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金山和他的花儿艺术学校

2019-05-09朱琳

牡丹 2019年14期
关键词:金山花儿文化遗产

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花儿”这一珍贵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花儿传承人、花儿研究者以及花儿爱好者的共同努力和传承下,延续了其旺盛的生命力。本文通过讲述国家级“花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马金山和他的花儿艺术学校,最终得出花儿的传承不能仅仅依靠传承人,而是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让花儿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和政县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虽地处西北内陆,但河流纵横,植被覆盖率高,山峦交错,风景优美。每年的农历四月二十八,这里都会举办松鸣岩花儿会。本文介绍的马金山老师,住在和政县科托村。正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下,马金山与花儿结下了深深的情缘。

一、马金山生平

马金山是一位非常祥和的老人。从八岁到现在,始终在花儿这个领域钻研。八岁时开始学习演唱花儿,马金山的母亲在花儿演唱方面对他有很大的影响。马金山曾经在1969-1972年和王绍明老师学习演唱花儿。另外,马金山和他的父亲还是吹咪咪的“高把式”。从小在艺术氛围浓厚的环境中长大,这为马金山一生致力于花儿事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到二十岁以后,马金山对原生态花儿逐渐了解并有了自己的理解。为了学好花儿,他各处采风、搜集整理,不辞辛劳。除了会唱花儿外,马金山还会演奏二胡、唢呐、咪咪等乐器。

马金山是少数民族,而当地村民的宗教意识非常强烈,非常反对花儿。各种挖苦和讽刺的言语时常在马金山耳边响起,马金山却从不拿这些当回事。人们可以想到这个过程的艰难。在访谈中,马金山说:“在我的一生中,花儿事业就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正是因为这份执着和热爱,马金山在各种反对声中才能坚定不移地做着这份一生的事业。

二、花儿艺术学校及现状

在充斥着反对声、条件艰苦的情况下,马金山的花儿艺术学校于2004年4月10日创办。科托村有一个闲置下来的旧信用社,距离马金山家很近。马金山将这所信用社买下来后改成花儿艺术学校。学校教学需要桌椅、黑板等硬件设施。因此,马金山从附近学校搬来桌椅,自己动手做了黑板、黑板擦。另外,还为学校购置了二胡、四弦、三弦和唢呐等乐器,自己又做了一些咪咪。这样,学校的硬件设施就基本齐全了。

学校是免费的。学校在村里的两所清真寺中间,位置比较特殊。村子里的人有着很强的宗教信仰,人们认为花儿是“坏东西”,马金山遭到了很多的挖苦和谩骂。刚开的时候只有四五个学生。过了几天后,学校的学生就剩下一两个了。但是,马金山并没有因此而放弃。恰逢村子里要整修清真寺,马金山就筹集了一些款项,捐献给寺里。在为寺里做了这么大的贡献后,加之马金山向大家介绍和解释花儿,从这时起,村里人对花儿的看法改变了,讽刺、挖苦的话语也渐渐消失了。就这样,花儿艺术学校的学生逐渐多了起来。学生开始有三十多个。来学花儿的基本都是村里的孩子,不能教他们成年人唱的花儿。因此,马金山自己创编花儿教育孩子们。内容都是关于国家发展、百姓生活这一类的。上课时,将花儿歌词写在黑板上,采用口传心授的方式教学。马金山忙的时候,会提前写好花儿歌词,由他的学生马云虎、陈宇飞、毛彦斌、马小龙等给孩子们教唱花儿。每个周末,马金山还会带这些学生到松鸣岩景区学唱花儿。暑假和寒假期间,花儿学校都会正常开课。

北方的冬天很冷,教室里没有炉子不行。马金山自己花钱买炉子、买炭,让孩子们在暖和的教室里上课。除了本地的孩子,还有来自康乐、临夏的外地孩子,他们住在这里学习花儿。马金山除了会唱花儿、演奏乐器外,还是一个铁匠。因此,他每天都做一两把刀来卖钱,给学校的孩子们提供伙食,还给那些条件不好的孩子们买棉衣棉裤。学生慢慢从三十几个发展到四五十个,又到一百个,最多的时候有三百个。还有成年人在知道马金山的花儿艺术学校后,慕名来学习花儿。

但是,现在的花儿学校教学楼因时间久远,已经成了危房,他没有足够的资金去修整,只能暂时在新集小学给学生上课。在采访时,马金山说:“现在我的学生有一百多个。新集学校里有七十个左右。平常中年人都是到来家里学习,他们主要学习花儿的演唱技巧、演唱方式。还有学二胡、咪咪、唢呐的学生。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和大学毕业的学生都有。现在家里萨克斯、各种笛子都有。我准备买个手风琴。花儿学校还是要往好里办的。我们的祖先留下的花儿文化、民间艺术,不要让失传。在我们这一辈人里,让花儿传承下去。我个人基本上是这么想的。”笔者在听完马金山这段话之后,深深感受到一個人把一份事业当作自己的生命去热爱,这样的人值得每个人尊敬和学习。

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八,马金山都会带上花儿艺术学校的学生去松鸣岩参加“松鸣岩花儿会”。前几年,松鸣岩旅游局会给花儿艺术学校的学生搭建舞台。这样就能给学生一个展示的机会,也能让更多的人知道这样一位可敬的老人。到2006年以后,马金山意识到,花儿学校只在家里办是不行的。因为学校里的学生多,应该从学校教起,要让更多的孩子了解和喜爱花儿。因此,马金山会在每个周五的下午到村里的新集小学给五六年级的学生教花儿。

近些年,政府没有举办松鸣岩花儿会。所以,马金山会自发组织学生,在每年的农历四月二十八到松鸣岩举办花儿会。马金山用一己之力,培养了许多优秀的花儿歌手,用他自己的魅力,感染着不同地区喜爱花儿的人们。也正因为此,每一年的松鸣岩花儿会才异彩纷呈。

三、花儿的传承

2006年,花儿入选首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通过紧张的非遗抢救工作,部分即将消失在人类视野中的宝贵遗产得到了延续。交谈期间,马金山提到,相关部门前来采访拍摄并且做宣传工作,但对花儿做深入了解的并不多。“现在已有很多文化遗产进入国家保护名录,然而文化遗产一旦被发现、认定,就很容易陷入政绩化、产业化、同质化的怪圈。”这是冯骥才委员在2011年全国两会上的发言。冯骥才认为:“当前文化遗产保护存在多种怪现状,一是文化遗产申报与地方官员政绩挂钩的现象非常普遍。二是很多文化遗产被产业化,这其实也是一种‘异化。”那么,马金山说的这种现象是否也是冯委员提到的这种“怪圈”现象呢?

笔者认为,在现代社会,传统艺术和当代流行艺术之间的“优劣势”越发显著。传统艺术处于艺术的边缘地带,不受重视。当代流行文化受到大众的青睐和追捧。为了迎合大众的审美,赚取粉丝的关注和点赞,抖音、快手中的短视频将一些经典之作随意篡改,致使其面目全非,失去原有的艺术价值。在这样混乱的局面下,人们逐渐失去审美力。部分人一味效仿当今被网友捧红的“网红”,并以此作为衡量时尚的标尺。流传了千百年的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却频遭冷落。为此,国家出台了相关保护政策,制作关于非遗保护的纪录片,创办关于传统文化艺术的栏目等,从多渠道、多角度来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文化的多样性才是保持人类文明长久的基石。如果将一种文化做成一个产业,那么如何避免文化遗产在进入市场后失去特色呢?在教授花儿时,教师就要让学生认识到它之所以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因为它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如果失去了这两个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失去了保护的价值。如果脱离了文化的多样性,人们的生活也会随即缺乏色彩,因为保护文化遗产的目的是保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对待任何一种文化遗产,人们都应持有这样的态度,即保存该文化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马金山金山办的花儿艺术学校,目的就是为了培养更多的热爱花儿的新一代传承人,让花儿永驻活力。笔者希望,相关部门对老一辈的花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重视,让更多的人了解花儿,让有着丰富内涵的花儿在新的环境下越发迷人。

(宁夏大学音乐学院)

作者简介:朱琳(1990-),女,宁夏银川人,硕士,研究方向: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艺术。

猜你喜欢

金山花儿文化遗产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抢险当金山
翠挂金山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春天的花儿
把“花儿”留下
《花儿与少年》的搞笑瞬间
文化遗产保护
211246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myasthenic crisis after thymectomy—a multivariate analysis stu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