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河道景观中文化共生的营造方法

2019-05-13曹加杰王星皓

艺术研究 2019年1期

曹加杰 王星皓

摘 要:城市河道不仅具有防洪、排涝、水利运输等实用功能,同时也具有供市民休闲娱乐、美化城市等生态功能。本文以南京内秦淮东段景观改造项目为例,通过分析河道景观在城市河道改造建设中存在的文化缺失等问题,提出在城市河道景观营建过程中,应结合文化共生理念,使用城市特有的文化元素,综合打造健康城市河道景觀。

关键词:河道改造 文化共生 健康河道景观营造

河道景观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在城市生态环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还为城市居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和休闲娱乐场地。目前,我国在城市河道景观的改造过程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1)一味追求国际化景观效果,景观同质化现象严重。(2)不重视城市地域历史文化、河道水文化内涵的开发与利用,致使地域特色严重缺失。(3)不重视原有植被、乡土材料的开发利用,造成资源浪费。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通过对国内外文献查阅、研究,以及对南京市城区和城郊15个公园水体的现场探勘,整理出现在河道景观改造中主要基于生态、景观、水利工程、绿色基础设施等角度来探析,笔者认为还应该注重不同城市之间对于文化的体现。因为文化是一座城市必不可少的精神遗产。随着经济新常态的发展,文化在其中的地位不断提高,重视地域特色文化的发掘与运用,是城市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尤其是像南京这样的历史文化名城,在城市建设中,更应充分体现中国传统地域历史文化特色。

如今,文化在城市室内空间中得以充分体现,主要是通过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的环境要素来表达。自然环境要素主要包括地理特征和材料资源,人文环境要素主要包括历史文化和观念习俗。以南京地铁站为例,在139座车站中,共有34面文化墙,形成了南京市的文化名片。地铁1号线把南京特色的地域文化作为设计主题,诠释出具有悠久历史的金陵风光。

如何将文化体现在室外环境建设上,笔者认为可以借鉴黑川纪章“共生思想”,针对城市人文历史文脉传承间断、河道景观碎片化等问题,提出文化共生理念,并通过南京内秦淮河东段景观改造项目,整理出适合城市河道改造的文化共生策略。

一、文化共生与城市河道景观

“共生”—词最早属于生物学领域,是指不同物种之间通过物质与能量交换的共存形式。上世纪七十年代,日本黑川纪章将“共生思想”引入城市规划设计中,通过项目实践,实现城市功能的共融共生。

笔者结合黑川纪章思想“站在时间的视角观察过去、现在和未来三者的关系,它们处于同等的时间效应上”,从时间序列上归纳出对于历史传统、现代文明和未来的思维模式;“注重局部与整体,内部与外部在结构上的共生关系”,在空间区位上归纳出城市环境与城市景观建设的共生。将这两方面应用于城市河道景观改造中,即在时空视角上应重视地域文化特色的传承与延续,塑造地域性空间环境,促进新旧环境的共融共生,让人们在现代文明中同样感受到有能够陈述历史文化价值的场所,即为文化共生。

城市河道景观改造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文化共生:

1.与城市地域特色共生

尊重城市自然地域环境以及原有的生态基础。在城市大的自然生态环境下,要处理好河道景观和地域自然板块之间的关系。改造时要尽可能的保护自然生态景观,把河道景观与自然生态连通起来,将河道空间具有文化艺术性的地形特征作为河道景观设计中的构成元素,在改造中加以利用,体现河道景观的地域特色。

利用乡土景观材料体现城市地域风格。乡土景观材料作为人们生存文化的实际表现,具有文化艺术性。木材、石材等乡土材料体现了当地的文化特色。把这些材料用于城市河道景观设计上,可以给人亲切感,同时体现城市河道景观的地域特色。

2.传统与现代文化共生

尊重历史。人类的文明发展,是建立在历史之上的,在河道景观改造设计中,要根据城市的地域特点,同时符合现代环境审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进行城市文脉的发扬。对于历史悠久、文化价值高的建筑以及桥梁等景观,可以采用修复、保护等方式,也可以进行内部的局部结构调整,使其更好地融入到整体的景观之中,同时要注意整体景观的文化连续性。

借助历史性景观,传承城市特色文脉。可以将历史元素科学提炼,应用在河道改造中,但要避免单一或是直接仿古,应当充分考虑现代的景观发展特点,在景观元素中体现时代性,同时可以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历史景观建筑进行改良,做到既尊重传统文化,又实现尊重现代文化。

3.与时代人文精神共生

探索城市水文化资源,打造特色人文活动景观。人文精神包含着丰厚的文化内涵,不同时代和地域造就了不同的人文精神。设计时要充分关注人文精神,站在使用者的角度进行设计人文活动场所。首先,要全面合理的分析辐射群体,考虑各类群体的需求。然后,通过对市民的活动需求进行合理的功能空间分类,使满足市民的活动、社交、休闲等各方面的需求。

剖析城市河道地域文化,提炼出有特色的设计符号。在设计时,要对地域历史文化进行全方位的分析解读,寻求其中具有地域特点的设计符号,并把这些符号体现在景观小品的设计之中,从而表达城市河道景观的地域性、展现河道景观风采、体现文化内涵。

二、文化共生实践案例——南京内秦淮东段景观改造工程

秦淮河被称为南京的母亲河。南唐时期修建的护龙河,是南京今天的水系基础。项目位于逸仙桥和东水关之间,全长2200米。项目周边现有道路网络成熟,交通基础设施完善;周边历史文化节点与旅游资源丰富:包括夫子庙、瞻园、白鹭洲、中华门等旅游景点。项目现状中存在许多问题:一是在造景要素上:街头、沿河绿地植物生长杂乱,植物长势繁密,视线受阻,节点公共绿地缺乏吸引力;二是在空间营造手法上:景观历史文脉缺失,景观延续性差,地域特色缺失。针对以上问题,在改造过程中结合文化共生策略,展示秦淮文化风貌(图1)。

1.构建与地域特色共生

河道作为一个城市的发源地,其景观的营建应体现城市的地域特色。在设计时,尊重地域自然环境,尽量保留场地内有景观生态价值的树种,栽植树种优选本地树种,同时铺装利用青石砖、青石板、透水砖、鹅卵石等鄉土材料,既体现城市地域风格,又突出强烈的历史感和丰富的文化氛围。

在节点南唐清秋的绿化设计中,保留现有场地中生长良好的乔木:合欢、广玉兰、香樟,增加樱花、女贞等乡土树种,体现城市地域特色,突出节奏感和整体性;清除河道边的常绿植物、部分生长过密的植物,打开河道两岸行人的观赏视线;在部分河岸种植草本花卉,与常绿地被一起组成花境,增加沿河步道的趣味性,创造多样化的空间。在铺装上,采用芝麻灰荔枝面花岗岩、青石板等,同时提取南唐特色纹案,通过现代化的几何抽象,形成“兽面”纹瓦当地刻等具有地域特色的铺装纹样与护岸栏杆纹样,体现历史的厚重感(图2)。

2.传统与现代文化共生

南唐在38年的历史中,给南京留下了深刻的回忆,内秦淮河即包含其中。内秦淮河东段最早是南唐先主李昇所挖掘的“杨吴城壕”,即为护城河。因此在河道景观设计中,以南唐文化为主题,在玄津桥、复成桥、大中桥周围的多处空间,将时间作为主线,融入南唐诗词绘画等艺术形式,反映南唐兴衰。

节点玄津朝阙是根据玄津桥设计打造的,“玄津朝阙”是指官员由此桥进入皇宫。在节点设计中,将南唐的历史及先主、中主、后主的介绍印刻在文化景墙上,增进市民对南唐的了解。

节点南唐夜宴是根据五代画家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为主题进行设计的,这幅画描绘了南唐大臣韩熙载家宴的场面。将夜宴图展现在文化景墙上,仿佛在与周围亭子进行历史对话;同时将南唐陶俑作为设计底本,细节处加之符合现代审美的夸张处理,使陶俑栩栩如生,将其放置在文化景墙前,既体现了历史的趣味性,又增强了与市民的互动(图3)。

3.与时代人文精神共生

当代的人文精神是以人为本,在设计时要站在使用者的立场上,充分考虑使用者的感受,来进行人文活动场所设计。第一,对场地使用群体进行合理分类,尽量满足各个群体对场地的使用需求,城市河道空间需满足市民散步、休息、锻炼、游憩、社交等需求。设计中应把市民的物质及精神需求统一起来,营建符合现代生活方式,同时也满足人文精神需求的河道景观空间。

在节点南唐夜宴中,融入对时代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的思考,当代市民对身体健康越来越重视。在设计时保留场地原有的体育健身公园,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优化改建,在绿化改造中,保留场地原有景观林,并选用色叶、观花、芳香类的植物来营造丰富的视觉、味 觉等感官体验,在满足市民休闲锻炼的同时,营造一个亲切宜人的林荫景观空间(图4)。在节点玄津朝阙中,考虑市民亲水的精神需求,在二级步道增设亲水平台,设计平台码头与水榭的驳岸形式,增进人与自然的交流与联系。

结语

本文通过对黑川纪章“共生思想”的解析,提出文化共生理念,在河道景观改造中构建与城市地域特色共生、传统与现代文化共生、与时代人文精神共生的策略,将其应用于南京内秦淮河东段实际景观改造项目中,是理论到实践的结合。该项目提升了城市形象和经营城市水平,营造出真正的健康城市河道景观,维护了城市河道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日】黑川纪章,覃力译.新共生思想[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日】黑川纪章,覃力译.城市设计的思想与手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约翰·O·西蒙兹,俞孔坚,等译.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4]李亮.城市河道景观设计探析[J].山西建筑,2015(28): 195-196.

[5]马奎升.基于环境共生的城市河道景观项目后评价研究及应用[D].山东科技大学,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