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融合”理念创设幼儿园环境
——以东部战区空军直属机关幼儿园为例

2019-05-13鸿

好家长 2019年3期
关键词:创设理念融合

文 李 鸿

美国生态心理学家尤·布朗芬布伦纳提出了著名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认为环境对个体行为和心理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为幼儿生活、学习、游戏的场所,幼儿园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是可供幼儿“感知的大书”。

本文中的“融合”是指在园本文化背景下,关注幼儿园室内外环境在形式、内容、功能上的相互渗透、联系和整合。幼儿的一日生活是一个整体,需要时间的持续连接;幼儿的经验是一个整体,需要起因和结果,并且在不同的情境中进行运用;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也应该是一个整体,通过多层次、多空间和多种材料的融合,对幼儿进行综合的教育,不仅要能促进幼儿的认知、情感与社会性的发展,还要关注教师和家长在环境中的参与及互动。

一、“融合”理念创设环境的基本定位

“融合”理念基于幼儿的视角,将物质环境与人文教育环境相融合,最大限度地促进和满足了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

(一)幼儿园环境内部各区域之间有机联系

“融合”理念下,环境创设围绕园本文化核心进行设计,布局合理、色彩具有隐喻语言,基本元素在不同的区域间反复显现,使得彼此之间既有独立的空间又有相似的元素,给幼儿带来安全感和认同感;室内环境创设可根据幼儿的需求,各区域间具有随意组合的特点,充分利用墙面、隔断悬挂或组合床铺,给幼儿带来可变化的创意空间。例如,小百灵幼儿园的园标、班牌、指示牌用百灵鸟的动画形象来表达,百灵鸟代表了灵动、自由和自主,所以园内的环境在不同的空间中运用不同材料自然分隔,融入灵动的线条和色彩,使各区域间处处体现开放和融合。

(二)幼儿园各类活动与环境之间积极互动及动态变化

“融合”理念下,幼儿园生活活动、区域活动和集体活动是相互渗透、联系和整合的。

以室外环境为例,用木板铺成的弧形围栏将玩沙区与美术区连接,幼儿选择在玩沙区造型、玩耍或是在美术区绘画、涂鸦;在木板铺成的过渡区域中,幼儿可以休息和交流;这两个区域地面平整,一些语言表演、讨论活动可以在这里开展;美术区的旁边是户外活动场地,无缝对接的流畅设计使美术区还具备小型体育活动场地的功能。

以室内环境为例,环境创设在位置、内容、空间组合上要适当听取幼儿的意见,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由组合并参与其中。例如,幼儿欣赏了真花及手工制作的花,美工区出示制作方法图,幼儿自由制作;花可以到超市去卖或是用于展览;超市的大门由幼儿协同搭建,面积大小自己设定,花可以用来装饰等。

(三)幼儿园环境促进幼儿、家长及教师相互关联

用“融合”理念创设环境,可以满足人对安全感、美和交往的需求,从而全面促进幼儿与同伴、教师、家长之间的积极互动,增进情感。

幼儿:小百灵幼儿园户外有一个大松树,秋天松果落满地的时候,幼儿三三两两在一起用松果“烧饭”,用它们堆房子或是大家一起给大树妈妈戴一条松果项链;户外活动时的轮胎在游戏时间又成了幼儿烧饭、做菜的桌子或凳子;活动室里,“医院”的“医生”到户外给训练的“解放军”体检,“餐厅”的“主厨”,又到户外利用大自然的材料给“解放军”做饭。

教师:小百灵幼儿园的园舍陈旧,室内空间狭小,教师工作后常觉得疲倦和压抑。幼儿园一方面从情感入手,激发教师进行关于生命的思考“人是否有住着不走的房子”,从而促使教师提升了对教室的理解,对环境创设投入了情感,使园内部的环境与主题情境更紧密地结合;另一方面,幼儿园积极改造外部环境,用自然的流水、高低起落的树林、弯曲的林间小径来舒缓和安抚教师情绪,美好的自然环境又促进了教师们的交流,大家还将石头、麻绳等自然的元素带入班级,让爱的情感成为工作的润滑剂。

家长:以前,幼儿玩大型玩具的时候,家长就只是聚在一起聊天;现在,家长接到幼儿就自然地散开,有的和幼儿一起看大屏放映的幼儿表演,有的陪幼儿在音乐区敲击乐器等,园内可以休息的地方很多,大家可以轻声地交谈,以增进相互间的了解。

二、“融合”理念对普遍性创设环境理念的超越

(一)园本化的“融合”规划

当下在创设幼儿园环境时,大家围绕着省、市标准按检查项目添加内容。新园的设计相对完整,但现代化建设内容过多,处处是人工雕琢的痕迹,自然的风貌很难在这里呈现,园与园之间相似度比较高;旧园的改造因为资金、理念等多方面原因,大多是局部改造,逐年调整,缺乏整体性设计,各个区域间相对分离,过于追求班级内的环境美感。

小百灵幼儿园内虽然植物茂盛、树木繁多,但是园舍陈旧,东添西补无法适应新时期的教育要求。鉴于此,园部一方面在现有条件下,组织教师们研讨对各个活动场地的合理运用;另一方面,积极向上级部门申请资金,先从外部环境开始改造。在“融合”理念下,环境创设围绕园本文化的核心“浸入、自主、开放、和谐”,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活动需求,建立了包含设计师、园部、教师及家长的筹备团队,充分考虑幼儿园各环境之间的相互渗透、联系和整合。具体步骤如下:(1) 从幼儿园的园标、班标开始设计,逐步明晰园本化的“园本”特点,保留园里现有的自然风貌,在小范围内调整植物的位置,尽量发挥大自然的教育作用,用物质环境与教育环境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建构;(2) 基于幼儿的视角,考虑公共空间的最大利用率,将自然、灵动、自由等元素融入设计中,让场地的功能满足多种活动的需要;(3) 将“融合”的理念渗透到班级环境中,鼓励幼儿参与到环境创设中来,促进幼儿动手能力的发展,学习运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创意;(4) 调整班级管理方式,给予幼儿更多的自由并建立合理的规则,使教育活动真正与环境相“融合”。如:幼儿可以自由调整区域,构建大门和围墙或是将两个区域合并组合,充分利用边角空间。这个过程发挥了幼儿的主体作用,温暖了幼儿的心灵。

(二)环境创设与教师专业发展相“融合”

“融合”理念关注了环境内各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从而形成整体性。幼儿园加强管理,鼓励教师参与和研讨,提升教师对环境创设作用的认识,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

以小百灵幼儿园为例,具体措施如下:(1) 幼儿园组织教师研讨了“我心目中的幼儿园”和“幼儿园的改造建议”两个主题,从不同层面广泛听取意见;(2) 针对教师在环境创设中的困惑,逐一研究、逐一解决,帮助教师感受环境变化带来的成就感和乐趣。例如,大家一起研讨“哪些内容可以和游戏情境巧妙地结合”“如何利用好家长资源,通过亲子活动辅助完成”等;(3) 组织观摩、分享创意,学习不同材料的使用和制作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师对环境重要性的认识;(4) 开展环境创设评价活动,让教师通过视频、图片和幼儿作品来记录幼儿在不同环境中的成长,并及时整理、归纳和反馈出共性的问题作为下次研讨活动的重点,对环境创设持续进行研究,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综上所述,用“融合”理念创设一个整合性、多层次的教育空间,创设一个回归自然、自主探索的环境,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将游戏性和教育性“融合”在一起,增进幼儿之间、师生之间、家长之间的情感互动,使幼儿在快乐游戏中,获得完整性和持续性的经验,从而获得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创设理念融合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融入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融合》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