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交往障碍问题学生的心理辅导
2019-05-10郑榕
郑榕
摘 要:对心理辅导的一个案例进行了分析,一名三年级男童有交往障碍,常无故“骚扰”别人。通过认知理论分析其个性心理,针对性介入疏导,借助活动引导该同学认识问题,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使该生克服了人际交往障碍。
关键词:心理辅导;交往障碍;环境
当今社会、学校、家庭十分重视儿童的学习能力、 学习成绩,但却可能忽视了儿童心理的发展,导致部分儿童出现心理障碍,而教育者往往从道德层面加以分析,忽视了心理原因。分析问题儿童的心理特点,探究问题形成的原因,并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至关重要。儿童心理研究学者布鲁纳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是在文化、学习、社会、经济等条件和特定的教育环境下逐步形成的,这强调了环境对儿童心理形成的影响。而皮亚杰则强调儿童本身对环境的能动作用。良好的介入疏导要充分认识到环境和个体的相互作用,形成人际环境和个体的良性互动。本文将介绍一个成功的心理介导案例。
【案例背景】
某某,男,9岁,我校三年级同学。该同学习惯性地“骚扰”别人,故意用脚绊倒别人、扔掉同学的学习用品,捶打别人等。如有同学向老师或者家长告状,该生便会变本加厉地“骚扰”他。班上有八个孩子被“骚扰”过,而且都忍受很长时间,个别同学实在不堪其扰才将整件事情告诉父母,从而暴露。这样的情况不管对于该同学还是对于全班来说都非常不利,如果不及时介入处理,班级跟该生个体之间会形成恶性循环。
【原因分析】
该同学不善于表达情感,有时认为“骚扰”别人并不是对他人有敌意,甚至认为打打闹闹是比较亲近的行为。遇到纠纷或压力时,又通过恶作剧的方式来减压,这属于儿童交往障碍的一种。
【介导活动】
为了帮助该同学尽早改正自己的问题,也让其他学生可以在和谐的集体氛围中健康生活,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一次主题教育活动。本次活动主要围绕该同学和班级其他孩子之间的误解展开,邀请了他的父母还有学校的专职心理辅导老师一同参与,希望能够和孩子一起直面问题。活动分为五个环节,层层相扣。
一、讲故事
首先请被騷扰的孩子以故事形式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倾诉和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接着,通过角色扮演,选出几个孩子扮演故事中的该同学或者是该同学的好朋友,身临其境地站在该生的立场上帮他说话,为他的这些做法找一找恰当的理由,通过这样的句式:或许他是因为……才这样做的,让该同学感受到自己也是被认同的,自己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也有很多好朋友围绕在自己身边,能够理解自己。
二、想办法
1.请该同学结合刚才听到的几个故事逐一说一说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重点在于说出行为背后的原因。
2.引导全班同学帮该同学出主意,设想一下:如果是你遇到了这样的事情,你会怎么做呢?通过同学的发言,更为直观地指导该同学如何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可以用哪些方法来替代对别人的骚扰,进而指导其与人相处的正确方法。
三、请原谅
1.致歉意,请该生和他的爸爸妈妈一起向被“骚扰”的同学表达歉意,并请该生结合其他同学对他的帮助和建议谈自己今后的努力方向,打造一个全新的自我,争取大家的谅解,重新和大家交朋友。
2.握手言和,请刚刚讲故事的几个孩子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特别是听了该生的心里话之后,也反思一下自己对于该生认知上的误解,和该生握手言和。
四、改错误
1.不喜欢。每个小朋友发一张白纸,请大家写一写自己对该生同学有哪些不满意的地方,如果没有可以直接交还白纸。写完后,让孩子们把自己对该同学的不满逐条读给他听。
2.我改正。该同学听完大家的发言后,针对别的同学对自己不满意的地方一一回应,表示以后不再做这些让大家不高兴的事情了。
3.信任你。全班同学对该同学的保证表示信任,大家把自己写有对该生不满的纸片揉成团,扔在地上,相信该生一定会改正这些行为习惯。该生也感谢大家的信任,用笤帚把地面的纸团清理干净,与此同时,父母也陪着儿子一起把教室里的纸团都捡起来,同学们也主动帮助他们一起把教室打扫干净!
五、好朋友
1.在今天活动中,该生和受“骚扰”的几个孩子一起敞开心扉,说出了各自的心里话,也化解了一些误会。同时,通过大家的交流和帮助,该生也认识到了自己认识上和行为上的问题,也学会了很多与人相处的正确方式。从今天开始,全班会看到一个全新的同学,大家也都还是好朋友。
2.赠送小卡片,每个孩子发一张白纸,在纸上画出该生的头像或者其他自己喜欢的图案,涂上鲜艳的颜色,写上一句祝福的话送给他,重新和他交朋友,大家还是好朋友!
【后续】
活动结束后,心理辅导老师跟家长进行交流,并对其进行持续心理辅导,同时鼓励全班同学主动关心该同学。一周以后,该生专门送给同学们每人一罐向日葵种植小罐头,希望孩子们能够在心里种一颗小小的太阳。
【案例总结】
本次干预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同学们切实感受到了该同学的作为并非恶意,而是不会与人相处不会化解矛盾带来的连锁问题,同学们都能理解并愿意帮助他。本次介入充分认识到了环境和个体的相互作用,形成了该班集体人际微环境和该生个体的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徐延宇.布鲁纳:儿童要善于发现学习[J].教育家,2016(2):12-13.
[2]段玉香.皮亚杰、维果茨基与布鲁纳的儿童教育思想比较[J].社会心理科学,2005(z1):43-45.
编辑 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