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视以人为本,构建高效小学数学课堂

2019-05-10姜永凤

新课程·小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小学数学教学以人为本

姜永凤

摘 要: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进一步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在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知识创新能力,并不做学生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者,而是做学习道路上的引路人,与学生共同学习与成长。基于此背景下简要分析如何重视以人为本,构建高效小學数学课堂,并提出具体的教学策略,希望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认知,切实增强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小学数学教学;以人为本;学习兴趣;高效课堂

新课程中的核心观念是一切为了学生发展这一观念,从本质上打破了传统,以学科、教师和教材为中心的教学观念,所以教师应当重视学生的多元化发展,正确认识学生是动态发展中的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培育,切记不要一味传授知识,应当真正将课堂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实现学生的自主化学习。本文从以下几方面探究如何重视以人为本构建高校小学数学课堂的具体策略:

一、有效应用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由于小学数学学科较为抽象枯燥,数学内容更是显得抽象乏味,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发展尚未完善,思想简单。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并未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会严重影响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久而久之学生会产生厌恶心理,对数学学科不再抱有任何兴趣。正如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中心,有效选用情境教学模式,进一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将学生带入栩栩如生的教学情境中,能够将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形象具体,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例如学习“千克和克”这节知识点时,这一概念在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但是学生却并不具备理解这一知识的条件,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存在的数学知识,例如可以用斤两生活化概念进行有效转化,例如一千克等于2斤,一千克等于500克,一两等于50克,将抽象枯燥的概念与学生的理解情境有效结合,有助于进一步缩短学生的认知距离,过程中教师应当进行科学合理的转化,否则会使学生理解混淆,难以分清等价关系,所以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生活化情境进行有效解释,可以应用苹果、鸡蛋或者是汽车、粉笔等物体的重量展开转化,使学生对重量计量单位有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在栩栩如生的教学情境下,真正掌握数学学习技巧。

二、开展趣味化游戏教学,开拓学生创新思维

数学学科有众多的练习题,但是小学阶段学生对于枯燥的练习题极为厌烦,但是数学练习在数学教学中却起着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练习能够帮助学生获取知识,开拓思维,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教师可以将数学知识与游戏有效融合,开展游戏化教学,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数学乘除法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学生排队的方式进行举例,学生排成方阵时,学生理解到乘除法的有效应用。例如学习“有余数的除法”这节知识点,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提问:“同学们,8÷2=4是什么意思?”有的学生说:“将八个梨分给四个小朋友,每个朋友分到两个梨。”也有的学生说:“将八个香蕉分给四人一组,可以分两组。”……学生的回答各有特色,教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学生在有效理解数学知识的同时提高数学学习兴趣,开拓创新思维。在趣味游戏教学过程中,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想象力勇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创新意识,进一步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和质量。

三、开展小组合作教学,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当有效结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真正将课堂主动权交还给学生,重视学生的多元化发展。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构建高效数学课堂,教师可以选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展开课堂教学,由于数学知识有独特的魅力,对部分知识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则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探究,通过小组合作与探讨,使学生了解到数学学习的兴趣以及其与生活的关联性。在此过程中,教师通过有效的引导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四、有效应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动力

当前我国信息技术在进一步更新与发展,多媒体教学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过程中,在教学时教师可以有效运用多媒体讲解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使其变得形象生动起来,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也会积极踊跃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探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及新课程标准要求,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在此过程中以讲授为主,通过多媒体进行辅助,有助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与效率,也能够加强学生互动交谈,使学生受到多重感官刺激,进一步提高学习能动性。

综上所述,我们能够看出基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以人为本的时代下,教师必须要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观念,从学生角度分析看待问题,走下讲台与学生共同学习与发展,才能够有效推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徐国明.浅谈如何实施以人为本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7).

[2]张莹莹,朱丽,吴晓璐.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以人为本教学课堂的构建方法[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6(9).

[3]陈秉伟.关于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探究[J].学周刊,2015(12):175.

[4]吴婉珠.小学数学课堂中实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方法[J].西部素质教育,2015(12):91-92.

编辑 高 琼

猜你喜欢

新课程标准小学数学教学以人为本
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分析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思维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