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正义观的理论渊源
2019-05-12白双翎
白双翎
[摘 要]古希腊哲学、德国古典哲学及其正义思想,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的正义思想都对马克思正义观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共同构成了马克思正义观的理论渊源。古希腊的哲学观和德国古典哲學的正义思想为马克思正义观的构建提供了思路和视角,在批判借鉴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部分学说,研读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论后,马克思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以人类的自由解放为目标,继承了人类思想史上关于正义观的各种积极因素,提出了自己的正义观。
[关键词]古希腊哲学;德国古典哲学及其正义思想;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的正义思想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96(2019)04—018—05
马克思通过对人类社会历史的系统考察,提出了唯物主义的历史观,指明资产阶级的剥削是造成劳动人民贫穷的根源,同时指出资产阶级所宣扬的价值观念极具欺骗性,从分析它们整个的经济生产活动中揭露其制度的严重弊端,提出了实现正义的途径和社会构想。所以,马克思的正义观蕴含于他对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考察中,蕴含于他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和对未来社会构想的理论建构中。
一、古希腊哲学、德国古典哲学及其正义思想
古希腊的哲学观和德国古典哲学的正义思想为马克思正义观的构建提供了思路和视角,让马克思主义能站在更高的角度上看待社会生活的自然变化。首先,马克思恩格斯二人对伊壁鸠鲁的自我意识哲学观点高度赞同,伊壁鸠鲁的哲学观肯定了人的价值和人对社会的贡献,马恩二人在该研究的基础上进而补充了人与自由的关系,肯定人的解放价值,为人类存在的理想状态找到了科学合理的途径。不过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古典主义哲学对道德伦理的建设要求较高,他把正义当做道德伦理的一种,而受古希腊哲学的影响,古典主义的道德伦理观中对正义的叙述存在抽象思辨的情况,马恩对这种抽象思辨的正义观进行批判,也就是说古希腊哲学和古典主义哲学中的伦理思想经过马恩的论证,发扬了带有共产主义色彩的正义理论。
正义对西方伦理哲学的研究有重要意义,它自从诞生于古希腊后一直被很多学者研究,不过古希腊作为一个文化历史源远流长且极具内涵和古典神秘色彩的国度,对正义概念的提出也是基于自己城邦国家基础上的,尽管后期很多哲学家对正义的研究都从古希腊研究开始,但是毕竟城邦社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不再适应于社会的发展。“正义”一词在古希腊中的原意是指放在直线上的东西,[1]在城邦社会的发展历程中最开始的不公平体现在土地分配上,城邦社会一般分为三个等级,按照等级大小所分配的社会资源亦不同。后来对公平的描述体现在个人的私有财产能受到保护上,即合理获得财产的人能理所应当的占有享受这份资源,不受到任何来自外界的制约。古希腊人做学问比较严谨,一直遵循客观规律,逻格斯是体现尺度和正义的基本概念之一。
最早给正义下定义的是梭伦,梭伦是雅典城邦的著名哲学家和政治家,因其卓越的领导才能和生命威望被推举为城邦执政官,他上任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为雅典城邦的振兴和富强奠定了基础,也为后来的民主政治发展铺平了道路。从梭伦的认知角度上看,正义要求涉事双方都要克制调节自己的私欲,力求做到情绪上的平衡。梭伦作为城邦的执政官看待事情的意义和角度是不同的,他首先提出了正义的定义,他认为正义来源于人的道德,对正义理论的概述中突出了个人所得的重要性,他把个人所得和正义相互联系,让正义能在社会中凸显其属性,并赋予了它具体的内涵。赫西奥德是一位诗人,他认为正义应该是人们能从社会分配中公平的获得自己应得的部分,虽然每个阶级的个人所得不同,我们也不能因为其他阶级受到的分配较多就侵犯别人的领域,认清自己的个人所得且不超过自己的个人所得才是正义的体现。《工作与时令》是赫西奥德写的诗,在诗中他强调正义与宙斯的关系,宙斯创造了法律,而正义在法律中占有至高地位,维护正义就是敬畏宙斯。苏格拉底则认为正义是人类最高的善良,善良属于道德,也就是说正义属于道德,一切美丽和善良的东西都有适用的目的,由于苏格拉底认为善与目的是有相关性的,以至于后来被密尔质疑为有功利主义的嫌疑。其实苏格拉底对正义的看法并不存在功利主义,他只是认为人应该遵从法律,并且人的善要以遵守法律为基础,所以对苏格拉底的正义观的理解是:有目的的但并不是绝对的。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划分了正义的种类即个人正义和城邦正义。对于每位公民而言,让自己灵魂中的私欲和理智相互碰撞并保持和谐就是一个正义的人,如果不能做到则是不正义的。[2]而对于城邦而言,城邦的灵魂在于各个阶级之间各司其职相互作用,无论是政治家还是普通人,相互之间和谐相处且不僭越,这就是城邦的正义。柏拉图对正义的理解在于阶级内部的各司其职,每个人都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能控制自己的私欲,遇事可以理智的看待问题。从这几位政治哲学家的叙述中我们总结正义的两个特点,首先正义就是控制私欲,理智对待事物,绝不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能维护好自己的个人所得。其次,正义就是社会最高美德,就像古希腊谚语说的那样,正义是一切美德的总汇。[3]这几位哲学家关于正义的叙述都有自己的看法,不过都没提到正义与功利主义的关系,只有苏格拉底通过伦理学的验证分析了正义有目的性,而柏拉图将正义思想上升到抽象的观念中,他所认同的各司其职、控制私欲的正义观从广义角度上看,似乎与功利主义正义观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德国古典哲学与马克思正义观的构建有直接联系,尤其是其中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理论。马克思正义观在黑格尔理论的逻辑基础上塑造了正义观的意识形态,总结了正义观的发展准则,正义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一种手段,所以我们很少看到马克思关于正义批判资本主义的说法。黑格尔认为社会治理可以建设一个自上而下的管理体制,在这样的社会中统治者调整改善法律法规,保障公民的自由和安全。而马克思认为社会的建设从根本上就应该是正义的,因为正义的制度存在,所以国家可以不依赖于制度法律对人们的强制,当然这种现象要在社会高度发达的情况下才能实现。黑格尔还认为人性的恶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这描述了社会发展的事实,因为人们对正义的追求并不总是美好的。
费尔巴哈否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理论以及康德的不可知论,费尔巴哈认为公民无论在哪个社会阶级都有平等追求物质、幸福的权利,正义适用于任何时代、任何民族之间。但是在费尔巴哈时代,阶级层次矛盾明显,相互冲突和对立点参差不齐,这种对正义的描述显得格格不入,甚至有些苍白可笑。究其原因是费尔巴哈代表的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限制了正义观的框架,以至于对正义观的叙述仍然保持在抽象水平。我们对学术的研究只有找到一种更合理更有说服力的哲学,并受到实践的考验才能突破历史局限思考正义问题的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是在多种理论的研究上发展起来的,当德国古典哲学、古典政治经济学蓬勃发展的时候,人们还不能单纯的将这些与社会的建立联系起来,对正义思想的观测不深入,空想社会主义实施后刷新了人们的世界观,人们惊喜的发现原来有一种社会制度是脱离资本主义之外的,尽管空想社会主义存在很多问题,但是在当时社会确实能称得上比较先进的理论。马克思主义辩证的看待这些理论基础,在批判的基础上继承和发扬,其正义观也深受这些主义的影响。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萌芽,所以研究西方哲学需要先对古希腊哲学史进行探究,我们以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正义观为例,他们所倡导的思想属于至善正义观,他们经历了城邦社会的转变,对正义的理解停留在自然正义上。比如苏格拉底提出的美德即知识,他把正义与美德相联系,倡导用美德治理城邦社会,用善良的道德约束人们的行为,他认为人的善良和邪恶只在一念之间,在特定条件下很容易随着外在的变化而变化,大多数公民在善恶之间游离,没有绝对的好坏,只是有的人可能距离善良更近一点,有的人距离邪恶只差一步。为了完善自己的这个思想,苏格拉底曾提出过幸福与节制的关系论,越节制自己欲望的人会过得更幸福,很多人只看到表面的利益,被短暂的欲望蒙蔽了双眼,他们并不是完全的邪恶只是缺乏合适的引导,城邦政治家们要劝导公民靠近善良,远离邪恶的边缘,努力做一个有高尚品质的人,所以苏格拉底的正义观与城邦建设是分不开的。
苏格拉底认为符合法律的就是正义的,对于当时的社会而言,法律是至高无上的,法律约束人们的行为,人们存在于既定的社会中就要无条件服从社会要求。苏格拉底对正义的阐述很简单,正义的人必须服从城邦法律。假如某个公民对城邦既定的法律有不满之处,可以利用其它渠道说服制定法律的人,但是如果自己的观点不能全面说服法律就必须接受在特定环境下对个人的约束。苏格拉底是哲学的集大成者,他一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自己的正义观,为正义和城邦建设付出了一生。柏拉图的思想是建立在苏格拉底之上的,也就是说《理想国》的创作灵感很多来源于苏格拉底的哲学影响,该书中倡导的核心思想就是正义,正义是一种理念,即抽象又具体,谁也不能单独将它存在某个既定的环境中。正义实质上是我们追求的社会共相,我们所接触到的正义人或不正义人是因为有理念的区分造成的。在柏拉图的正义观中,城邦正义与个人正义是不相悖的,个人离不开城邦正义的假设,而城邦正义的建设能推动个人正义的构建,两者相互依存。当城邦建设中出现不和谐、争吵、暴力事件而没有及时被调和的话就会生成更多恶性事件,导致城邦建设与正义越来越远。[2]
在亚里士多德的观念中,正义的概念不是单一的,正义分为两种,一种是人们认为的普遍正义,这是从人的德性的角度出发阐释人的善恶邪念,而同时正义与政治是分不开的,善政的建设就是为了实现正义而存在的,当城邦的人们普遍拥有了善良正义,社会的治理会发生不一样的转变,是量变向质变的转化,人们的善良正义普遍化后善政自然得到实现。
古希腊的哲学家们立足当时的时代背景阐述了到如今都能相契合的理论,实在令人钦佩,他们对正义思想的构建是不断继承发扬的,从苏格拉底开始提出了一系列正义与政治有关的理论,将正义与美德相联系,柏拉图的《理想国》则直接说明了正义观与城邦建设的联系。亚里士多德在总结前两人的思想后认为正义就是一种美德,[3]68-69他们以独特先进的理论为后世正义的研究开辟了道路,马克思主义必然是受到这些理论的影响才有了后面的理论构建。
德国古典哲学对马克思主义构建的影响也比较多,主要由于古典哲学家们璀璨的理论形成了强大的学科基础,比如黑格尔、费尔巴哈的古典哲学理论着重强调了正义观的重要作用,马克思在总结这些人理论的基础上阐述了自己的正义观。像康德曾经在自己的书中写到,正义就是善良的意志,人们拥有了善良的意志也就拥有了正义,它只存在乌托邦世界中,不存在现实生活里。[4]这个观点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很多人的看法不一,而黑格尔对该问题的研究比较深入,将单纯的正义理论推演上升到国家层面,将正义与法律相联系,即正义即真理。[5]人的思想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且正义是绝对精神的体现,因此不存在永恒不变的、终极的正义,这是黑格尔正义思想进步性的体现。
二、古典政治经济学及其正义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虽然借鉴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部分学说,但是对正义思想是持批判态度的,主要原因在于马克思认为古典政治经济学是从单一的经济尺度出发观察现实人生活的过程,他将人类活动理解为追求财富和积累资本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政府和公民更关注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发展,正义只是用来保障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理论。所以马克思总结资本主义正义时说道,资本主义的正义只是一种意识形态,它的作用在于维护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物质利益,因此资本主义社会并不能实现真正的自由平等。
古典政治经济学认为社会生产包括生产、分配、交换等环节,这一点本没有错,但是古典政治经济学把“人”单独列出,实际上“人”是从事社会生产的主要构成部分,他不应该是独立存在的。如果把人单独拿出来与经济因素相联系就无法透过现象看本质,人的价值和人的创造性就被忽略了。马恩二人认为社会是现实的,人也是现实的,两者属于相互依存相互包容的关系,人不可能独立存在,人是有思想渴望平等自由的存在,共产主义思想就是体现人的价值、促进人的思想解放的哲学。古典政治经济学对社会生产的研究是比较重视的,提出的理论框架比较符合资本主义的发展,而马恩认为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社会生产研究是流于表面、肤浅的,它的理论基本上都在为资产阶级辩护,没有从高的层次表达人类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需求,突出不了正义的作用。马克思提出,人类社会的生产关系不是单纯的物质经济问题,而与人的精神思想、情感态度息息相关,尽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体现国家的发达程度,但是它并不是正义理论中最重要的存在。马克思根据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创造了剩余价值论,在这个理论的论述中马克思主要强调了资本主义的缺陷,他认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于隐秘的剥削,资本主义所展现出的民主自由实际上非常虚假,它向人们描绘了一个美好的世界,这个世界既公平又自由,人们在这个空间里尽情的享受生活,实际上这种欺骗性本身就是不正义的,剩余价值论是无产阶级得以发展的基础。
亚当·斯密认为下层劳动者是最容易受社会阶级斗争影响的,而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和阶级矛盾是不可避免的,这有悖于正义理论。法律建设让社会各阶级能被平等的对待,法律约束着人们的行为,就能推动社会福利的发展,亚当·斯密的这种看法,显然是由他所处时代的局限性决定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从经济视角出发,指出财富及资本是人追求的目标。而所谓的社会正义是指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发展。
三、空想社会主义及其正义思想
空想社会主义源起于十九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目标在于建设一个绝对平等的社会,即全社会正义公平。从历史背景上看,十九世纪各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逐渐完善,随着大工业革命的落幕全新的生存体验让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得到发展。工业生产的专业化和协作化给资本主义带来了巨额财富,当私人劳动力越来越多地涌入社会中,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矛盾越来越大,人们为了守护自己的既得利益经常出现关系紧张,而社会底层人民依然穷困、窘迫、受制于资产阶级。空想社会主义者看到这种社会现象,认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经济对立和阶级对比无法调和。他们为了改善这种现状,让无产阶级能平等的享受社會福利也实施了劳动联合的举动,但是这种合作制并不能实现社会的正义。空想社会主义者认为造成这种现状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私有制结构问题,私有制造成了社会的不平等,无论是从分配还是从法律的约束性都不能弥补资本主义的贫富差距问题,其实这个思路本身是对的,空想社会主义者确实从实际生活中发现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局限性,但是他们所提出的社会主义并没有找到消灭私有制的办法,他们构想的社会只是一种主观愿望,是他们希望的理想社会。而马克思研读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论后认为人类历史和现实实践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他从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观的角度出发,结合了正义与社会发展规律论证了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从社会矛盾和历史使命的角度创造了一条真正适合无产阶级的科学道路。
三大空想社会主义的正义观确实有一定可圈可点之处,但是他们的正义观并不代表无产阶级的利益,他们的目标在于建设一个超级理性超级正义的王国,这个王国中社会主义是绝对真理的体现,但实际上社会主义不是真理的化身,反而真理是社会主义发展的要求,这体现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性,且他们的构思中我们无法实现现有社会向理想社会的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