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种杀菌剂对桃褐腐病的防治效果试验

2019-05-11上海市浦东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01201

上海农业科技 2019年2期
关键词:杀菌剂病斑桃树

李 正 (上海市浦东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201201)

桃褐腐病病原物(Monilinia laxa)为子囊菌亚门链核盘菌属,此属有3个种,常见的都为无性阶段,是一种分布广、传播快、危害严重的病害,主要为害桃树叶片、新梢和果实。近年来,上海地区桃褐腐病发生较重,导致桃树早期落叶,影响花芽形成,且不仅影响当年桃产量,对翌年桃产量的影响也较大,并对桃果品质有一定影响。为减少桃褐腐病给广大果农带来的损失,同时为市场提供优质、安全的果品,笔者于2018年6月选用5种杀菌剂剂进行防治桃褐腐病田间药效比较试验。现将相关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在上海市浦东新区桃研究所桃园基地内进行,试验田土质为沙壤土,土壤肥力中等,pH 7.8。该桃园历年桃褐腐病发生较重,供试品种为10年生“湖景蜜露”,树势中庸、管理水平中等,株距为4 m,行间距为6 m。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6个处理(每667 m2施用量):(1)75%肟菌酯·戊唑醇WG 10 g(德国拜耳作物科学公司),(2)40%苯甲醚菌酯WP 25 g(京博农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50%扑海因WP 50 g(潍坊市凯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4)60%嘧菌·代森联WP 40 g(江苏明德立达作物科技有限公司),(5)70%甲基硫菌灵WP 30 g(北京中保绿农科技集团公司),(6)清水对照(CK)。每处理重复3次,每小区选10株桃树。

各处理均于试验当天(6月13日)上午施药1次,采用山东卫士背负式喷雾器(扇形喷头,喷孔直径0.7 mm),每667 m2兑水30 kg,采用茎叶喷雾法均匀喷雾。施药当天天气晴朗,平均温度为28.5℃,最高温度为36 ℃,最低温度为25 ℃,相对湿度为77%。

1.3 数据调查及统计

施药时各处理区桃褐腐病零星发生,用药后5 d、10 d、15 d调查叶片发病情况,每小区定株调查5株桃树,每棵桃树选取东、南、西、北4个方位各2条新梢,调查新梢上所有叶片,记录发病情况,计算病情指数。病叶分级:0级,无病斑;1级,每张叶片上有1~5个病斑;2级,每张叶片上有6~10个病斑;3级,每张叶片上有11~15个病斑;4级,每张叶片上有16~20个病斑;5级,每张叶片上有21个以上病斑。

计算公式:病情指数=∑[(各级病叶数×相对级数)÷(调查总数×最高分级级数)]×100,防治效果(%)=[(对照区病情指数-药剂处理区病情指数)÷对照区病情指数]×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防治效果

由表1可知,药后5、10、15 d,处理(1)对桃褐腐病的防效分别为76.66%、72.82%、71.31%,处理(2)对桃褐腐病的防效分别为75.51%、72.44%、70.38%,处理(3)对桃褐腐病的防效分别为73.68%、71.68%、67.60%,处理(4)对桃褐腐病的防效分别为74.37%、72.57%、69.17%,处理(5)对桃褐腐病的防效分别为75.06%、72.06%、69.55%。由此可知,5种杀菌剂对桃褐腐病的防效相当,且持效性较好。

表1 不同杀菌剂对桃褐腐病的防治效果

2.2 安全性

据药后持续观察,各药剂处理区桃树均未发生药害现象,说明5种试验药剂均对桃树生长安全。

3 小 结

试验结果表明,75%肟菌酯·戊唑醇WG、40%苯甲醚菌酯WP、50%扑海因WP、60%嘧菌·代森联WP、70%甲基硫菌灵WP对桃褐腐病的防效没有显著差异,均能较好地防治桃褐腐病,且对桃树生长和环境安全。因此可将这5种药剂用于防治桃褐腐病,但要注意药剂的替换使用。

猜你喜欢

杀菌剂病斑桃树
桃树施基肥“五字诀”
桃树秋管 来年丰收
桃树咋样冬剪好
基于OTSU算法的苹果果实病斑图像分割方法
多种杀菌剂对蚕豆霜霉病田间防治效果比较
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杀菌剂应用情况分析
QoI类杀菌剂环境风险浅析
套袋对柠檬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
桃树醒了
轻松治愈花斑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