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入职护士对技能培训方案感受的质性研究

2019-05-10黄杨蒋紫娟

健康大视野 2019年10期
关键词:质性研究

黄杨 蒋紫娟

【摘 要】目的:了解新护士对一年的技能培训的真实感受。探索神经外科管理者对新入职护士专业理论与实践能力的需求及建议,为进一步完善以需求为导向,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新入职护士培训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Colaizzi现象学研究法按照访谈提纲对7名新入职工作一年的护士进行深入访谈,提炼并归纳主题。结果:提炼出4个主题:跟带教老师的班次不一致,不同老师带教的感觉不一样;技能培训方案里的一些护理操作与学校学的不一样;由于科室局限,见识到的病种和练习的操作比较单一;单独值班时遇到突发事件,不知道如何处理,心里压力比较大。结论:医院应进一步加强新护士的沟通能力、各项基础操作的规范、处理危重患者应变能力,注重书本知识与临床实践的结合,及时更新教师知识、教学设备。

【关键词】新入职护士;质性研究;护理培训与教学

【中图分类号】R19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10--02

护理学实践性较强,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新近毕业护生尽管在校期间接受系统的护理学科专项教育,但初入临床工作环境仍难以适应,更为重要的是难以快速完成角色转变,将在校所学运用到临床护理实践中。因此,各级护理管理者在护生上岗前均会实施岗前培训,以期帮助护生尽快胜任本职工作。笔者认为,开展针对新入职护士的培训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方法,但护理培训的内容、形式等直接影响培训的质量和效果。为进一步了解新入职护士对入职培训的需求、感受,笔者开展了临床研究,以期为新护士的临床护理培训提供可靠参考资料,提高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随机采样法纳入我院神经外科7名女护士,以编码代替受访对象姓名,其中S1、S2、S3、S4、S5、S6、S7年龄依次为21、22、23、24、24、26、21;学历依次为大专、大专、大专、大专、本科、本科、大专;婚姻状态均为未婚,参加工作时间均为2017年8月。

1.2 研究方法 在查阅相关文献基础上,根据研究目的设计访谈提纲和具体问题,采用焦点小组访谈法在科护士长办公室内对研究对象进行访谈。访谈之初,主讲人就访谈的目的、内容、大致时间作简要说明,并通过自我介绍缓解氛围、拉近关系。同时,围绕访谈目的,设置以下问题:①你们正式入职后对医院的技能培训方案感受如何?②你们参加技能培训后有什么样的影响?③你们对下一步的技能培训方案有何建议?④你们认为重点学习的内容有哪些?在采访过程中,综合运用笔录、音录等方式,一方面确保资料的可信性,一方面方便资料的回顾总结。另外,受访者表达能力存在差异,主讲人应严格控制时间,使受访者在30-50min内对问题予以解答,并充分表达自我观点和看法。访谈结束后,执行Colaizzi现象学7步资料分析法对访谈内容进行整理和分析。具体步骤为:对访谈笔录、音录进行全面阅读,汇总重点陈述语句,以编码形式标记多次提及且具备参考价值和意义的观点,汇总全部编码并按受访者陈述用语一一记录,划分相似观点并以同一主题进行概括,将概括内容与受访者一一进行求证,最后罗列主题条目。

2 结果

访谈所获资料经分析,萃取出如下四个问题:①跟带教老师的固定班次不一致,不同老师带教的感觉不一样。②技能培训方案里的一些护理操作与学校学的不一样,医院示教室条件有限。③由于科室局限,见识到的病种和练习的操作比较单一。④单独值班时遇到突发事件,不知道如何处理,心里压力比较大。

3 讨论

3.1 带教老师的重要性 根据培训大纲规定,新入科护士到科时有一位固定的带教老师,班次也跟老师基本同步,在入科教育中,带教老师需对工作环境、科室规章制度、工作流程等进行简要介绍,并示范护理文书的记录,开展护理常规、护理技术、专科应急预案等指導,同时进行健康教育。同时,带教老师需对新护士的提问、疑惑予以解答。访谈过程中,研究对象提出,在校所学的知识和操作与临床老师带教的有所不同,医院现有的一些操作培训视频已经陈旧、落后,与临床也不统一。为解决这一问题,我院对有带教能力的老师进行了统一的培训和考试,并为合格人员颁发资格证。同时,完善带教老师培训机制,更新教学知识的传播载体和内容。另外,本次研究中,多名访谈对象提出入职后欠缺沟通能力,为此本院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带教老师提出具体要求,使其注重情景教学以及与学生的交流、沟通,效果显著。

3.2 尽早进行多科室轮转的必要性 在新入职护理人员的实操能力培训中,多运用科室轮转教学法,旨在让新入职护士充分了解不同科室的护理流程、内容等,全面掌握不同科室的护理技能,一方面更高地适应临床护理工作,一方面明确自身未来职业发展的方向。在当下社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迫切的大环境下,这种以培养复合型护理人才为目的的经典教学法得到了广泛应用和认可[2]。尽管科室轮转教学法适应范围较广,但是笔者建议各医院在执行过程中应注重轮转“需求侧”的调查,避免一视同仁,应通过了解新入职护士自身的需求、特异性而制定轮转方案,实现轮转的个体化、针对性。如此方可在拓宽新入职护士专业视野与技能的同时调动其工作积极性、激发其创造能力。

3.3 加强重症患者抢救的培训 护士长对新护士设置重症患者抢救培训计划并进行考核,一般重症患者的临床抢救护理培训多结合病例实际,根据临床实际病例设置护理问题,并要求新入职护士通过应急演练解答问题,同时带教老师现场纠错、示范标准动作。另外,带教老师应将重症患者护理急救常用设施的操作规范,不同疾病患者的护理应急预案,急救护理配合中的药品、用具准备,文书书写和记录等事项进行系统讲解。此外,遴选高资历带教老师定期开展业务讲座,就不同护理操作的要点、重点进行一一讲解和示范,以考核激励新入职护士不断学习。

4 小结

本研究通过质性研究的方法,深入了解了新护士一年参训期的真实感受,培训者需制定满足职业需求的培训方案,一方面兼顾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一方面兼顾新入职护士的职业发展规划,以提升其综合素质为出发点使其尽快掌握临床护理工作的要点,尽快完成角色的转变,在不同工作岗位上发光发亮。

参考文献:

杨芳,万雅雯,郭清.新毕业本科护士体验高校护理教育与临床实践脱节的质性研究[J].护理学报,2015,22(7):10-13.

张志云,郑一宁.护士毕业后规范化再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医院,2015,19(7):73-74.

猜你喜欢

质性研究
沙盘游戏疗法提升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质性研究
女性视角的幼儿园教师研究
对农村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质性研究
临床护理教师有效教学行为的质性研究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培训效果评估构想
关于民族学田野调查方法课程改革的若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