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利用有效设问引发学生深入思考

2019-05-10王红云

新课程·小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设问策略分析小学数学

王红云

摘 要:随着我国教学模式的创新以及改革,目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全面发展渐渐受到了广大小学数学教师的关注。其中,在实际的教学中利用有效设问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是教师所面对的主要问题之一。因为有效的设问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继而能使教师更加有针对性地去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此外,有效的设问还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和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这对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大有裨益。主要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设问策略进行分析,希望能给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同行带来一些借鉴,以推动小学数学教学的进步。

关键词:小学数学;设问;深入思考;策略分析

一、基于教学内容进行有效设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效设问不能活跃课堂氛围、丰富教学内容,还能及时、有效地对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进行掌握,从而能在后续,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见的各种问题、扫清各种知识盲区。不过,教师在设计问题时,绝对不可以盲目,而是要基于具体的教学内容,有重点、有方向地去设计问题,如此一来,才能切实发挥出问题的真正价值。以“圆面积”这部分知识的教学为例,在上课之初,教师不妨先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课程导入:首先,教师通过电子课件,图文并茂地为学生展示一个现代化农田里的自动喷头,该喷头的喷射距离是5米。基于此,教师向学生设问:从画面中你们能看到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喷头旋转一周后的面积是多大?在上述情境以及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不仅能快速进入上课状态,与此同时,还能积极、深入地对圆面积这部分的知识进行思考,这对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大有裨益。

二、基于循序渐进的原则去设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由于年龄的影响,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往往需要依托具体化、形象化的认知方式去学习。诚如上文所述,数学学科是具有一定抽象性的,所以,从这一角度去看,数学这门课程本身与小学生的认知方式是存在矛盾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小学生数学成绩的不理想。对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基于循序渐进的原则去设问是非常有必要的。具体而言,教师在设问时,必须充分考虑问题的难易程度,然后按照由易到难的次序,逐步将学生的思维引入到较深的层次。还以“圆面积”这部分知识的教学为例,当学生初步了解了圆面积以后,教师可依次为学生设计这样几个问题:(1)圆面积具体指什么?(2)圆面积要如何测量?(3)圆面积公式怎么推导?(4)哪些因素会影响圆面积?等等。这种循序渐进的设问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的畏难情绪,与此同时,还能渐渐深化学生的思考,帮助学生切实实现对相应知识的掌握。

三、基于学生特点进行有效设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教师在进行设问时,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众所周知,小学的数学知识虽然比较简单,但终归具有一定抽象性,所以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会时常遇到一些困难。对此,教师应当采用多样化的方式进行设问,以便能不断地去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继而帮助其渐渐养成积极进行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不同的,基于此,其学习效率也会有较大的差别。所以,在设问时,教师一定要注意对问题的难度进行把控,充分考虑所有学生的理解能力与数学基础,按照学生的学习实况,有针对性地、及时地对问题的内容以及侧重点进行调整,借此从多种角度、不同层次去引导学生思考,继而促使其实现对所思考内容的切实掌握。如,在对“圆面积”这部分知识进行复习时,教师可先让学困生回答问题,具体内容是圆面积的概念以及圆面积公式;学困生回答完毕后,教师再让尖子生叙述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这样做既有利于检查学困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尖子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与此同时,还能使学困生通过倾听尖子生的叙述,深化对相应知识的理解与认知。

此外,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教师必须及时予以学生评价,评价的内容应当具有激励性和建议性,不能一味地以对或错去点评学生的回答,换言之,学生答错了,教师必须要让学生知道自己究竟错在了哪里,这样才能促使学生更进一步地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以及相应的知识内容进行思考,从而及时、有效地实现对相应知识的掌握。最后,在设问时,教师必须要重点放在学生的思考过程上,如此,方能切实发挥出相应问题的价值,增强学生对相应题目的印象,推动学生深入思考。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利用设问引导学生学习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常言道:学贵有疑。问题不仅是数学教学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保证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对设问这一环节予以重视,基于此,加强对设问进行研究,不断与其他教师针对设问进行教研,以便能切实有效地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出设问的功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实现对相应知识的切实理解与掌握。

参考文献:

[1]赵建云.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35):128.

[2]孙蓓.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课堂提问设计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4(21):254.

編辑 刘瑞彬

猜你喜欢

设问策略分析小学数学
历史课堂的双翼:设问和史料
完善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的策略分析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文本细读
“支架式”设问,点燃思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