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童趣教学法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

2019-05-10吴佳文

新课程·小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课堂教学有效性法治教育道德与法治

吴佳文

摘 要:小学开设道德与法治的课程力求在教学中提升小学生道德意识和法治思维。在课程开设中,要充分体现小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契合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性格特点、思维模式、接受程度等。小学生在该成长阶段最大的特点就是“童趣”,因此,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引入童趣教学,激发孩子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实现寓教于乐、情理交融,将在很大程度上提升道德与法治的课程授课效果。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法治教育;德育

小学阶段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程目的是更加贴近儿童生活成长,围绕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国家、世界六大生活领域展开。为了更好地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笔者总结道德与法治教学经验,把童趣引入这门课程的教学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重视儿童参与道德与法治的实践活动

在儿童课程教学中回归童趣是重要的核心教学理念,也是儿童教育阶段德育理论与实践探索的重要经验成果,同时也是确保这门课程开设好的重要方式。例如在课程中涉及“校园生活真美好”内容时,组织学生参观整个学校的全貌,从学校规划室了解学校的整个全貌,并对学校的发展进程进行详细了解,增强学生对学校的热爱,并带领学生参观学校特色的活动场馆,例如乒乓球室、音乐教师、图书室等。在整个参观过程中,教师全程带队,并全方位与学生交流互动,及时耐心地解答学生的所有疑问。通过此次活动增强了学生对学校的热爱,并以实际活动将课程的知识外延到课外,增强学生对这门课的喜爱度。因此在课程教案设置中,要结合实际,把书本的理论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提升课程教学效果。

二、采取寓教于乐、情理交融的教学方式

道德与法治课程目的导向性强,旨在提升学生意识,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规则观念和法治思维。小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对事物和知识的接收程度不同。在整个小学教育尤其是小学低年级阶段要契合学生的特点,采取寓教于乐、情理交融的教学理念,并融入教案设置中。比如对低年级小学生讲授“识别交通信号灯”的知识,在这堂课设置过程中,增设情景模拟,根据“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组织学生分角色扮演交警释放红绿灯指令,有学生模拟行人,根据“交警”提示正确地过马路。此外,还在课堂上准备了一些常用的交通标识、交通小常识,来拓展学生对交通知识、交通规则的认识和学习。

三、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果

因材施教是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应遵循的重要原则之一。可以采用编歌谣、画漫画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将书本知识以创新的方式教授和传递给学生。

(1)编歌谣。在课程教案设置时,针对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知识点,根据学生喜欢的童谣进行创意改编,为歌曲赋予新的歌词,而歌词是由课本知识改编的。朗朗上口的歌词、节奏欢快的曲调,加上对歌词内容的深入诠释,使得学生潜移默化地就掌握了相应的知识和内容。(2)漫画。在孩童时代,学生的思维是发散和多样的,并不会按照成年人的思维去洞察这个世界。因此在课程中,要激发学生的思考力和想象力。比如在讲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相关内容时,可以组织学生把自己心目中的美好的生活环境以漫画的形式呈现。通过画漫画,学生争相表达出自己心目中的美好世界:树木成荫、鸟语花香、山清水秀……这也为学生构想美好世界提供了一个富有想象的空间。

四、借助传统优秀文化,培养学生良好德性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从小就要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因为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教学内容与中华优秀的民族文化结合起来,可以提升学生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读、品、悟”能力。比如积极开展《论语》《三字经》《弟子规》等优秀古籍的学习,通过教师的耐心引导,挖掘传统文化所传递出的博大精深的内涵。

五、整合各个学科,提升学生课程体验感

在小学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对整个世界是好奇的,要把握住这个特点,全方位提升学生学习各个学科知识的积极性,并将每一个学科的特点融合到道德与法治的课程学习中。比如数学提升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语文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体育提升学生健康素质,音乐陶冶学生的美好情操等等,要发挥各個学科在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此外,学校要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活动,比如“学雷锋”活动、“环保小卫士”等学与做的活动,推进学生在参与多样的社会实践中,全面提升个人道德和法治素养。

参考文献:

[1]周自兴.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有效融合:写在“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之际[J].江西教育,2016(29).

[2]薛志华.童趣课堂:尊重个体差异的教学[J].新课程(综合版),2013(11):72-73.

[3]田军,张悦,张新颜.以“我”为主,将道德与法治教育融于生活: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分析[J].中小学德育,2017(8).

编辑 高 琼

猜你喜欢

课堂教学有效性法治教育道德与法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研究
以汉语口语竞赛为驱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 从源头上遏制校园暴力
法治思维视角下的艺术管理学科发展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