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探究成为一种习惯
2019-05-10叶云
叶云
摘 要:大量的課堂教学调研和教学质量检测反馈分析的信息表明:高段孩子缺乏主动学习以及探究问题的能力,教师对其理论探讨和实践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困惑。针对目前上课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基于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探讨在新课标新教材下,从教学课堂的实施以及探究教学的情境创设等方面进行初步探索,希望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并使课堂充满活力。
关键词:教学模式;熔铸情境;激活思考;探究式教学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探究式学习是当前课程教学理论界和课程改革实践共同关注的核心问题,也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而具体的目标。教学常态课中,大部分教师按着课堂的基本模式:复习—导入—新授—巩固—作业。长此以往,学生对问题的探索渐渐没了兴趣,往往只等着教师的知识结论。小组合作的形式,在常态课中较少出现,孩子因为新鲜,因此较于常态课,孩子更喜欢这样的形式。部分高段教师过分依赖课件,没有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结果形成课件牵着教师走,教师牵着学生走的现象,扼杀了学生自主探索的主动性。此类“伪探究”的教学模式不仅不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还可能触发教师的职业倦怠,原本活跃生机的课堂变得比较沉闷,从而影响了学生对学习数学的态度,导致学生厌学,特别是高段的孩子,长期处于机械的计算中,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寻找一种适合小学高段的探究教学已迫在眉睫。
二、探索与实践
(一)熔铸情境“实”“小”且“新”
课堂里究竟在发生着怎样的故事?如果说创新是课堂教学追寻的一种境界,那么学生生命的自由发展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然而,又有一个问题摆在桌面上,教师应如何选择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情境?一个好的情境就像一个好的问题,它既是条件,也是开始。新课程非常重视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同时很多教师在慢慢地尝试甚至创新“情境体验教学”,不管如何改进和创新,这种教学应该为其“内容”服务。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课程内容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还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
1.以教学内容为依托的具体情境
具体运算阶段(7~12岁)的儿童,虽然在推理、问题解决和逻辑方面已经超过了前运算阶段(2~7岁)的儿童,但其思维还具有局限性,抽象的语言推理还不能进行,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因此小学高段的孩子应选取学生经常体验的较为具体的情境。
2.以客观事实为依托的“小”目标情境
在探究式学习中,创设一种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这节课有哪些知识点要求学生探究,教师认真钻研教材以及依据学情定“小目标”。例如六年级上册的“确定起跑线”教学目标:通过该活动让学生了解田径场跑道的结构,学会确定起跑线的方法。这样目标“小”,让学生自己探究的时间就较为充裕,因此在设计上教师予以讲明。实践证明,对于小学高段的孩子一节课的目标点宜“小”。
3.以学生为依托的“参与体验”情境
如果让学生参与进来玩游戏,那确实是非常妙的情境。体验情境是非常能调动学生积极性、能使学生主动思考的一种情境。这种情境能使学生自己在参与中思考,并验证自己的猜测。
(二)激活“思”潜能,互动学习
一个日常勤于思维的人,更易于进入创造性思维的状态,更易激活潜意识,从而产生灵感。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学会数学的思考。而思考形成的知识会促进另一种知识的形成,这种促进是良性的促进,一个会思考的孩子,他的头脑不是一个小容器,而是一颗生长树,教师只要给予一定的养分,他会生长得很好。反之,一味地灌输知识,孩子这棵树苗还是难以发芽。
1.让提问成为思考的触发点
好的问题远比问题的答案更有力量,好的问题会重新架构和定义问题,能够挑战你的思维。它们会给我们的假设泼上一盆冷水,逼迫我们跳出传统的思维模式,并激励我们去学习和发现更多的东西。在数学的课堂中,可以说提问题是避免不了的,在某种程度上说,提问是数学课堂上学生知识内化非常重要的环节。其实我们都知道,在数学的教学当中,不仅仅是单纯地教授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开拓以及发散他们的思维,让他们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并且能在实际的问题中举一反三。
2.让信息技术成为思考的辅助器
在新课程的理念下,信息技术已成为教学的重要工具。它可将有限变成无限,并能开拓学生的思维。对于巨大有限的数,交给谁来应付?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借助信息技术,可以给数学的课堂带来新的思维。
(三)渗透好习惯,助学生“反思”
教学应侧重引导学生自己去“反思”。教师在每节课教学之后,要侧重反思自己本堂课哪些点做得不好,应如何改进。对于数理性极强的数学学科,老师不怕学生犯错误,而怕学生老是犯相同的错误。那如何引导学生自己去反思呢?要树立学生及时订正错误的好习惯,及时订正错误是反馈自己对所学知识能否巩固的活动,而这个活动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自觉订正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要渗透这些好习惯,并把这样的好习惯放大。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拓展知识的能力,还可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一些不足,促使他们学习更多的知识,进而才能解决更多的问题。
三、结束语
新课标理念下的探究式学习,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学习的效果也大大增强,对于后进生也能在积极探索的氛围里有所提升。这样的模式下,学生经历:主动思考—口语表述—生成知识—内化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刺激孩子的思维,借助小组或者同桌的力量,再辅以信息技术,这都会成为教学发展的提升点,也必会促进整个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