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的探索
2019-05-10王平
王平
摘 要:众所周知,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开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也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就当前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情况来看,大部分教师仍在传统教学理念的驱使下,利用说写的方式引导学生识记汉字,如此方式不仅无法使学生积累丰富的汉字知识,甚至会削弱学生的汉字学习兴趣。基于此,尝试利用情境教学组织识字教学活动。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情境教学;教学方法
纵观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有关内容,其明确指出,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立足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将学生熟悉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的教学素材,引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采取多样化的方法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使学生在情境参与中积累有价值的汉字。那么,我们要如何创设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情境呢?
一、创设故事情境,在故事中识字
创设故事情境是指教师在组织识字教学活动的时候,立足所要讲授的汉字内容,创设一些符合学生兴趣爱好和身心发展实际的故事情境,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故事倾听中自然而然地实现汉字的识记和汉字知识的理解。以“灭”字教学为例,我在教学活动开展中,立足该字的特点,为学生创设了这样的故事情境:小猴子和小狗是一对好朋友。有一天小猴子邀请小狗到他家做客。小猴子看到好朋友来了,很高兴,放下手中的铲子去开门。在匆忙之中,小猴子忘记关火了,锅里的油起火了。小猴子吓了一跳,赶紧往锅里倒水,没成想火势越来越大。此时,小狗将火关掉,并将锅盖盖在锅上,火势一下子就被控制住了。小猴子看到之后发出这样的感叹:“原来在锅上盖上盖子可以将火扑灭呀。”在这样的小故事中,学生不仅可以知道在“火”上加一横就是“灭”,还知道了灭的含义。与此同时,在故事听讲过程中,学生对为什么水不能灭火而锅盖可以灭火产生探究兴趣。在课后我将其原理讲述给学生,如此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也为其防火意识的养成打下坚实的基礎。
二、创设生活情境,在体验中识字
创设生活情境是指在识字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立足教学内容,引入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或背景,以此在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的基础上,使其在情境体验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识记。以《在家里》的内容教学为例,我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之初将课前布置好的拍摄家庭照片展示出来。然后让学生自主介绍一下自己的家。一名学生根据照片做了这样的介绍:“这就是我的家,这个看起来软软的沙发是我的最爱。那个墨绿色的茶几是我妈妈最喜欢的。在晚上我们一家人常常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电视上的那个钟表是爸爸的朋友送的。”在该学生介绍之后,我立足其中涉及到的家具,引导学生学习“茶几、沙发、电视”等词汇。在这样的实物与词汇的结合下,学生不仅可以在一一对应中加深对这些词汇的理解,还会对词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意识到语文与生活的关系,为其在生活中运用所学语文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创设游戏情境,在玩中识字
游戏情境是指在组织识字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立足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性格爱好等,有意识地将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与识字教学结合起来,在玩中引导学生潜移默化地掌握汉字,并对汉字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以“找朋友”为例,在汉字教学活动开展中,我会立足近期学生所学习的汉字知识,引导其各自拿出来两张纸,将不同的偏旁和独体字分别写到这两张纸上。然后将这些写有偏旁和独体字的纸条分别放到两个不透明的箱子里,以小组为形式进行“找朋友”活动。在该游戏活动开展中,每一组任意抽取两张纸条,对其进行拼读,如将“日”和“月”拼在一起构成“明”,将“甲”和“鸟”拼在一起构成“鸭”,最后看哪一组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拼出的汉字最多,则为获胜方,给予奖励。这样的游戏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游戏中检验所学,还可以在找规律中对偏旁归类、结构归类等产生感性的认知,为其后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创设字谜情境,在编字谜中识字
创设字谜情境是指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立足所讲授的汉字,以字谜形式,帮助学生在编字谜、解字谜的过程中,灵活地识记汉字。以“坐”该字教学为例,我立足其结构特点,为学生编写了这样一个字谜:一个人,两个人,排排坐在泥土上。在该字谜的驱使下,学生会不自觉地在大脑中构建这样的画面,并拿起笔来书写,将两个人放到土上,自主地探究出这个汉字的结构。如此方式,学生不仅可以快速地识记“坐”字的字形、字音等,还有利于其发散思维的发展。
总之,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立足汉字教学的特点,借助多样化的方式,诸如创设故事情境、创设生活情境、创设游戏情境等丰富识字教学活动,利用情境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使学生在情境体验过程中加深对汉字的理解与认知,为其打牢语文学习基础。
参考文献:
[1]范红英.论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的探索[J].才智,2017(29):46.
[2]郑洁.关于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的探索[J].好家长,2017(29):44.
编辑 刘瑞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