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寻镇海古城

2019-05-08张山梁

闽南风 2019年4期
关键词:镇海讲学阳明

张山梁

位于龙海市隆教乡镇海村的镇海卫,在明皇朝与天津卫、威海卫、金山卫并称四大卫所。这里,曾经是南疆锁钥、刀光剑影之地,见证了有明一代的兴衰成败;这里,又曾是崇儒重教、科甲连绵之区,素有“武功镇海疆,文教冠闽中”之称。无论是在将士征战助力王阳明建立不朽功业上,还是在弘扬传播阳明学说上,都有过浓墨重彩的一笔。只是一直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渐为世人所遗忘而已,令人唏嘘。岁次戊戌的深秋初冬之际,咋寒还暖,笔者带着追寻被遗忘的阳明及其后学留下的踪迹,来到今日被誉为“福建垦丁”的美丽海边小镇,试图揭开那段尘封已久的历史面纱。

明朝实行军卫制,自京师到郡县,皆立卫所,省级设都指挥使司、府级设卫、县级设所。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的镇海卫,就是按照这一明代规制而建的抗倭御敌之兵戎古城,管辖南到广东汕头,北至福州马尾的漫长海岸线。卫所自康熙六年(1667)被裁撤以降,已有350多年了。历经世代更迭、兵马蹂躏、风吹雨打的卫城,曾经的巍峨与雄壮早已褪尽铅华,如今只残存高约2-3米不等、长约2700米的城墙以及东门、南门、北门、水门等4个城门。俯看今日这些颓垣残瓦,眢井废基,无法令人想象这里曾经有过“驻军五千、住屋栉比、煊赫当世”的喧嚣与雄伟。

志书,是人们窥探历史的一扇窗口。翻开《漳州府志》,一条“镇海卫,统左、右、中、前、后五千户所,及置陆鳌、铜山、玄钟三守御千户所以属。其城周围八百七十三丈,皆砌以石。城背广一丈三尺,高二丈二尺,为女墙一千六百六十,为窝铺二十,今废。为垛口七百二十。东西南北分四门。后以东门失险,常闭,别开一水门。凡五门,各有楼。城下倾陡,以海为濠”的历史记述,让我对整个卫城有了一个大概认识。在浩渺如烟的各种史料记载中,我们同时可以到了阳明后学在谋划镇海卫及其所属之户所的建设、修缮中的条目记述:“铜山千户所……(嘉靖)三十六年(1557)倭警,众议东北城圮且卑,具呈漳南道王公时槐愿自修筑。委诏安知县龚有成勘修,益卑以高,易土以石,东北始为崇墉。”这里所谈及的漳南道王公时槐就是师从王阳明高足刘文敏的王时槐。

王时槐在其《自考录》记载:“嘉靖三十四年乙卯(1555)四月,升福建按察司佥事,整饬兵备,兼分巡漳南道……及任漳南,自觉赤子之心未失,洁己爱民,激励属寮,御寇保境,殚心竭智,不遗余力。”这也印证了阳明后学王时槐在明嘉靖年间莅闽履职期间,心系东南沿海的海防建设,呕心沥血,积极推动、指导镇海卫所及其所属之户所的修建,为加强和巩固镇海卫所的御敌功能做出贡献。今天,当我们站在这残垣断壁、草木丛生的古城墙上,眺望远方波涛汹涌的大海,再也没有看不见战船千帆云集的场面,也就很难理解这壘墙筑城的意义。但对于500年前的大明王朝来说,那可是保家卫国、御敌于海外的坚强堡垒,甚至可以说是关系朝廷安危的一块“压仓石”。

漫步古城,熙熙攘攘,游客摩肩接踵,居民悠闲自在。与之攀谈聊天,得知今天镇海村的4000多名常住居民,有36个姓氏、祖籍不一。原来这里的居民大多是以前驻军的后裔,来自四面八方。作为东南沿海要塞的镇海卫,最多的驻军5703人。可见,当时的镇海卫是将多兵强,不仅保卫东南沿海的海岸线,也是确保漳州府、乃至福建全境安宁稳定的一支重要力量。

众所周知,王阳明一生武功显赫,明正德年间巡抚南赣汀漳等处,进兵征寇,平定了闽粤赣湘四省交界数十年的动荡乱局,使祸乱之渊薮成为久治长安之地,解苍生于倒悬;文臣用兵,运筹帷幄,竟“以万余乌合之兵,而破强寇十万之众”,仅用43天就平定了宁王宸濠之乱,扶社稷于将倾……但很少人知道,在王阳明用兵如神的背后,却有许许多多镇海卫将士冲锋陷阵,乃至付出宝贵生命的史实。

王阳明在《案行漳南道守巡官戴罪督兵剿贼》中提到:“随据参政陈策等呈:据镇海卫指挥高伟呈,指挥覃桓,县丞纪镛,被大伞贼众突出,马陷深泥,被伤身死等因到院。”在《闽广捷音疏》,王阳明又一次提及:“行据大溪哨指挥高伟呈报……卑职与指挥覃桓、县丞纪镛,领兵前去会剿。不意大伞贼徒突出,卑职等奋勇抵战。覃桓、纪镛马陷深泥,与军人易成等七名、兵快李崇静等八名,俱被贼伤身死,卑职亦被戳二枪。”从中,不难看到镇海卫官兵在王阳明建立功业第一仗——“漳南战役”中的那种“身先士卒、视死如归、战死沙场”的英勇形象。王阳明在这两份公文中所提的指挥高伟、覃桓都是镇海卫的将士,《大明漳州府志·兵纪》《镇海卫志校注·名宦志》分别载之:“高伟,字世明,指挥同知也。正德五年(1510),袭先职到任。”“覃桓,沔阳人,正德十一年(1516)流寇詹师富屯结芦溪河头之大伞山。委桓会剿,擒贼首显福、蓝三等四十余人,又擒长富村贼首罗定亮,余俱奔象湖山拒守。南靖县请调桓出哨,猝遇贼,独兵与战,贼丛戟刺之,死。” 可见,镇海卫官兵在王阳明平漳寇战役中是立下了赫赫战功的。

无论是在征漳寇、还是在平宁藩,都可以看到镇海卫将勇官兵浴血沙场的身影。在王阳明历经千难百死的平宁王之乱中,镇海卫的将士们也是听从王阳明的召唤,冒着夏日的炎炎酷暑,日夜兼程,跨省长途急行军,以最快的速度赶赴南昌,积极投入到平定宁王之乱的战役之中,以实际行动支持王阳明建立不世之功,表现出镇海卫将士“忠义可嘉,劳苦足悯”的精神风貌。正如王阳明在《犒赏福建官军》中所称赞的:“福建漳南相距江西省城,约计程途有一千七百里之遥,该道乃能不满旬月,调集官军兵快八千员之众(其中漳州府海沧打手三千余名),首先各身而至……调来官兵,冲冒炎暑,远赴国难,忠义既有可嘉,劳苦尤为足悯,合加犒赏,以励将来。” 从这个意义上说,在王阳明“三不朽”之一的“立功”中,饱含着镇海卫官兵的艰辛付出与卓越功绩。

镇海设卫后,历任长官大多重视文教,城中建置了文庙、学宫,陆续开办了书院、义学,为镇海卫培养出不少著名人物,科甲联绵,簪缨不绝,赢得当时人士啧啧称赞,誉为“文教之盛,冠于闽中”。

王阳明一生始终以讲学为“首务”, 即使军务繁忙也坚持随时随地讲学传道,其讲学、讲会的学风自然影响着一代代的王门学子。一些阳明弟子、后学被谪戍镇海卫,借助当时卫所的书院、义学等场所讲学、讲会,传播阳明心学,布施传道,教化民众,成为推动阳明学在漳州地区弘扬、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

曾拜王守仁为师、“江右王门”代表人物的陈九川,“因谏武庙南遊廷杖谪戍镇海”,于嘉靖丙戌(1526),谪戍镇海卫,直到己丑(1529),朝廷正郊典,恩下得解戍还,前后历时三年左右。陳九川在谪戍镇海卫的三年期间,尽管身处“遥远、困苦、瘴海烟雾之中”,但始终不忘“崇理学,御教化而春秋俎豆”,将阳明心学在偏居一寓的荒野海疆点亮,照耀着卫国守疆的将士及其眷属,让教化不及的边疆军民依然可以享受“文章在传播,昭昭乎不可泯者也”。为此,在明嘉靖年间,镇海卫军民感念其“扶舆正气”“笃佑忠良”,即使身处“海濒也,操志益励,苦节弥贞”,特在文公祠右侧建寓贤祠,祀丰熙、邵经邦、陈九川等三位先生,“以慰卫人仰止之望”。到了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寓贤祠也已塌圮,时任福建巡抚金学曾重修,并立《重修镇海卫寓贤祠记》。今天,寓贤祠及其碑记已然不存,但先贤那崇高品格与鸿儒学识,依然成为镇海古城民众心中的不朽丰碑。

时序轮转,再过一个甲子有余,到了万历二十一年(1593),镇海卫又接纳了一位被贬戍于此的阳明再传弟子——李材。李材在贬戍镇海卫数载期间,始终不忘“聚徒讲学”,不遗余力地弘扬传播阳明心学要义,以至“学徒益众”。当时卫所指挥针对士官多为浮浪子弟,终日无所事事,武备流于形式的现状,商议建立讲堂,聘请李材讲学,传播知识。对此,李材也乐此不彼,欣然接受,并以师道自居,做到师严道尊,严于约束。李材尽管师从邹守益、王畿、钱德洪等阳明亲传弟子,其学说源于阳明心学,但其在讲学中却不机械性硬搬硬套王阳明的讲学方法,而是在传承中发展,以“大学知止知本”为宗,强调“随地体认天理”“正心修身”,以摆脱放诞虚矫之弊,给当时的镇海卫,乃至漳州、福建带来一股清新的学风。

历史对于旁观者是一段故事,而对于亲历者则是切身的感伤。对于陈九川、李材,镇海卫是他们人生中的一段辛酸经历,而对于这海疆边镇的百姓来说,正是有了这些学富五车却因谪戍而侨寓这方土地的先贤,才让这里的军民子弟、海边渔民得到儒学真脉的熏陶,才有了崇文重教蔚然成风,也才出现了“镇海卫学,实著闽中。理学经济之儒,指不胜屈;文章气节之士,史有成书”的现象。

猜你喜欢

镇海讲学阳明
银龄讲学
高中生物错题集建立的实践研究
蒋子轩 鲁彦威 嵇勤哲
2019银铃讲学计划印发湖南拟招260人
阳明海运股份有限公司船期表
一个人远行
阳明海运股份有限公司船期表
浅谈讲学案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环境雕塑在共有空间中协调性
《门闩系列》木雕作品创作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