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游泳课“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究
2019-05-10崔玉
崔玉
摘 要:游泳教学,受到多方面的制约,因而是学校体育项目的小众运动。为了扩大游泳运动的训练效果,提出了“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从实现体育课堂和课外活动时间的统一管理、促进游泳课教学内容体系和教学方式的调整、促进学生对游泳运动技能的掌握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对这种教学模式的运用以及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游泳;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运用;效果
我们学校在体育课堂中引入游泳教学,通过规范化和系统化的练习,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能够让他们掌握必备的生存技能,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质量的提升。游泳作为深受学生喜爱的体育运动,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促进学生的体质改善,而且具有非常明显的实用性——通过游泳技能可以有效减少小学生溺水事件的发生,让青少年安全地度过少年时期。在开展游泳课的过程中,我们通过“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提升了游泳课的整体教学效果,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实现体育课堂和课外活动时间的统一管理
在当前我国小学体育游泳课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大多数的学生往往将游泳当作活动课,所以学生的游泳技能训练受到影响。借助“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可以将学生的课外活动作为游泳课堂的重要补充,帮助学生对游泳运动的学习,而且所有的课外活动也都能够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补充,让学生通过自主练习提高效率。“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也能够将原本比较轻松的体育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进行紧密结合,保证学生的游泳训练活动更加的完整,让学生的游泳练习和教师的游泳教学更加高效。
在开展“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恰当的方式来增强学生对游泳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例如在讲解蛙泳手臂练习时,教师就可以挑选负责任的学生担任组长,并且组成学习小组,保证学习小组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通过定期清点人数加强团队合作意识,如果发现有学生出现溺水的情况,则必须及时进行救援。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保证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也可以在课余时间强化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效果。
二、促进游泳课教学内容体系和教学方式的调整
对于任何一項运动来说,要想熟练地掌握技能,必须要不断地思考探索,而游泳作为体育教学的特殊运动,在实际运动开展的过程中不能够单纯地进行模仿练习,而要积极探索运动技巧。为此教师必须及时更新传统的教学理念,促进游泳课教学课堂内外的融会贯通,保证游泳课的课堂教学体系更加完整。首先在游泳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建立完整的游泳运动概念让学生理解游泳技术的重要作用,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在游泳教学时要结合具体的教学方案,避免教师被动地进行教学,通过重点强化学生的主体作用,帮助学生调动主观能动性,才能够提高学生对于游泳技能的全面掌握;在开展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增强小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运动情感,充分激发学生的自我运动潜能。
在练习水中钢琴的游戏活动时,教师让学生排成一排面向岸边作为琴键,而弹奏者则可以在岸上随意走动,并且对“琴键”伸出手,被指到的“琴键”就立刻下潜,完成钢琴的弹奏。通过这样的练习方式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在水中漂浮的感觉。在练习漂浮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一个球体,在水中漂浮,经过一段时间的憋气,然后放松双手停止在身体的两侧,在压水的同时两脚向下踩,然后出水,当人体在水中形成大致的形状,并且经过一段时间的飘浮之后,双腿会向下俯弯曲,通过背对池壁一手拉池壁或者扶着池子的边缘,一手向前伸,同时一脚站立,使整个身体呈现俯卧的流线姿势,保证在水面快速地前进。漂浮的运动教学也能够为学生奠定游泳运动的基础。
三、促进学生对游泳运动技能的掌握
在开展游泳“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时,教师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基础阶段的蛙泳技巧,增强学生对自由泳的技术了解,同时也能够对蝶泳、仰泳、混合泳等相关的技术进行综合的锻炼,帮助学生对游泳知识有一个深入的了解。例如,通过举办游泳比赛的方式,学生能够增强竞争意识,对游泳技术有着更加深刻的了解同时,在游泳训练的过程中还可以与体育课、课余体育时间等形式进行组合,形成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的锻炼效果,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对游泳技术的掌握,也能够增强学生体育健康运动的教学质量。
随着游泳课“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实施,将游泳课体育课的学习技能引入阳光体育大课间的活动之中,学生逐步能够掌握复杂枯燥的游泳技能。例如,通过创新编制的游泳操、集体舞等,将舞蹈和运动相结合,增强学生对游泳运动的学习兴趣,以反过来促进学生熟练运用游泳技能。
此外,通过开展游泳“课内外一体化”教学,保证了游泳的时间和质量,小学生的肌肉群能够相互协调,保证学生的身体得到匀称协调发展,还可以对学生的呼吸系统、肌肉系统、骨骼系统等进行适当调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总而言之,通过小学游泳课“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对游泳课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学习的效果和学习的质量,实现课内外的有效融合,帮助我们的体育课堂教学更加合理化,促进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
参考文献:
[1]杨炜.“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高校游泳课的应用探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6(5):97-98.
[2]王素芳.小学生游泳课“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初步探讨[J].科技信息,2010(26):296.
注:本文系徐州市教育教学研究室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二期教学研究立项课题“多元生长视觉下游泳课程开发与研究”(编号:KT12153)阶段性成果之一。
编辑 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