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差异分析
2019-05-11何昭辉孟召宜周棒
何昭辉 孟召宜 周棒
摘 要:为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脚步,提升文化软实力和国家竞争力,中央对文化产业的认识水平和重视程度都在不断提高,全国各地出台相关政策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以往文献大多侧重文化产业的省际差异研究,对省内差异研究较少。鉴于此,本文通过构建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熵值法研究了江苏省各地级市的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差异,研究表明:江苏省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普遍不高,区域间的发展差异较大,呈现明显的金字塔分布,具有梯度性;发展结构不合理。本文最后给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文化产业;江苏省;因子分析
中图分类号:G124+F2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9)02-0047-04
一、 引言
文化产业是以创新能力为主要手段,以文化内容和文化产品为核心价值,以知识产权实现或消费为特点进行交易,为满足社会文化需求的具有内在联系的行业集群。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的高低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
目前,国内对文化产业的研究日渐趋多。国内学者在借鉴文化产业相关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对文化产业发展进行了多层次、多元化、宽领域的研究。研究内容上,集中在对文化产业空间格局、文化产业集聚的测度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研究方法上,2010年之前主要基于文化产業产值面板数据、企业人数、就业人数等指标来表示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差异,之后学者开始借助ArcGIS软件和文化企业空间属性数据来进行研究;研究尺度上,在文化产业日益成为国民经济发展重要组成部分的背景下,开始从国家层面转向省域、县域以及典型地级市特定文化产业区的研究;在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上,学者从空间地理学角度认为政府干预和市场竞争是文化产业集聚的主要原因,另有研究从经济学的角度认为交易成本和专业分工是引起文化产业集聚的主要因素。纵观上述学者研究,大多集中在文化产业省际的差异,而少有学者着眼于文化产业的省内差异。省内各市由于地理位置相邻,文化习俗、居民生活习惯等各方面都比较相近,但是文化产业发展在某些地区却存在较大差异,这与省际文化产业发展之间的差异必然有所不同。江苏省作为全国发展的排头兵,文化产业的发展也能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经验。所以本文选取其为研究区域。
二、 研究区发展概况
(一)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提升大
过去的十年,是中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十年,同时也是全球文化创意产业发生革命性嬗变的重要时期。江苏文化产业在这一阶段乘势而上,产值总量迅速提升,产业结构也明显改善。“十二五”期间,江苏省文化产业综合发展指数在全国排名跃升至第2位,位居全国前列。从文化产业增加值看,2010—2013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连续4年保持20%以上的增幅,高于GDP和服务业增速,2014年超过3000亿元,占GDP比重超过5%,提前一年达成预定目标。由图1看出,江苏省文化产业总产值从2004年开始一直处于稳步增长状态,2008年呈现出爆发增长的态势,增长率达到58%,之后江苏省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增速逐渐放缓。截至2016年,江苏省文化产业产值达到了3448亿元,是2004年的7倍之多(图1)。
(二)文化产业投资领域广
2016年江苏省文化产业投资分布于文化产业的10个大类,从表1可以看出2016年江苏省文化及相关产业10个大类项目的投资情况。文化产品生产的辅助生产业获得投资最多,为430.32亿元,占总投资额的31.73%,说明文化制造业的发展是文化产业整体水平提高的重要贡献,其次是文化艺术服务业,为310.29亿元。获得投资最少的是新闻出版发行服务业,为10.05亿元。2016年完成投资超过100亿元的3个大类依次为“文化产品生产的辅助生产”“文化艺术服务”“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3个大类共完成投资970.69亿元,占全部文化产业投资的71.56%。
三、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一)数据来源与方法
影响产业水平的主要因素有: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产业,企业策略,政府行为和机遇。为此,本文选取了图书馆藏书量、公共图书馆数、艺术馆文化馆数、公园个数、博物馆数、普通高校专任教师数、人均GDP、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城市化水平、旅游接待人数、旅游业总收入、普通高校在校学生数、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政府教育支出等指标来衡量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本文数据主要来自《2017年江苏省统计年鉴》《2017年江苏省文化统计年鉴》以及各地级市的统计年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和相关网站。
本文主要使用SPSS统计软件的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对江苏省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具体的操作步骤是: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二次处理,然后求出特征根贡献率,接着确定组合因子和各因子的贡献率,最后计算江苏省各市的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指数并进行排名。
(二)建立因子载荷矩阵
通过对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发现前4因子的贡献率达到了95.95%,它们能够提供原始数据所能表达的足够的信息,所以选取4个因子。
对提取的4个主因子F1、F2、F3、F4建立因子载荷矩阵。为了便于对各因子载荷进行解释,现对数据进行旋转处理,使每个因子的载荷的平方按列向0或1两极分化,从而得到方差最大的旋转矩阵(表2)。
从表3中可以看出,第一个主因子在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市化水平上有较大的载荷,反映的是文化需求要素;第二个主因子在公共图书馆数、艺术馆文化馆数、普通高校专任教师数上有较大载荷,反映的是文化生产要素;第三个主因子在旅游业总收入、旅游接待人数上有较大载荷,反映的是相关产业;第四个主因子在政府教育支出上有较大载荷,反映的是外部因素。各主因子包含指标见表3。
上述4个主因子反映了总数95.95%的信息,接着依靠这4个因子构建因子得分模型。各因子所占的比重以其贡献率来反映。
(三)综合得分的计算
以SPSS分析结果可得反映江苏省2016年文化产业发展综合指数∑F:
∑F=∑biFi=0.73400.9595F1+0.13470.9595F2+0.06600.9595F3+0.02470.9595F4
本文以4个主成分的贡献率为权重数,计算江苏省13个地级市2016年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的综合得分。将经过标准化处理的数据代入公式可以计算出江苏省13个地级市2016年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的综合得分及排序。综合得分越高表示文化产业的发展对整个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就越高;得分大于0,表示该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在全省各地级市的文化产业平均发展水平之上,反之则低于平均发展水平。
最后计算得出江苏省2016年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的综合得分和排名情况,见表4。
四、 研究结果
(一)发展水平整体偏低
通过表4可以计算得出,有5座城市得分高于平均值,分别是南京市、无锡市、常州市和苏州市,占比31%;有8座城市低于均值,占比达到61.5%。超过半数城市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表明江苏省的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整体不高。从文化产业机构数上看出,排名第一的苏州市共有3611家文化相关机构,排名最后的宿迁市仅有911家,相差接近4倍;其中,文化产业机构数超过2000家的仅有南京市和苏州市,而镇江市和宿迁市仅有不到1000家,差距较大,这与文化产业整体发展水平情况相符。
(二)发展水平结构不平衡
江苏省文化产业发展条件各异。通过熵值法计算各因子在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中所占的比重可以发现(表5),文化生产要素与相关产业要素占比的均值为40.95%和48.46%,相关要素对文化产业的发展贡献最大,表明文化相关产业,比如旅游、金融和教育等行业是江苏省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所在。文化生产要素的贡献度位列第二位,文化生产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江苏省历史悠久,拥有着大量的历史文化资源,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脚步持续加快。排名第三的是文化需求因素,占比均值为6.6%,与生产要素和相关产业要素相差巨大,说明在优秀的文化品牌大量涌现,高水平的文化产品相继推出以及教育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市场对文化产业发展的贡献度在不断下降,甚至与文化产业发展相脱节。对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影响最小的是外部因素,主要包括政府政策以及政府对教育支出等因素,江苏省是全国经济发展的排头兵,资金、技术、劳动力资源丰富,成功地从早年的政府干预转向自我发展之路,让更多好的文化产品、好的文化品牌以及相关配套企业来促进江苏省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融合,但是这会造成在发展过程中缺乏可约束的规章制度,引起不正当竞争的出现。总体而言,江苏省文化产业发展结构失衡,未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良性发展道路。
(三)发展水平呈现金字塔型
根据文化产业发展的综合得分,运用Arcgis软件的手动分类,将江苏省各城市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分为5类(见表6),其中Ⅰ类地区是高水平地区,有无锡、苏州和常州三座城市,综合得分分别为1.35、1.15和0.75,远高于省内平均水平,是江苏省文化产业发展最高水平的体现。Ⅱ类地区共有两座城市,分别为南京和镇江,其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在全省平均水平之上,但是低于Ⅰ类地区,在江苏省文化产业发展中处于领头羊的位置;Ⅲ类地区为中等水平发展地区,平均得分为-0.117,共有三座城市,其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低于Ⅰ、Ⅱ類地区,是江苏省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剩余的五座城市是江苏省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的Ⅳ类地区,其平均得分只有-0.778,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潜力区。由此可见,江苏省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呈现金字塔型,以无锡市和苏州市为塔尖位置,这两座城市文化产业发展水平高但数量较少,Ⅱ类和Ⅲ类地区处于金字塔的中间位置,Ⅳ类城市则位于金字塔底端,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较低。
(四)发展水平具有阶梯性
从空间上看,江苏省文化产业发展的Ⅰ类高水平地区无锡市、苏州市和常州市位于江苏南部地区;Ⅱ类城市中,南京和镇江是江苏省中部城市;Ⅲ类地区的南通、泰州和扬州都位于苏中;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较低的Ⅳ类地区均来自苏北地区。通过计算得出苏南、苏中以及苏北文化产业发展得分的平均值分别为1.083、0.128、-0.778,发现苏南的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在全省平均水平之上,形成了三足鼎立的率先发展带,苏中地区发展达到全省平均水平,是快速推进带,苏北地区的发展较为缓慢,是江苏省文化产业发展的潜力地区。综合来看,江苏省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具有南强北弱的特征,呈现出由南向北的阶梯分布格局。
(五)发展模式各具特色
结合表5江苏省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各因子得分排名以及综合得分总结出,江苏省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可以分为5大类(表7),主要有市场驱动型、产品驱动型、相关产业驱动型、外部驱动型和均衡发展型。其中无锡和常州市在经济水平高的同时,文化消费方面的需求同样较大,市场广阔;苏州市和扬州市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拥有多个国家级旅游景点,在文化产品制造和文化品牌打造上实力较强;南京和徐州市在文化产业发展之路上主要依靠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例如旅游、教育等;盐城市和南通市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给予政策倾斜,加大投入,重点培养文化行业相关人才;连云港、淮安、镇江、泰州和宿迁5市的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虽不高,但是各方面发展水平较为均衡,之后应注重文化实力的整体提升,稳步提高发展水平。综上可以看出,江苏省各市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各具特色,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
五、 结论
结合以上研究发现,江苏省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普遍不高;发展类型分布呈现金字塔型;苏南3市占据了文化发展高地,苏北地区则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与前者存在很大差异,表现出明显的梯度性;结构不够合理,发展各有特点。应提高市场和政府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地位,发展水平的高低由市场来评判,发展道路的正确性由政府来摆正,才能保证文化产业的高效有序发展。
因此,为提升江苏省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给出以下建议:
第一,大力发展文化生产。完善配套产业的建设,巩固文化产业的发展基础。
第二,在发展自身文化产品和配套产业的同时,强化政府对文化产业发展的直接推动作用,充分挖掘文化资源,建设高水平文化产业基地和园区。
第三,激发市场潜力,持续加大对科技和教育的投入,扩大内需,形成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劲动力,实现从资源导向、科技导向向市场导向转变。
第四,江苏省各市文化产业发展背景、基础和条件不同,发展风格迥异,为此,在探索文化产业发展经验的同时,要重点关注差异,而不是共性,政府制定政策时认真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开发出一条适合本地区市情,体现当地特色的文化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杨槿,陈雯,袁丰.苏州老城区文化产业空间格局演化及其机理分析[J].地理科学,2015,35(12):1551-1559.
[2]刘雪芬.文化产业集聚测度及反射效应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18):89-91.
[3]金颖若.特色文化产业的特色集聚形态及机理[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6(3):91-96.
[4]郭淑芬,郭金花.中国文化产业的行业效率比较及省域差异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7(5):71-79.
[5]顾江,朱文雁,昝胜锋.江苏文化产业竞争优势及其发展战略[J].艺术百家,2009,25(4):9-12,8.
[6]王莉萍,董治宝.兰州市文化产业空间分布特征[J].陕西农业科学,2012,58(3):174-179.
[7]段志勇.西安市文化產业集聚与扩散的时空演化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3.
[8]戴俊骋,孙东琪,张欣亮.中国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空间格局[J].经济地理,2018(9):122-129.
[9]滕堂伟,翁玲玲,韦素琼.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区域差异[J].经济地理,2014,34(7):97-102.
[10]陈国生,张亨溢,周巍,等.湖南省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区域差异分析[J].经济地理,2017,37(4):135-140.
[11]薛东前,张志杰,郭晶,等.西安市文化产业集聚特征及机制分析[J].经济地理,2015,35(5):92-97.
[12]薛东前,黄晶,马蓓蓓,等.西安市文化娱乐业的空间格局及热点区模式研究[J].地理学报,2014,69(4):541-552.
[13]蒋昕.论文化产业聚集区的生成机理与战略选择[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2):32-38.
[14]邹立清.浙江省文化产业集群形成机理分析[J].经济论坛,2008(1):27-29.
[15]褚岚翔.我国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的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8.
[16]周锦,张苏秋.空间集聚视角下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模式[J].阅江学刊,2017,9(5):59-66,146.
[17]杜茂华,陈国生.基于因子分析法的重庆市城乡统筹发展评价[J].统计与决策,2010(7):98-100.
[18]Carolina C. To trademark or not to trademark: The case of the creative and cultural industries[J]. Research Policy,2018(47):606-616.
作者简介:
何昭辉,男,江苏师范大学地理测绘与城乡规划学院,硕士,研究方向:人文地理学;
孟召宜,男,江苏师范大学地理测绘与城乡规划学院,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文化地理学;
周棒,江苏师范大学地理测绘与城乡规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