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放教育实施完全学分制的困境与对策

2019-05-11胡立峰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9年22期
关键词:完全学分制开放教育

胡立峰

摘  要 开放教育实施完全学分制既有強烈的现实需求,也是开放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分析完全学分制的内涵,指出开放教育实施完全学分制所面临的困境并提出相应对策:有限度有条件地实施弹性学制;做好自主选课服务工作;开展开放教育学分认证试点工作;在教学教务管理上转变思路。

关键词 开放教育;完全学分制;弹性学制;学分认证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9)22-0055-03

Problem and Countermeasure of Implementing Complete Credit

System in Open Education//HU Lifeng

Abstract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mplete credit system in open edu-

cation not only has strong practical needs, but also is an inevitable trend for open education to adapt to social development.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connotation of the complete credit system, points out the problem faced by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mplete credit sys-

tem in open educa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limited and conditional implementation of flexible educa-tional system; providing services for autonomous course selection; launching the pilot project of credit certification in open education; transforming thoughts on teaching and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Key words open education; complete credit system; flexible educa-tional system; credit certification

1 完全学分制的内涵

学分制首创于美国哈佛大学,其初衷是为了在美国殖民地时期的陈旧的古典教育中嵌入实用教育,培养大量符合市场需求的实用型人才,为美国工业化发展开辟道路[1]。学分制的产生是与传统学年制相对应的,目前从分类上来看,主要有学年学分制、完全学分制、绩点学分制、加权学分制、附加学分制等。

当前,在我国高校中有学年制、学年学分制与完全学分制等教学管理体制。学年制仍然是最普遍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要求学生按照学校制订的教学计划,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课程的学习。课程之间没有学分上的差异,只有学期开设的不同。换言之,课程之间有前修后续的关系,完成A课程的学习才能进入B课程的学习。学年学分制介于传统学年制和完全学分制的中间,保留了刚性的学习年限,增加了弹性的课程选修制,课程之间有学分的差异,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完成规定的毕业学分即可毕业。

完全学分制是一种以学分为计量单位,衡量学生完成学业状况的教学管理制度,只要修满学校规定的学分即可毕业。完全学分制具有下面几个特点。

1)弹性学制。入学至毕业没有严格的规定时间,目前实施完全学分制的高校采取的是一个时间范围,既有毕业所允许的最短时间,也有保留学籍的最长时间。

2)课程赋予学分。根据课程性质及内容设定每门课程的学分,依规定方式获取课程学分。

3)具有一定数量的选修课。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少量必修课及大量选修课,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和教师。

4)学分获取途径多样化,包括先前学习成果认证获取学分、因学习活动变更需转换而来的学分、在其他高校修得课程替换而来的学分等。

上述学分获取的途径尚在探索阶段,学分银行制度设计就是实施完全学分制的一种探索,也是完全学分制能够实行的必要条件。

2 开放教育实施完全学分制的困境

对于普通高校而言,完全学分制所带来的课程数量和质量不足,师资队伍难以满足需求等问题,已有相关对策研究[2],而很多管理上乃至体制上的障碍是完全学分制能否落地的关键,如学费计算、生均拨款问题[3-4];毕业手续分散办理问题[5],因毕业生办理离校手续不仅要经过学校各部门,而且牵涉公安机关、人事等部门,离校手续办理的时间一般都统一规定,提前离校非常困难。开放教育中实行完全学分制,既会面临普通高校需要突破的共性的管理、制度瓶颈,也有其自身优势及劣势。

刚性学制问题  这里谈及的学制是指从入学到毕业所需的年数,与修业年限同义。《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了专科教育的基本修业年限为二至三年,本科教育的基本修业年限为四至五年。大部分普通高校均按照这一规定严格执行,而这种规定恰恰与完全学分制的设计相悖。尽管有部分高校进行了弹性学制改革,但提前毕业者寥寥,也几乎没有学生是因为弹性学制而主动延长修学年限[6]。

开放教育属于非全日制高等学历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非全日制高等学历教育的修业年限应适当延长。因此,目前开放教育专科修业年限基本为2.5年,本科(专科起点本科)修业年限也为2.5年。一般而言,在职在岗的学习者在进行同等学力或更低学历层次的教育选择时,大都选择开放教育而很少再进入普通高校。这意味着即使是全日制本科毕业生,甚至是硕士、博士,因工作或自身能力提高的需要,无论学习开放教育的专科还是本科,至少需要2.5年才可毕业。

自主选课问题  自主选课在普通高校从操作性上没有障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在学校提供的选修课中选择学习,即使是同一门课,也可以根据对教师教学效果的了解选择教师。只是由于刚刚进入大学,部分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没有清晰的规划,可能会因为盲目选课而对未来的发展产生影响。

开放教育的学生大都是在职在岗人员,学习的目的是基于工作需要和未来发展,因此在课程的选择上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按需选择,但这会给管理带来很大问题。目前,开放教育专业的教学计划均是由招生单位统一为学生制订,这就意味着从专业入学开始,学生所要学习的课程都已选定,同一专业的学生,不仅必修课一致,选修课也一样。其目的是方便学校组班教学,也方便教学、教务管理。而一旦课程选择权交给学生,有可能造成同一专业同一班级的学生,除必修课以外,所选的其他课程五花八门。对学校来说,师资配置、学习支持服务等问题凸显,也会为组班教学带来困难。

自主选课在普通高校难以解决的是实习实训类课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习实训类课程将越来越成为高校教学的重点。然而,目前高校的实习教学主要还是以“学年学分制”及班级为单位统一安排管理的方式[7],自主选课又造成事实上的无班级概念,难以统一时间,实习实训的安排与自主选课产生冲突。开放教育学生的生产实习(工作)是其生活的一部分,自主选课与实习实训的矛盾不突出。

学分转换、替换、认证问题  完全学分制必然与学分的转换、认证发生联系。只要是被认可的学分,经过积累,达到学校规定的学分即可毕业。2012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快发展继续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建立各类继续教育学习成果认证、学分积累和转换的学分银行制度。学分银行的基本功能定位就是学分的认定、积累和转换,为完全学分制的实施做出了制度安排。然而,目前学分银行只停留在学分统计和学分累加的初步功能上,不能兑换使用[8]。

学分银行认证的是各类学习成果,但如果完全学分制中的学分只是来自学校内部,学校以外认证获得的学分不能进入毕业所规定学分中,那不仅学分银行失去了价值,完全学分制也失去了意义。

教学、教务管理问题  无论是学分制还是传统学年制,从本质上来说都是一种毕业规则,即规定了学生可以毕业的条件。现行开放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也规定了该专业必修哪些课程和可以选修哪些课程,每门课程的学分以及毕业总学分的要求,但其设计思路不是毕业规则的设计思路,更不是完全学分制条件下應有毕业规则的设计思路。

完全学分制下对教学、教务管理提出新的要求。

首先,从招生环节,是否允许携带大量学分甚至是基本符合学分毕业要求的学习者入学?这意味着他们可以直接兑换毕业证书。如果不能,先前的学分还有没有价值?

其次,教学管理的重心从专业教学计划管理要转移到课程管理上来,毕业规则的设计思路从“某个专业应由哪些课程构成”转变到“哪些课程可以构成某个专业”上来。优化教学内容与课程结构体系是完全学分制的前提,在此前提下,须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重新梳理。

最后,无论是普通高校还是开放教育高校,毕业环节均是按照学期学年批量进行,完全学分制对个性化的毕业及学位诉求提出挑战。

3 开放教育中实施完全学分制的对策

开放教育中有限度有条件地实施弹性修业年限  目前,国内许多高校仍未实行完全学分制,已经实行完全学分制的高校,在修业年限上也大多以本科四年为基础,进行了年限范围的界定,一般为3~6年。理论上可以更短的时间获得毕业所需学分,但也不会因为学分条件的满足进一步缩短修业年限。开放教育可有条件有限度地实施弹性修业年限试点,如针对不同学历层次的学习者,本科就读本科或专科就读专科时,可在现有最短修业年限基础上缩短0.5年;博士、硕士就读本科或博士、硕士,本科就读专科时,可在现有最短修业年限基础上缩短一年。

做好自主选课服务工作  完全学分制不意味着只要满足学分要求就可以毕业,完全学分制中的学分必须是规定的学分。所谓规定的学分,其实就是规定的课程,也就是说所选的课程要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能够构成学历教育某一专业的基本要求。自主选课看似给了学生很大的自由选择空间,但也有可能学生选够修满了毕业所要求的学分,但课程之间不能形成体系,也就不能获得学历教育的毕业证书。做好选课的服务工作就是要在选课时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既不能因为没有满足学分制的要求而无法毕业,也不能盲目多选给学习带来压力。在这样的前提下,选课既要有助于学生专业能力、综合素质的提升,也要有助于教学活动的有效落实。

开展开放教育学分认证试点工作  与普通高校的学生不同,开放教育的学习者多为在职在岗成人,他们中有很多进行过岗位技能培训,甚至获得某些培训证书,也有一部分是具有高等学历的学习者,这意味着他们中相当一部分具有先前学习成果。他们在参加工作后就读开放教育,这些学习成果理论上都可以通过学分银行制度积累学分。然而在我国各类成人教育机构之间既没有实行统一的学分制,也没有打通壁垒、共享各类课程学分信息[8]。将先前的学习成果认证转换为学分,在开放教育领域体现其价值,也是《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对“加快构建终身教育制度”的具体落实。为此,可鼓励某些成人教育机构在某些专业先行试点,也为学分银行制度的建设积累经验。

4 结语

完全学分制相较传统学年制是革命性的改变,不仅仅是一种教学管理制度的改变,所有涉及教学教务规章制度的逻辑起点完全不同,必须抛弃思维定式和路径依赖,迎接完全学分制所带来的考验。

参考文献

[1]侯爱荣.完全学分制与应用型人才培养[J].江苏高教,2014(6):90-92.

[2]徐媛媛,徐兴林,王金跃.基于完全学分制的高校课程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6(23):90-93.

[3]卢晓东.学分制发展与成本分担机制的精细分析(上):新视角下学费、拨款政策的完善方向[J].中国高教研究,2016(7):47-53.

[4]卢晓东.学分制发展与成本分担机制的精细分析(下):新视角下学费、拨款政策的完善方向[J].中国高教研究,2016(8):20-26.

[5]相阳.我国高校学分制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9(6):9-12.

[6]王艳,许小康,宋化民.我国本科教育实施学分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教育探索,2014(6):75-76.

[7]杨光,张燕.完全学分制下的实习教学模式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10):141-143.

[8]葛晖.我国成人教育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的困境与突破[J].中国成人教育,2017(19):40-42.

猜你喜欢

完全学分制开放教育
基层电大开放教育会计专业教学质量分析
国家开放大学学生“休眠”初探
完全学分制下对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质量的研究与分析
完全学分制下高校学生体育协会发展的思考
电大开放教育学生流失原因及对策分析
“互联网+”背景下的开放教育法学专业课程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