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性视角的幼儿园教师研究

2016-05-25索长清但菲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女性视角质性研究幼儿园教师

索长清++但菲

【摘要】幼儿园教师群体最大程度地体现了女性的性别文化特征。本研究尝试从女性视角出发研究幼儿园教师群体,对以往“同质假设”趋向以及忽视女性主体性的问题加以分析,强调女性与男性相比的“异质性”以及幼儿园教师的性别主体性,彰显幼儿园教师群体的“女性经验”与“日常生活”价值。与此同时,研究者认为,女性视角宜与质性研究方法相结合,以利于深入探究幼儿园教师的文化特征。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女性视角;女性经验;质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6)03-0040-03

在社会科学领域,多种观察视角,如社会的、心理的、文化的、经济的视角等,都已得到了广泛运用,而性别视角尚未得到足够重视。〔1〕20世纪60年代以来,女性主义思潮开始在西方思想界、文化界渗透和掀起。这种思潮的影响力不仅体现为人们千百年来习以为常的性别观念的改革,也体现为一种从性别角度看待历史、社会、文化乃至传统的新视角的出现,在学术界,直接表现为一种新的跨学科研究领域和方法论的形成,即女性研究(Womens studies)或称女性主义研究(Feminist studies),以及性别分析(Gender analysis)。〔2〕

幼儿园教师群体最大程度地体现了女性的性别文化特征。但在以往有关幼儿园教师的研究中,无论是解剖学意义上的生理性别(Sex),还是体现男女社会差异和社会关系的社会性别(Gender),都被忽略或讨论得不够充分,或者说存在“性别盲点”。〔3〕因此,对幼儿园教师群体表现出的女性性别文化特征进行解析,有利于我们对幼儿园教师的深入了解。

一、幼儿园教师性别结构的女性化

幼儿园教师群体中,女性占绝对多数。发达国家幼儿园男教师的比例一般在6%~9%左右,例如,美国为10%,日本为8%,荷兰、澳大利亚为6%。〔4〕我国教育部2014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幼儿园女教职工占教职工总数的91.69%,女专任教师占专任教师的97.94%,男教师所占比例不足2.1%。〔5〕尽管近年来幼儿园男教师的数量有所增加,但从总量上来看仍是极少数。

幼儿园教师群体的性别结构呈现出明显的“女性化”特点。奥特姆勃夫从社会学角度提出,传统观念是其主要影响因素。人们普遍认为,幼儿园教学和生活活动都明显带有家庭生活的性质,因此通常会将幼儿园教师职业视为“适合妇女的职业”,也就是将之看成是女性家庭劳动的延伸。阿普尔则从政治经济学角度指出,这可能是因为妇女的劳动较廉价,可以减少政府相关部门的教育投入,减轻地方财政负担;另外,女教师数量的增多也是女权运动和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妇女争取教育和就业权利的斗争使得女性教师人数增多,做教师成为许多女性的选择。〔6〕曼恩则认为,女性担任幼儿园教师是天性(Natural proclivities)使然,“女性被认为远比男性适合指导孩子以及作为孩子的榜样,因为她们天性温柔、优雅,因为她们对面子问题和将来地位的企图心淡薄,因为她们希求与家庭而不是与全世界亲近”。〔7〕“幼儿园之父”福禄培尔也极力鼓励年轻女性当幼儿园教师。在他看来,女性的母性本能和母性情怀使其天生就比男性更适合当幼儿园教师。〔8〕

二、幼儿园教师研究中“女性”的隐性化

性别作为一种文化识别符号,有其特定的含义。男女性别角色的差异不只体现在生理层面的性别功能和性别特征上,更体现在社会层面的性别角色、性别意识以及社会地位等方面。“女性”有其区别于“男性”的价值系统和活动方式,体现出女性文化的特征。在这个意义上讲,承认幼儿园女性教师与男性教师的异质性,也是承认其独特性和主体性。

然而,在幼儿园教师研究中,“女性”及“女性经验”被隐性化了。尤其是在量化研究中,性别往往仅被视为一种人口学统计变量。近年有关幼儿园男性教师的研究也多集中于对男性幼教职业生涯选择、专业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的探讨。这些研究事实上都是在对两性的“同质假设”的前提下进行的,没有凸显女性幼儿园教师的异质性。以往研究对于幼儿园教师群体“女性化”的文化特征,以及女性教师经验的特殊性、差异性及其影响因素等鲜有探究。幼儿园教师“女性化”被视作理所当然,堙没在社会文化中。

三、女性经验与幼儿园教师主体性的建构

女性视角下的幼儿园教师研究强调要把幼儿园女性教师作为有血有肉的“人”、有着与男性不同的生活方式与兴趣倾向的“女人”等来看待。有关幼儿园教师性别主体性的研究,应着眼于强调和凸显幼儿园女性教师的“女性经验”(Womens experience),从这个视角出发,幼儿园女性教师的“日常生活”应成为一个重要研究主题。有关幼儿园女性教师的研究要基于其实际教育教学情境和日常生活经验,关注其独特感受与体验。之所以要把她们的日常生活经验纳入研究范围,是因为女性化组织与男性化组织有所不同。例如,她们在扮演教师角色的同时,也受女性特征的影响,比如关注细节,心理敏感,注重人际关系及人际间的情感支持,面临工作与家庭的双重压力,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家庭、人际关系、情感需求上等。〔9〕可以说,这种在幼儿园、家庭、社会等空间和场景中发展出的女性经验是值得关注的。

女性视角下的幼儿园教师研究有助于检视幼儿园教师的女性经验。女性经验对于建构幼儿园女性教师主体性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弗兰克斯等人从女权主义理论和精神分析理论出发,强调个人真实经验对于自我品格形成和主体性建构等的重要性。“女性批评学”开创者伊莱恩认为,女性经验建立在女性生命节律和生存方式的大体一致性基础之上,〔10〕女性教师会基于真实的女性经验建构自己的主体性。

四、女性视角的方法论意蕴及其研究方法

对女性视角的方法论进行讨论,是为了反映女性独特的生命经验及其认识世界的独特性。女性视角下的幼儿园教师研究并不是要提出另一套研究方法,而是要从女性角度分析传统研究方法的利弊。

女性研究与质性研究有深厚的渊源关系。女性研究不是单一的研究领域,女性的生活空间、主观经验,及其个体差异所反映的社会文化等,是不同领域学者共同关注的,而这种“生活空间”“主观经验”等同时也正是“质性研究”所关注的。〔11〕将质性研究引入女性研究视野,旨在“发觉当事人的经验,从当事人的角度了解她的世界,而不是以偏见或刻板印象来作评判。同时,女性视角也赋予了质性研究方法特殊的意义,即重视女性生活经验,关注女性在个体差异基础上形成的问题及其所反映出的社会文化等。

女性视角与质性研究方法相结合,也利于深入探究幼儿园教师的生活经验。女性视角的幼儿园教师研究试图展现幼儿园女性教师的生活经验,是从女性角度出发观察问题、研究对象、制订计划、诠释资料和赋予意义。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开展幼儿园女性教师研究,可通过诠释的方法,展现幼儿园女性教师丰富、具体、个性的生活经验,揭示与幼儿园女性教师有关的教育教学和生活观念、行为背后所蕴含的特别意义。另外,质性研究注重在自然情境中搜集资料,它可反映时代、地域、工作性质、个人特点等因素。通过质性研究,可以从日常教育教学和生活事件发生的连续性关系与情境化脉络中,反映女性教师独特的生活体验、情绪情感和心理反应、观念与行为、人格特质等,从而深描和阐释幼儿园女性教师的“女性经验”对幼教改革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组织管理与教育教学实践产生的作用与影响,彰显女性视角在幼儿园教师相关研究中的方法论价值。

参考文献:

〔1〕郑新蓉.性别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41.

〔2〕吴小英.女性主义社会研究述评〔J〕.国外社会科学,2000,(2):44-49.

〔3〕索长清.幼儿园教师性别结构女性化及其社会地位边缘化:基于社会性别理论的视角〔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3,(5):95-98.

〔4〕林楠,田原.男幼儿教师的培养及其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J〕.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68-69.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各级各类学校女教师、女教职工数〔EB/OL〕.〔2015-08-21〕.http://www.moe.edu.cn.

〔6〕刘静.70年代以来西方教师教育中的社会性别问题研究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3,(7).

〔7〕MANN DALE.The politics of training teachers in schools〔J〕.Teachers College Record,1976,77:323-338.

〔8〕王海英.解读幼儿园中的教师社会:基于社会学的分析视角〔J〕.学前教育研究,2009,(3):49-52.

〔9〕李晓蓉.女性教师文化之探讨:女性主义的观点〔J〕.幼儿保育学刊,2003,(1):39.

〔10〕张广利.重构女性主体性:一种后现代女权主义理论〔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7(4):89-92.

〔11〕PAMELA ABBOTT,CLAIRE WALLACE.女性主义观点的社会学〔M〕.俞智敏,等,译.台北:巨流图书有限公司,1995:19.

A Study of Kindergarten Teache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Women

Suo Changqing, Dan Fei

(College of Preschool and Primary Education,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34)

【Abstract】Kindergarten teachers are the occupational group which greatly manifests female gender cultural character. This study, from womens perspective, tries to analyze the present direction of “homogeneity assumption” and the ignorance of female subjectivity, and emphasize the “heterogeneity” of women compared with men and the gender subjectivity of kindergarten teachers. The “womens experience” and “daily life” highlighting the gender subjectivity of kindergarten teachers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the issue. The researchers believe that womens perspective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qualitative methods and this combination helps to explore kindergarten teachers life experience.

【Keywords】kindergarten teacher; womens perspective; womens experience; qualitative research

猜你喜欢

女性视角质性研究幼儿园教师
当悲的水流经慈的河
微格教研视域下幼儿园教师学习共同体建设探索
《万象》杂志女性作家群体研究
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研究报告
优化管理,过渡也精彩
大学生网上订餐意愿的定性研究
沙盘游戏疗法提升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质性研究
幼儿园教师培养之我见
护理教师对情景模拟教学培训评价的质性研究
薛涛诗歌的女性意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