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工作爱先行
2019-05-10张赛丹
张赛丹
摘 要:选择正确的德育模式,是德育目标、德育内容成功实践的重要保证。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德育新模式,需要在稳定德育基本力量的基础上,动员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学校各部门形成合力。就德育导师如何成为学生思想上的引导者、学生学习上的辅导者、学生生活上的指导者和学生心理上的疏导者,谈谈亲身感受和内心反思。
关键词:德育导师;全员参与;德育实践;全方位育人
初次接触德育导师工作,让我有更多的时间,更好的视角去接触“个性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世界——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作为一名德育导师,能够帮助学生在全面健康的状态下快乐地成长,使得他们更好地提高能力和水平,是我们最大的心愿。本学期我是本校三年(1)班的德育导师,并与该班的周×、陈×同学结对开展辅导工作。在这个学期中我始终按照《德育导师职责》的要求去做,积极参加班级管理,配合班主任做好班内的各项工作,使三年(1)班在各项活动中获得了较优异的成绩。一学期来,我本着认真、严谨的态度完成本学期的德育导师工作,在思想上,耐心地引导她们。在学习上,精心地辅导她们;在生活上,细心地指导她们;在心理上,小心地疏导她们。
一、当学生的一盏明灯,指明理想正确航向——做学生思想上的引导者
理想决定态度,从而影响处事的方式,并影响学生和导师的热情及创造力。理想教育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基本内容,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要提高学生对理想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明确理想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点外,还有一个是引导学生如何正确定位自己的奋斗理想。作为导师,我常和她们的父母通话,从中也获取了不少有效信息,大大提高了教育实效性。作为导师的我很耐心地转告父母孩子在校的相关情况,我们之间进行了必要的沟通与交流,引导孩子更好地成长。我也提出希望她们的父母能和孩子多交流,很多家里的事情也有必要让孩子知道,让她们体会到父母的辛苦。这样,她们的生活阅历才能深刻点,肩上才会有重担的感觉。通过一系列方式加强师生交流和家校间的沟通,当好学生前进路上的明灯,做好学生思想误区上的引导,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指明正确的航向。
二、做学生的一台动车,增强学业进步动力——做学生学习上的辅导者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孩子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成绩有很大的影响,与孩子的成才直接相关。好的学习习惯包括:不长时间看电视、玩电脑游戏,不需要父母的督促、陪伴能自觉完成学习任务,学习专心认真,经常进行广泛的阅读,知道珍惜时间,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等。学生的进步是螺旋式上升的,在辅导的过程中,我发现她们两位很有进取心。她们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在学业上有所成就。作为导师的我抓住相关契机,与她们促膝谈心。提醒她们现在把握好时机,使学习成绩稳步提高,就一定能如己所愿实现理想。接着我又帮助她们制订相应的学习计划,合理分配各科学习时间,专时专用,规定每天必须完成的学习任务。不久,她们上课也能认真听了,作业也基本能完成了,学习劲头也在慢慢上升了,学习成绩渐渐提高了,在期中考试和期末测评中都取得了明显进步。
三、当孩子的一双慧眼,识别行为真善丑恶——做学生生活上的指导者
作为德育导师,我们一定要教育学生学会辨别真善美,识别假丑恶。作为德育导师,更应注重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发挥同伴力量,动员家长和任课教师的集体智慧,共同帮助辅导制定合适的目标。相互约定目标订得小一点,实一点,是能够达到的,做到了再给她们订更高的目标。有意识地安排几位品学兼优的同学,与她们交往,同时在交往活动中善意地指出她们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希望其通过努力加以改正。让师生、生生、家校三股力量齐动,扫除成长道路上的不利障碍,及时督促她们的学习、生活、工作、行为习惯,发现点滴优点进步,借机及时指出,让她们体会成功的乐趣。
四、做学生的一剂妙药,塑造心灵美好家园——做学生心理上的疏导者
从某种意义上说,真正的教育是从心与心的对话开始的,而心与心的对话又是从真诚地倾听开始的。所以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德育导师,就必须要有倾听的意识和习惯,要给学生充足的表达时间,会用热情和耐心倾听学生的诉说。在学生诉说的过程中,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探究学生的心灵世界,进而寻求与学生有效沟通的渠道和对策。作为学生的德育导师,要寻找各种机会去倾听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和各种牢骚烦恼,在心灵上给她们十分丰厚的精神馈赠,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治愈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创伤,帮助学生营造良好的心灵家园。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德育工作是大事,但它是从细节做起的,只要我们带着爱心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学生的心门一定会被你打开的。持之以恒,是成功的钥匙,只要用爱心来擦亮它,教育一定会结出硕果。
参考文献:
[1]孔锴.当代教育新理念[M].北京出版社,2005.
[2]屠大华.现代班级教育与管理[M].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
[3]張万祥.新课标德育资料库[M].宁波出版社,2004. 编辑 刘瑞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