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田园情怀
2019-05-09柳曼玉
柳曼玉
自东晋建立后的一百年间,社会环境复杂多变,阶级矛盾激化。陶渊明正是生活在晋宋易代时期繁芜复杂的政治环境之中,曾祖父陶侃以及祖父都曾在朝为官,算得上出生在官宦之家。陶渊明自己也曾担任过多种官职,他对仕途也曾满腔热血,辞彭泽令为陶渊明人生前后两期的分界线。自此以后,他归隐南山脚下,过起了躬耕田居的生活,于心间修篱种菊。陶渊明用自己的行动,向世人展示了一个躬耕自得的隐士内心那种宁静淡泊的田园情怀。他的洒脱恬淡、质朴真率、耿介清高、善良醇厚以及对人生的哲学思考,滲透在他的作品中,为后世筑起了一座“心巢”——清美温蕴的精神家园。
一、田园情怀的形成过程
(一)积极入仕
陶渊明有长达13年的仕途生涯,其间有三次反复的出仕入仕。陶渊明早期积极入世有以下几种原因。
1.大济苍生的思想
陶渊明内心是非常愿意为天下百姓做点实事的,当时正处于阶级矛盾激化、人民生活极不安定的动荡时期,他希望通过入仕为社稷苍生谋福利,国泰民安也正是他心中最深切的希冀,正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每一个热血男儿都会有一颗报效国家的心,且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陶渊明目睹了黎民百姓生活窘迫的现实,他愿意为当时的社会现状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2.仕途价值观
封建社会,入仕为官被视为“正途”,许多百姓参与其中,热心科举入仕。学术界对这种现象有一种更现代化的描述——“仕途时尚”。入仕不仅是为了考取功名以此来获取荣华富贵,更多的是社会阶层对自身的一种认可,而富贵生活也是一部分因素,毕竟温饱问题是最先要解决的,这无可厚非,但是“仕途时尚”对他的影响是肯定的。除此之外,在他的身上,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得到“气节”二字的烙印,气节是陶渊明人生的重要标签。
3.家世的影响
根据史书记载,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凭借自身高超的武功曾官至都督八州军事,以及荆、江二州的刺史,并且被授予了“长沙郡公”的尊衔。陶侃十分重视功名业绩,但是他能够“冥兹愠喜”,在历史上是一位德高望重的人物。
陶渊明的外祖父名孟嘉,早年曾作过征西大将军,为恒温的长史,陶渊明赞扬其是一位从容且坦率的人物。陶渊明的个性、修养,受外祖父影响较深,专门撰文怀念外祖父———《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让世人看到了冲默有远量的孟嘉。
4.儒家思想的影响
陶渊明少年时期受外祖父藏书的滋养,在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的两晋时代,他深入学习吸收《老子》《庄子》的深邃奥妙,并没有将儒家的《六经》抛弃,且认真研习。“忆我少壮时,五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他有着远大志向,希望自己可以像尧舜一样把社会治理得盛世祥和。
(二)归隐田居
陶渊明并非一开始就产生了归隐田居的想法,面对激流横荡的社会大环境,他曾有过满腔热血,但都被现实的残酷浇灭。他的心中有另外一番天地,那里有大自然的青灵云秀,有田园舍情的祥和简致,陶渊明迈向了人生的另外一个阶段——归隐田居。究其归隐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宦海沉浮、黑暗无休
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公元393年),陶渊明29岁,第一次出仕。他在《饮酒》诗里自述:“畴昔苦长饥,投来去学仕,冻馁固缠己。是时向立年,志意多所耻”。第二次出仕时他36岁,大约在公元400年(晋安帝隆安四年)。此次陶渊明做了荆州和江州刺史桓玄的幕僚,寄希望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当时的桓玄掌握着长江中下游各个州的军政大权,但是桓玄妄想夺取东晋的政权,在失望中,陶渊明再次萌生归隐的想法,“读书敦夙好,园林无世情。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
陶渊明第三次出仕是做刘裕的参军,心情是十分矛盾的,但他愿意做最后的尝试,为理想,也为黎民。然而,社会的变迁使他不得不面对现实,“真想初在襟,谁为行迹拘。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三次沉浮的宦海生活,使陶渊明下定了归隐田居的决心。
41岁的陶渊明弃官归隐,直至逝世。在这23年里,他躬耕自得,未曾再入仕。辞官彭泽县令便成为他出仕为官和归隐田居的分水岭,也是属于他内心真正契合的生活状态的衍升。
2.翛然为兹,天性使然
陶渊明从小生活在浔阳柴桑的乡村,山水田园的秀丽景色伴随着他朝起暮息。在他所生活的时代里,玄学思潮盛行,自然之美在人们的整体观念里占主导,外在因素有《楚辞》《诗经》以及魏晋的诗歌、散文、辞赋等,都给予他很大的启迪,加上他“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天性,在官场怅然失望的时候,那种喜爱自然的念想便会更加强烈。
3.老庄自然哲学的影响
陶渊明在受到儒家思想熏陶的同时,也受到道家思想的浸染,儒道在他人生中的作用各有颀长。儒家思想给予他积极进取的志向,追求人生抱负和奉献精神;道家所带给他的是随性安然,更多的是精神层面。在《感世不遇赋》中,“击壤自欢”或是“大济苍生”都不失为一种理想,都可以“傲然以称情”。隐居生活带给他独善其身的自得感受。根据《归去来兮辞》中最后两句“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可知,道家的哲学思想在他思想中比重更大。
综上所述,陶渊明决心归隐的因素主要有三方面,现实的挫伤加上翛然天性的隐形牵引,外在的因素老庄哲学给予他的心灵滋养,促使了最终归隐的生活状态。
结合陶渊明的家世,纵观其坎坷的一生,直至辞去彭泽县令过起田园隐居生活,无不表现出他淡泊名利、刚正不阿、恬适自得的精神境界。在躬耕自乐中感受生命的曼妙,目之所见、耳之所闻,无不颇以为惬。陶渊明的人生也是一个跌宕延伸的发展过程,其政治生涯占有相当重的分量,正是由于他深谙政治圈的纷纷扰扰,现实的浪潮使他的入仕激情渐渐消退,才会萌生后来归隐田园的意趣。转念想想,正是因为陶渊明怀抱着政治情怀,经历了宦海沉浮的洗礼,方使躬耕田园的梦想得以坚定地践行,这是他人生历程的转变,亦是其心路历程的升华。
二、田园情怀对陶渊明的人生意义
陶渊明归隐后寄情于田园山水,“田园”“山水”是陶渊明一生中最重要的情结,田园情怀渗透在作品中,陶渊明作为东晋的著名诗人,为后世留下了极其宝贵的文学财富和精神财富,是开创田园风格的灵魂先导。
下面以田园诗《饮酒·其五》为例: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問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首诗作于陶渊明归隐后的第十二年(公元417年),正值东晋灭亡前夕。《饮酒》是一组五言诗,一共是二十首,为陶渊明辞官归隐后所作。本首诗是第五首,选自《陶渊明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根据序文所撰,“既醉之后,辄题数句以自娱”,故此以《饮酒》作为总题。与欧阳修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有一种相契的蕴意,陶渊明题为饮酒,其意不在饮酒,寄酒为迹,聊以抒怀,心中的感慨化而于酒,流于纸上。
意境分两个层次,前四句作为第一层,描述诗人摆脱了世俗纷扰后的心境;后六句为第二层,描写南山的丽美景致。整首诗表达了陶渊明对官场腐朽的厌倦,归隐田园的决心以及超然洒脱之性情。在他的观念里,人生如白驹过隙,找到属于自己独有的生命价值,是活着的意义所在。
既然是醉后的作品,自在性的发挥会使感情更加真挚,隐逸的生活情趣展现尽致。一幅醉翁闲逸图跃然于眼前———陶翁饮酒既醉之后,映着晚霞的余晖,不远处是翠陇的山岚,在山下修篱种菊,感官与情理意境浑然而成,“忘言”“忘怀”是诗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生动表现,事物的根本在某种情况下并非“掘地三尺”裸然于世才最尽致,相反停下对情理规律的探索和揭示,这反而会使诗歌的自然天成指数更高。
魏晋风流是魏晋时期世人所追求的一种人格美,陶渊明是魏晋风流的杰出代表,他淡泊名利、刚正不阿,在躬耕中自得其乐,目之所见、耳之所闻,无不颇以为惬。在短促的一生中,陶渊明用自己的行动,向世人展示了宁静淡泊的田园情怀。徜徉于自然之中寻乞生活的真谛与美好,一切的回归、一切的体悟都给予了后世深刻的触动与思考……
三、以现代眼光审视陶渊明的田园情怀
结合时下的生活状态,当代人与陶渊明的显著差异就是淡泊处世的生活态度。从中国亘古存在的人文精神层面出发,汲取自然界的灵动和洒脱,生活态度上的圆融达观融会成创作的主题。
从心灵概念层面看,陶渊明的恬淡是自然与心灵深层次的共鸣,在《桃花源记》中展露得淋漓尽致。“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一片偶遇的桃林在陶渊明笔下仿若生活一般,桃林的景致令观者陶醉;“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为世人展现了一个宁静祥和的世外桃源,生活安宁,自由无拘,实际上是作者在表达心中的乌托邦。尽管亲人接连离去、官场失意,但是这并没有让这位饱经沧桑的智者放弃对诗意生活的追求和遐想。
陶渊明的田园情怀给予后世淡然处世的至臻心境,当代社会没有他所生活的时代的动荡不安,在相对和平安定的环境中,人们的物质享受渐趋高于精神补给。高能之下必有负能,生活节奏的加快,使人们心理上的焦躁感产生的频率高于以往。相比陶渊明生活的时代,当代人要幸福许多,国家为人们提供了安稳、和平的生存环境。静水流深的睿智及内心的平稳,是当代人学习陶渊明田园情怀的重要原因。
概而言之,生活在21世纪,纵然时代的变迁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太多新奇的存在,人性之真本质上是恒定的。“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简短的几句话,将“性本自然”的情感从笔下溢流而出,是心灵质地的外化。汲取陶渊明“淡泊处世的本真”,刚正守直的情操是人们修养性情的核心要素。
如今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数据时代,人们不必也不能够采取避世的方式来获得“淡泊的心境”。“相由心生,境随心转,有容乃大”(出自《无常经》),简而言之,心境决定一切。人生是一场漫长的修行,淡泊的心境是当今熙熙攘攘的现代化社会浪潮中急需的镇静剂。
(伊犁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