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救吾先生》:视觉形象下的艺术化解读

2019-05-09李珂

牡丹 2019年14期
关键词:华子纪实

李珂

丁晟导演为了拍《解救吾先生》这部片子,实地考察并完整跟拍了七宗绑架案,详细分析了警匪的视觉形象在影视美术中的呈现,影片高度还原案件。他的诚意打动了息影十年的吴若莆,后者将电影演绎得十分出彩。本文从银幕造型的构成元素和纪实美学的银幕戏剧化两个方面来研究在提前剧透的情况下影片如何做到成功,同时解读影片视觉形象体系的艺术化。

2015年上映的《解救吾先生》是由导演丁晟执导,改编自2004年“吴若甫绑架案”真实事件,影片上映后,获得了电影界的高度评价。影片不仅在纪实美学上取得了较高的成就,也在票房上独揽乾坤。影片整体的叙事风格以纪实主义为基调,叙事节奏感强烈,采用时空多重交错的艺术拍摄手法。

从整体上来讲,电影的形象体系包括视觉形象体系和声音形象体系,也就是说,传达给观众的是一种视觉和听觉综合的视听形象。从电影银幕形象的表现力和观众的接受力综合来看,就会产生这样的看法:“在电影银幕形象体系中起主要作用的、最具影响力的乃是视觉形象。另外,从受众的角度、按观众心理学的观点来看,人对客观事物的认知和感觉都要通过视觉和听觉来体现,其实视觉可以得到听觉的千倍以上的信息。”一个聋子基本上能看懂和感受一部影片的内容,但是一个盲人就很难听懂一部影片。视觉形象在电影美术中的重要性可想而知,观众即便早已知道结局,但是还是被影片的艺术化与技术化所吸引。那么,影片是如何运用视觉形象做到成功的呢?下面从造型的构成元素和纪实美学的镜头画面两个方面来研究。

一、银幕造型的构成元素

安德烈·巴赞在《电影是什么?》中曾经就对电影造型下过这样的定义:“所谓造型应包括布景和化妆方式(又译风格),在某种程度上也包括表演方式,自然还包括照明和完成构图的取景。”《解救吾先生》这部电影的银幕造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化妆、服装,即人物造型,电影中典型代表是由刘德华饰演的吾先生和由王千源饰演的华子。二是布景、场景,即环境造型,也就是在电影中反复出现的华子被关押的派出所和吾先生被绑架的小黑屋。

(一)人物造型的审美挖掘

影片中樹立了多个饱满立体的人物形象,包括阴险狠毒、心理扭曲、难以磨灭的怯弱与自卑感的华子,沉着冷静、有骨气、有智慧、有同情心的吴先生,敢冒险、有能力却又没时间顾家的刑队长、一个被劫匪忽悠在一起并且怀孕的姑娘晨晨。各大艺术家的演技切磋,都为这部电影的成功做好铺垫。

正面人物吾先生和反面人物华子在整部影片中不分伯仲,代表着正义与邪恶的对立面。华子的经典之处在于他的精湛演技,导演丁晟在他的人物形象上也下了一番功夫,一头凌乱的卷发,一件灰色的毛衣,嘴边的碎胡渣,形象生动地体现了他被抓之后的疲惫不堪,但是还是用戏剧性的语言来慢慢解开案件,这和他的视觉形象设计是脱不了关系的。导演丁晟说,“作为导演,选演员是一项基本功,如果演员选对了,那么电影也就成功了一半,而这次《解救吾先生》选择演员的标准一方面是要演技功底深厚,另外则是强调形象的生动和差异化”。王千源的演技可谓精湛,将华子这个角色演绎得活灵活现,让人恨之入骨却又觉得可怜可悲。他在作案手法上模范了好莱坞电影大片的拙劣手法,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异常的反侦察能力,以至于躲过警察的搜寻,但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最终还是落入了警方手里。这种纠结的情绪交织使这个角色的塑造异常有冲击力。

吾先生(即刘德华)在被抓过程中表现得从不懦弱,和劫匪讨价还价,保护小窦,知道将死也要唱歌鼓励自己和小窦,完美诠释了一名演员兼军人的素养。戏里戏外,真真假假,影片中,吾先生一头乌黑亮丽的头发,光鲜亮丽的成功外表,白色衬衣、驼色风衣,与他当时的名气成正比,却带有讽刺意味,正像台词所说:“几个小时之前,我还和老板讨价还价,最后他愿意用一千万买我春节的时候拍戏,没想到现在有人要我几百万买回自己的命,都是为了钱。”此时的自己却与金钱划等号,真是可悲可叹!吾先生在整部影片中担任着正直、勇敢、沉着冷静的正面形象,他与警匪的面对面交谈,他的机智与演员与生俱来的演技成功将他获救,对于华子这个角色来讲,无异于是强者与强者的交锋。

(二)环境造型的审美挖掘

影片中运用了典型的符号化意象:苹果和饺子。吾先生求苹果,保平安。华子种苹果树,对于自己的血腥暴力抱有侥幸心理,苹果园也成为警察破案的线索,影片最后吾先生带苹果篮子去看望华子,也揭示出如今的一切都是他种下的恶果。种种象征在影片中完美地演绎并巧妙贯穿。而影片中几处吃饺子的场景,同时也揭露了人性的善恶。华子犯下滔天大罪,在看守所里,饺子仍然会让他对母亲流露出孩子般的依赖感,在死亡面前,与母亲见最后一面,情绪失控与爆发,华子人物的情感在这里被立体化,同时弱化了正邪的对立,丰富了情感,塑造了人物的立体感。

在影片中,情感氛围的营造运用了视听语言的技巧,其中有一幕特别形象生动,当吾先生知道绑匪不守信用时,他心如死灰,但是在死亡之际,他还是选择用《小丑》这首歌来做最好的阐释。在影片的最后,《傲慢的上校》慢慢响起,人们心中的感慨不禁油然而生,萦绕在脑海中的画面久久不能忘却。环境造型在这部电影中占据的地位是不可忽视的。

二、纪实美学的银幕戏剧化

马赛尔·马尔丹在《电影语言》中谈道:“运动是电影画面最独特、最重要的特征。”影片中,为了更加还原真实案件,导演丁晟在镜头处理上采用了跟拍和主角视角的拍摄手法,不断切换运动镜头,影片多处运用了晃动、虚胶,使整部影片看起来更加真实,更加客观,同时也暗示着人性的扭曲与心理的波动,这其实比镜头的晃动更有说服力。

在影片结尾,吾先生命悬一线被警方解救时,镜头语言运用了静默处理,恰好体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突然一下的安静,让观众揪心也让观众放心,两种情感的交织大大增强了银幕的代入感,笔者相信这种艺术性的处理要比震耳欲聋的特效更让人印象深刻。电影中有三处想象情节,导演丁晟用这三处脑洞很好地给电影保留了一些大场面,同时也调动了电影的叙事节奏。

第一处是在人质吾先生的脑洞里。整部电影其实是细节贯穿线索,华子去公寓拿钱时看到了吾先生的军队合影,这里恰恰拆穿了吾先生的谎言,而镜头转而又切回到吾先生,他的脑洞就此开始,在土匪看守松懈的时候一把夺过冲锋枪疯狂扫射,虽自己和小窦也身中数弹,但自救成功。脑海中的冲动往往与现实的状况成反比,但是镜头拍摄往往可以把脑海中的冲动表现出来,同时放大音效的剪辑手法来告诉观众这只是一个想象。

第二处是绑匪头子张华的春秋大梦,即抢银行金库,这只是他在好莱坞大片中看到的场景,却在脑海中赋予了自己的形象,文化的讽刺与电影的负面影响不禁让人不寒而栗。第三处是刑警队曹队长的脑洞,即在大庭广众之下对犯罪嫌疑人张华的不切实际的抓捕。脑洞的最后是悲剧收尾,张华在路边引爆了手雷,影像画面瞬间火光冲天、烟尘弥漫。

这三处想象情节的影像化呈现与纪实美学恰好相反,但是在艺术的戏剧化表达张力上是成功的,极大地冲击着观众的视觉体验。其中,每一处情节被后现实予以否定,这既是对受众期待的一种满足也是一种调侃,反映了当下人们自我生存状态的荒诞感。

三、结语

《解救吾先生》这部影片的魅力就在于,观众即便早已知道结局,但是还是被影片的艺术化与技术化所吸引,正是银幕造型的构成元素和纪实美学的银幕戏剧化这两个方面成功造就了这部影片的成功之处。

(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猜你喜欢

华子纪实
真爱的标准
真爱的标准
砚边纪实
物超所值
门口的小摊
华子健忘
2015年省政协工作纪实
CHINAPLAS2016采访纪实
恰好
混乱实验室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