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全新家校关系 实现共育共享共赢
2019-05-11庄美琼
庄美琼
摘 要:教育部颁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明确指出学校教育不能孤单作战,学校、家庭、社区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合作伙伴,要建构紧密联系的“家校”良性互动平台,形成教育共同体,实现共育共享共赢。
关键词:家校合作;家校共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最完美的教育是学校与家庭的合作。家校共育成为现代学校的一种新型的教育管理方式,将有效提升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一 聚焦关系,寻找家校共育“合伙人”
如今大家谈起教育,更多的是抱怨。家长抱怨学校和社会,学校抱怨家长和社会,社会则更多的抱怨家长和学校。为什么出现这些怪现象呢?教育本身就是多元多彩的,教育本身是受诸多因素影响的,家庭,学校和社会以及学生个体都是影响因素。因此做好教育,需要多方同心同向同力,形成教育共育新常态。
家校共育是为孩子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家校共育的前提是家校双方站在学生立场下的教育合作。家校共育如何能生根发芽,又如何能开花结果,需要家校双方在教育责任,教育策略以及家校双方教育能力等维度层面进行有效的行动。
家校共育首先是家校在学生教育方面的定位,有了家校在教育中的定位,家校关系就是家校共育的开始。有教育专家指出,在教育孩子方面,家庭(家长)和学校如同一家股份公司,家长是这家公司的董事长,校长、教师是这家公司的CEO,家长是这家公司终身持股人,家校是教育的“合伙人”。家校共育实际上寻找教育的“合伙人”。明确家校“合伙人”的关系,家校就能聚焦孩子教育问题,就可以各负其责,各尽其力,各发其优,不再是抱怨式的补位与推卸式的缺位。
二 拓宽渠道,创新家校共育实践活动
开放学校办学模式,创新学校管理机制,把家长纳入学校管理中来,全方位,多角度、宽渠道,给与更多家长参与教育和学生管理的机会,这是教育的趋向。
(一)积极搭建合作平台。如成立家长委员会。学校重大事情征求家长意见,让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学校家委会要做好学校的参谋员,做好学校的宣传员,也做好学校的监督员;学校教师与家长协同工作,小到家委会资金管理,大到各种学校活动策划,要想方设法调动家长参与教育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家长为年级和班级建设献计献策的热情,鼓励家长主动、自愿参与协同学校工作。如,学校的“读书节”“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等,邀请家长与学生还有老师一起创造完成学部专属的各种活动。家长是学校最重要的合作伙伴,每位家长身上都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家长的阅历与专长对学生来说是一笔隐形的财富,能为学校孩子拓展出一片无边的学习空间,为学校的教育注入新鲜和活力。
(二)“智慧爸妈進课堂” 。开展“校园开放日”活动,每一个学期按照课程建设的发展的思路与进程,邀请家长共同参与课程体验活动,开放学校的课堂和各类主题活动,将办学理念、师资队伍、特色课程、特色活动呈现出来,使家长具体了解学校课程与教学发展动向,打通家校沟通的每一个班级的大门,让家长和学校心贴心。让学生体验不一样的学习。把各行各业的家长朋友们请进学校,请进教室,从事不同职业的家长,向孩子们介绍自己的职业特点,生活阅历,兴趣爱好,企业文化等,丰富的内容,让孩子们学到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同时,也提高了孩子和家长之间的亲密度,有效促进家庭教育的成效。
(三)“亲子共读”活动。实现了学校、家庭合作共育的思想。学校定期举行各种主题的亲子阅读活动,共读交流,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浓浓的亲情扑面而来。即融洽了家庭关系,也达到了父母和孩子共同阅读,拥有共同的理想和愿景。
(四)“阳光父母大讲堂”活动。针对家长在教育孩子时遇到的难题,学校邀请校、内外专家向家长们进行讲座之外,还可以定期开展“阳光父母大讲堂”等活动,邀请育儿有方的家长传经送宝,分享自己行之有效的育儿心得,大家互相交流分享在子女教育遇到的问题,互相答疑解惑,共同提高。
三 厘清边界,明确家校共育不“错位”
如今,伴随家校共育的氛围日渐浓厚,家校合作内容、形式也越来越丰富,家校合作共育的外延不断扩大。
学校和教师作为家校共育的主导者,要明确家校共育不能“错位”,不能“缺位”,要综合考量,健全家校合作共育的制度体系。尤其是针对每一项活动的设计和安排,务必遵循“不随意转嫁责任,不偏离育人价值,不加重家长负担”的原则,划出明确的家校合作的任务底线,做到责任要厘清,底线不突破。只有学校和教师守住责任的边界,才能使家校合作共育行稳致远。
家校合作共育——打开校门做教育。在未来教育的路上不断实践、探索、收获,家校合作共育,让教育更美好!
参考文献
[1]王芳.农村家校合作的问题和对策[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5.05
[2]邹强.国外家校合作问题研究及其启示[J].教学与管理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