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上海民间果树研究所现状、问题与发展建议

2019-05-11上海市林业总站上海市静安区200072

上海农业科技 2019年2期
关键词:火龙果市级蓝莓

夏 琼(上海市林业总站,上海市静安区 200072)

经上海市林业总站牵头,上海市相继成立了葡萄、桃、梨、柑橘、小水果、蟠桃、蓝莓7个市级果树研究所(以下简称研究所),农业口也牵头成立了上海市火龙果研究所,8个研究所全部由市社团局登记为民办非企业单位。其中,上海市葡萄研究所成立最早,于2000年9月由市农林局批准成立并挂牌,上海市桃、梨、柑橘、小水果研究所均成立于2007年,上海市蟠桃、蓝莓、火龙果研究所分别在2011、2012、2014年成立。自8个研究所成立以来,无论是研究所的自身发展还是其社会公益职能,都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可和认同,成为了本市果树技术服务体系的重要一环。为总结多年来研究所的工作成果,进一步推进研究所发展,上海市林业总站通过开展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研究所人员情况、品种、示范基地、技术服务、项目承担等)、询问、实地踏查等,对8个研究所的运行情况和工作成果进行调研,现将相关调研结果总结如下。

1 基本运作情况

1.1 人员数量、年龄和学历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底,8个研究所共有76名工作人员。其中,桃、梨等5个研究所工作人员数量为5~8名,葡萄、蓝莓等3个研究所工作人员数量为11~18名;按年龄来看,30~50岁的工作人员数量为39名,超过一半;按学历来看,有近70%的工作人员学历为大学本科及以上,其中博士4名、硕士14名。见表1。

同时,由于各研究所的依托单位性质不同,大多数工作人员属于兼职人员,仅桃和蟠桃研究所依托事业单位或政府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相对稳定;梨、葡萄等6个研究所都依托企业,有些甚至是与所依托的企业是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真正从事研究所工作的人员只有1~3名。

表1 2016年市级果树研究所人员情况 (单位:名)

1.2 资金来源

据调查,研究所运作的资金来源为:(1)依托单位支持是维持研究所运作的主要来源,如无偿提供办公场所、解决人员工资、无偿提供用地、农资机械及其他等。(2)争取财政、主管部门的资金支持,争取各类科研或建设项目、社会捐赠,或提供技术服务、售卖产品盈利等。通过这两方面的资金,基本能保证研究所人员队伍的相对稳定,且为研究所从事品种选育和技术研究工作提供资金保障,保证研究所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示范和推广工作,为农民提供技术培训、科技入户、技术咨询和上门指导等,从而发挥出研究所的社会职能,提供公益技术服务。

1.3 品种资源与示范基地

由表2可知,每个研究所均辟有专门的品种资源圃,面积共计12.87 hm2,其中桃研究所的面积最大,达4.67 hm2;品种保存总量达575个,其中桃研究所保存量最多,有173个,葡萄研究所次之,有110个。2007—2017年,各研究所从国内外引进了367个新优品种;同时,葡萄、火龙果、桃研究所还开展杂交育种和芽变品种选育等基础研究工作,葡萄研究所共选育杂交组合85个,育成“马陆1号”至“马陆9号”等系列品种,火龙果研究所选育杂交组合28个,育成“合庆红1号”“合庆红2号”“合庆白1号”3个品种,桃研究所与合作社基地共同选育出芽变品种晚红露等多个品种。2012年起,各研究所共有19个品种通过认定,其中6个品种由研究所自主选育,13个品种是引进的;桃研究所认定品种有“晚红露”“红清水”等4个,葡萄研究所认定品种有“马陆3号”“马陆7号”等7个,蓝莓研究所认定品种有“O’neal”“Premier”等6个,火龙果研究所认定品种有“合庆红1号”“合庆白1号”2个。

由表2可知,各研究所除种质资源圃外,还有示范基地72.40 hm2;除小水果和蓝莓研究所外,均有属于研究所的品牌,如“淘淘”“仓桥”“传伦”等;各研究所还将技术辐射到107个基地、共918.06 hm2。

表2 2017年市级果树研究所种质资源与示范基地情况

1.4 技术服务

各果树研究所主要通过技术咨询、技术培训、发放技术资料、科技入户、上门指导、接待来访等形式开展为农服务。由表3可知,2007—2016年,各研究所共提供技术咨询3 066次,开展技术培训175期,受训果农达11 835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59期、共35 580份,提供上门指导1 026人次,接待来访7 304人次(不包括科普人数);通过手机短信平台发布即时农事操作,累计83条,每条信息发送至5 000个手机用户以上;科技入户达1 019户。同时,技术服务的人次和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表明市级果树研究所对社会的贡献和影响力在逐年增加。

表3 2007—2016年市级果树研究所技术服务情况(部分)

2 科研与项目情况

2.1 承担综合试验站项目

桃、梨、葡萄和柑橘4个研究所或其依托单位被上海市果树产业技术体系设为果树综合试验站,主要承担产业综合集成技术的试验和示范,开展技术服务,培训技术推广人员和果农,调查并收集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技术需求信息和产业基础数据,承担应急性技术服务。果树综合试验站获果树产业体系划拨项目资金300万元/5年,每年每个站平均15万元。同时,这4个研究所与产业体系签订的科研、科普等工作完成出色,获得了体系专家和首席的好评和肯定。

2.2 承担和参与标准制修订、标准化示范,承担标准园创建项目

桃、梨、蟠桃、葡萄、蓝莓等研究所共承担市、区质监局的标准制定、标准化示范等10个项目,其中6项为主持项目、4项为参与项目,获得项目资助金额116.23万元。截至目前,制修订“南汇水蜜桃”“金山蟠桃”“葡萄果品等级”等标准,制定“蓝莓栽培技术规程”“仓桥水晶梨质量”等标准,承担水蜜桃标准化、火龙果栽培、蟠桃种植技术、蓝莓种植等市级标准化示范项目。

同时,柑桔、梨、蟠桃、火龙果等研究所承担了农业部水果标准园、市农委蔬菜(经济果林)标准园等创建项目共7项,获得项目资助金额315.5万元。其中,农业部标准园创建项目中有1项为主持项目、2项为参与项目,市农委的标准园创建项目中主持和参与项目各2项。

2.3 科研项目

据不完全统计,各研究所主持或参与承担的科研项目共有36项,涉及资金额度1 036.2万元。其中,市科委项目5项,获资助金额140万元;市农委项目15项,获资助金额578万元;市绿化局项目4项,获资助金额40万元;市科协项目1项,获资助金额33.7万元;农业部、科技部项目3项,获资助金额139.5万元;区科委项目8项,获资助金额105万元。这些科研项目大多以实用技术研究为主,涉及果树花果管理、肥料、栽培技术、果品质量、设施栽培技术、省力省工模式、病虫害防治技术、品种引进筛选、配套技术研究、技术推广应用等,主要是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为果农提供前瞻性技术成果。

2.4 建设项目

各研究所承担或帮助依托单位争取到的建设项目共有11项,涉及资金额度4 341万元。其中,市农委的都市农业项目3项,获得资助金额675万元;市农委的区域特色项目6项,获得资助金额3 258万元;市农委的专项扶持项目1项,获得资助金额388万元;青年人才计划项目1项,获得资助金额20万元。

3 存在问题

3.1 资金不足,工作人员队伍不够稳定

各研究所均属于民办非企业单位,没有持续、正规渠道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依托单位帮助解决人员工资、运作经费等;同时,各研究所还要通过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争取科研项目立项、提供服务等来补充经费不足。因此,有一半以上的研究所,从所长到技术员,都身兼企业或事业单位的管理或业务工作,有的甚至只是兼职干研究所工作,造成工作人员队伍不稳定。此外,如果所长退休或工作调动,或者依托单位的领导变动,对研究所不再支持或减少支持,技术人员也会随之流失,从而严重影响研究所工作的正常开展。

3.2 科研能力和科技超前意识不够

作为民办非企业单位,各研究所大多以实用技术的研究和推广为主要工作内容,研究所的科研工作以参与市级科研院校及推广部门的科研项目为主,一般都是参与其中一部分内容的试验观察和技术研究,科研经费较少;同时,限于人员数量和素质,部分研究所的科研能力还不能与市级研究所的规格相匹配,研究方法、研究内容、试验设计等方面也不够科学,对学科前沿技术的敏感度不高(除个别研究所外,大部分研究所均没有专利、发明或科技类奖项);此外,仅有少数研究所开展专业杂交育种,其他研究所均没有人员或能力开展果树育种工作。

3.3 受地域局限大,技术覆盖面不广

各研究所在成立之时,均以当地特色果树为依托,如依托马陆葡萄成立了上海市葡萄研究所,依托南汇水蜜桃成立了上海市桃研究所等,研究所的所长和技术人员也均是由当地特色果树的企业负责人和技术员担任,除了开展研究所本身的研究工作外,他们还要兼顾自己企业的生产管理和销售等工作,因精力有限,对本区域以外的果农和企业基本上不能给予有效的技术服务,故而技术覆盖面不够广,研究所的社会公益效能也不突出。

4 发展建议

4.1 练好内功,多方争取

为了保持本市市级果树研究所的稳定发展,建议各研究所对内要练好内功,稳定工作人员队伍,提高科研水平,建立果树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使研究所成为提升依托单位技术含金量的重要核心;对外要积极拓展,通过争取稳定的科研立项和建设项目、提供技术咨询服务等,筹集更多的资金,充分发挥民间果树研究所的社会公益职能,扩大技术推广力度。

4.2 积极扶持,保障运行

市级果树研究所经过多年运行,已经取得较大成绩,成为了本市果树产业技术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升本市果树生产水平、品牌意识做出了重要贡献。为鼓励民间研究所更好地发挥其公益职能、稳定其发展,建议本市有关职能部门要多关心和扶持民间果树研究所,保证一定数量的运行费用,以稳定工作人员队伍,开展品种引种、选育和管理等基础性工作,发挥研究所的社会公共职能;同时,在科研项目立项或建设性项目方面,向民间果树研究所给予倾斜,或以委托的形式把一些品种选育、实用技术研究等项目下达给民间果树研究所;此外,在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方面,以购买服务的方式交给民间果树研究所,以更好地发挥研究所的人才优势。

猜你喜欢

火龙果市级蓝莓
宝应县泾河镇创成市级“侨之家”
蓝莓建园技术
红心火龙果不神奇
邱婕 火龙果带火创业路
做一名幸福的教师——记张掖市级模范班主任谈军花
县域经济发展市级统筹篇
蓝莓采后立即追肥 谨防黄刺蛾介壳虫
西海岸的蓝莓名片
甜甜的蓝莓果
火龙果里有黑芝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