可以激发艺术管理专业的自主性和创新性,从而凝聚民族自信。而对于我们艺术管理专业的学生首先应真正具备该专业的基础素质,接下来再对于培养理念进行深化,随后付诸于实践。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有对民族文化的责任感,同时在考虑任何教育培养方法之前都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和开拓出艺术管理专业所具有的职业精神,让艺术管理人才的培养在将来能够建立合理、有序、综合性更强的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金光.艺术与文化——艺术的本质和世界性的民族文化[M].中国戏剧出版社,2009.
[2]金光.艺术与管理[M].云南美术出版社,2015.
[3]田川流.文化艺术管理的主体系统[J].文艺研究,2005(2).
[4]马峰,陈凌.浅析综合性艺术院校艺术管理人才培养的构建[J].齐鲁艺苑,2011(5).
[5]马宣,韩学周.北京高校艺术管理专业调查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