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生活情境构建师生积极互动数学课堂
2019-05-10卓巧灵
卓巧灵
摘 要: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经明确提出要促使学科教学实现知行结合,以生活化教学资源培养与提升学生的学科知识迁移能力。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也应主动构建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利用生活经验探究数学知识,为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做好准备。从以现实资源创设生活情境、以动手实践创设生活情境、以信息技术创设生活情境三个角度分析小学数学教师应如何通过科学有效的生活情境优化师生互动,逐步提升小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情境;创设手段
受到我国国情的客观影响,一部分小学数学教师一直都以优化学生的考试成绩为根本,错误地将理论知识作为小学数学学科的全部教学内容,以灌输教育作为提高课堂知识容量的基本手段,导致小学生逐渐养成了惯于接受、不懂探索的惰性思维。长此以往,小学数学便会成为培养“考试机器”的平台,违背了我国在义务教育基础阶段开设数学课程的基本初衷。为了转变这种被动不利的教学局面,新课改提出了生活化教育改革,而本文所研究的生活情境则是实施生活化教学改革的基本切入点,能够有效地综合数学学科与现实生活的内在关联,促使小学生在数学教育中提升自己的数学能力,建构师生积极互动的数学课堂。
一、以现实资源创设生活情境
创设生活情境的基本方式就是要充分使用现实资源来引出数学问题,让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感受学好数学的现实价值。客观来讲,数学知识本就是从人们现实生活中发展起来的基本学科,有丰厚的生活问题,且生活各处都使用了数学知识。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善于发现,懂得及时挖掘生活中的数学资源,以现实资源达到构建生活情境的教学目的。
就如在“捐书活动”一课教学中,我让本班学生以真实的捐书活动来学习连加知识,使其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下进行连加估算。为此,学生需提前准备一些需要捐赠的书籍,如学科書、故事书、绘本书、百科全书等,认真登记捐书表格,记录书籍名称与数量。然后,按照学生登记表格展开连加教学,即让学生分门别类地汇总各类主题书籍的数量,通过一定的加法计算总结本轮捐书总量。待学生完成连加计算之后,鼓励学生踊跃地解释自己的算法,解释自己选择这种算法的理由,由此深化连加计算教学,提升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且有效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
二、以动手实践创设生活情境
动手实践活动本身就是让学生利用数学知识展开数学操作的一种教学行为,能够直接将小学生引入生活化数学情境之中,促使学生自主发生知识迁移行为。因此,以动手实践操作行为创设生活情境十分重要,对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大有裨益。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解放学生的双手,鼓励学生亲自动手,勇敢操作,利用自己的操作感受理解数学知识。
就如在“长方形的面积”一课教学中,我要求学生以6人一组自主剪裁长方形模型,在小组内对比各个长方形的面积大小,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相关图形,以便让学生在数学学习实践中了解面积的大小知识,丰富自己对“面积”这一数学概念的认识与理解。在小组动手操作过程中,大多数学生都能以“比一比”“叠一叠”等方式正确排列长方形图形,还有一部分学生会直接利用方格纸对比各个长方形的面积,指出同等大小的小方格数量可以代表长方形的面积大小。由此,学生便能在同伴的启发下发展自觉的空间想象能力,形成积极的互动交流。
三、以信息技术创设生活情境
说到创设生活教学情境,我想大多数教师都会想到现代信息技术。这是因为现代信息技术包含海量资源,还能灵活处理声音、视频、图画、文字等多种资料,以更加生动、形象、直观的方式达到创设生活情境的目的。由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主动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生活情境,不断优化生活情境的组织方式、内容与呈现效果,为让小学生形成更加强烈的视觉刺激做好准备,促使学生进入深度思维状态。
就如在“国土面积”一课教学中,我便以现代信息技术播放了关于展示我国国土面积的纪录片,借助视频的航拍技术与传感技术帮助学生清楚地认识我国国土面积的大小。但是,学生并没有明确的面积概念,且出行经历较少,为了让学生产生更为直观的认识,我以中国地图与本地地图作为对比,展示了本地在整个中国国土地域中所占有的比重,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让学生对外界社会有了更加强烈的探究欲。由此,小学生便能更好地认识更大的数,且能在不同情境中意识到大数的内在含义,形成积极的互动氛围。
总而言之,创设生活情境对小学数学实现有效教学十分重要。我们应该认真思考学生的学习需求,分析学生的求知特点,以生活情境呈现数学知识,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展开发现行为,促使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活动中逐步提升自己的数学探究能力,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积极互动中全面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张明珠.以生活情境为支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J].课程教育研究,2018(51):252-253.
[2]郭春波.关于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8(29):109,111.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