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的策略研究

2019-05-10陈玉燕

新课程·小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一年级数学教学策略

陈玉燕

摘 要:一年级的孩子,刚从轻松自由的幼儿园来到小学,不但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变,知识要求也有所增加,扮演的角色也改变了,真正成为一名小学生。上了小学,才可以说孩子们开始真正学知识了。上小学之前,孩子们对于数学这个概念是含糊的,在他们的记忆中数学或许就是简单的加减法计算;再加上一年级孩子活泼好动,缺乏自制力,这给老师在课堂教学增加了难度和挑战。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该怎样对这群活泼好动的新生进行数学教学呢?

关键词:一年级;数学教学;策略

一年级学生无法直观理解:数学是什么,数学又与我们的生活有着什么直接联系呢?因此,在给一年级学生上数学课时,我们应注重理论联系生活实际,教学方式应变换多样,语言应生动有趣、通俗易懂,切勿直接给出抽象的概念,而只能通过具体的内容,说明在生活中处处存在数学知识。孩子们通过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才能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一、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我向学生强调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当然,学生不是形式上翻翻书就算预习了,我是有要求的,预习过程中学生要发现问题,并把自己的疑问记下来。第二天上新课前,我就要检查他们的预习工作,我先让学生积极发言,说一说自己昨晚在预习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希望这节课能帮你解答什么问题呢?我将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写在黑板一角,这样我和学生就共同带着这些问题走进新课堂。带着问题去学习不但更加明确本节课的目标,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这项工作坚持下来,的确在教学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让学生成为学习的探究者

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持续不久,仅凭老师一味讲,学生很快就感到无趣枯燥,容易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听课效果差。注意力不能仅通过一种感官集中太久,而要通过多种感官,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摆一摆、比一比、量一量、拼一拼、剪一剪,通过多种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课堂归属感,并让他们体验到动手操作的乐趣,这样学生学习积极性高了,教学效果也能得到顯著的提高。在教学设计中,我通常会根据教学内容,增加丰富的体验活动,让学生更好地发挥他们的探索精神,提升他们的动手能力。

三、让学生成为学习的评价者

在当前教育理念下,提倡评价主体的多元参与,从双边对话到多边互动式,不仅是老师单一评价学生,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评价。在我和孩子们的课堂上,我除了鼓励学生积极举手,大胆发言外,还特别注重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别人回答问题的习惯,学会评价别人回答的能力。我认为在学习中,只会解决问题还不够,还要会评价别人的方法。很多时候,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唯一的,我们需要选择最优最合理的结果作为最终答案。

课堂上,通过学生之间互相评价,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全面发展,认识自己,发现不足,拥有自信。我们教师只有走到学生中间,给予引导和鼓励,为学生构建一方和谐、融洽的真情空间,让他们在数学的王国中自由地遨游,互相学习。

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合作者

作为新课堂的实施者,我们深刻体会到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并且互为补充的。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进行个人竞争,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将个人竞争扩大到小组竞争,多种竞争方式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对维持课堂纪律很有效,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力、竞争力和创造力。

经过一年的实践证明,小组竞争对小学低年级教学的确效果明显。我将全班学生分成6组,在黑板留出一角作为小组评比栏,上课时,不论哪个同学在哪些方面表现好,都在他所在的组上画一面红旗;哪位同学经眼神提醒无效,则擦掉该组一面红旗。当然,也可以根据小组课后表现情况进行评比。人最怕慎独,一个人很难自制,但是在集体里就不一样了,因为有同伴监督,自然也会约束自己。在教学中采用小组竞争,就是要让孩子们为了荣誉而互相监督,互相约束。教室里就不止一个老师了,人人都是老师。

五、让学生成为学习的思考者

数学课堂教学就是实现由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数学真正组成部分是问题和解答,问题才是数学的心脏。一年级学生对数学语言的理解水平比较低,作为一名一年级数学老师,在预设问题中,要重视提问题的技巧。问题设计得好不好,关系到学生思考的方向。问题的设计要从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问题应简洁明了,难易适中。你希望学生往哪个方向去思考得出结论,你的问题就应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和指向性。

六、让学生做学习的爱好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上适当运用游戏和活动,符合小学生好奇、好动、注意力集中短的心理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爱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设计中,我针对每节课的内容,有意识创设活跃的氛围和生动有趣的情境,编排有趣的游戏和数学故事吸引学生的兴趣,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身心潜能,使他们在玩的过程中爱上学习,高效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同时渗透思想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优良的心理素质,而且在游戏中学习,学生学而不厌,得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闫淑萍.小学一年级数学的激趣方法[J].学周刊,2017(1):53-54.

[2]王光明,范文贵.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小学数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7.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一年级数学教学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原创校园纪实节目《一年级·大学季》特色分析及发展趋势
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应对方案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