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与学生生命的“链接点”
2019-05-08郑仁水
摘要:学习语文要引导学生从中获取有益于人生的启示,汲取有益于生命成长的营养,教学中要寻找与学生生命的“链接点”。拟以文本为依托,寻找“链接点”;推进教学进程,寻找“链接点”;在进行“链接点”教学时,教师应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
关键词:寻找;“链接点”;教学过程;多方辐射
在莫斯科的奥斯特洛夫斯基纪念馆里,陈列着他经常阅读的书籍,其中许多都是描写英雄人物和他的祖国俄罗斯的经典文学作品。正是这些作品令参观者想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性格形成的源泉。同样,学习一篇课文,我们希望学生从中获取有益于人生的启示,汲取有益其生命成长的营养。
古人强调“文以载道”。文字承载的“道”使其成为阅读者的精神源泉。德国教育学家普朗格曾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其生命感、价值感唤醒。而语文学科本身是指向“人”的,唤醒激发学生的生命意识,正是教学的主要目标。面对文字,我们要激发学生的想象与思考,进而唤醒学生的生命感与价值感。为此,我们要在文本教学中寻找其与学生生命的“链接点”。
关于在文本教学中寻找其与学生生命的“链接点”这一问题,许多教师的做法有些不妥:一是忽略。比如,教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四单元《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张衡传》这组课文,只是读一读,译一译,然后将文言常识进行讲解,将一些关于人物的性格特征的结论告诉学生。这种做法对于学生而言,借用鲁迅《拿来主义》的话就是:“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二是错位。许多教师教完一篇课文,并未用心设计反思这一教学环节,而是提一些大而无当的问题,如学过这篇课文,请你谈一谈自己的感悟;想一想,我们苦苦读书的目的是什么等。学生的回答常常会超出教师的预期,面对学生的“错位”作答,授课教师颇感尴尬。
这三篇古代人物传记,分别选自《史记》《汉书》《后汉书》,从所选的人物来看,或将相,或外交使者,或科学家;从人物品质而论,或有勇有谋,或忠心爱国,或谦逊勤奋。教材的编者可谓是用心良苦,三篇传记中人物生活的时代环境、故事行迹及价值取向各不相同,但都不愧是中国历史上“大写的人”,此一环节又岂能忽略?
我们认为,寻找文本教学与学生生命的“链接点”,应以文本为依托,从生本出发,通过问题的设置,循循善诱,让学生畅所欲言。
一、从生本出发,寻找“链接点”
教师为什么找不准文本表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与学生精神、生命成长的“链接点”?据我了解,许多教师从文本出发,关注的重点大多为这篇传记叙述的重点事件是什么?主要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是什么?倘若文本中的重点或者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恰恰无法引起学生共鸣,教師关注的这些又怎么能起到“链接”作用?以《廉颇蔺相如列传》为例,主要故事是“完璧归赵”“渑池相会”,主要人物蔺相如的品质是有勇有谋。无论是 “璧有瑕,请指示王”取回和氏璧的巧妙,还是“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的完璧归赵的智慧,都表现了蔺相如的“谋”;无论“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甘愿受刑,还是“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的同归于尽,都表现了蔺相如的“勇”。用“有勇有谋”概括蔺相如这一人物性格特征自然没问题。我听过几位教师的课,也都这么归纳。但是,倘若能否以此作为与学生生命的“链接点”,则需进一步研讨。
既然教师寻找的是与学生生命的“链接点”,就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同时,“接受理论”告诉我们,任何读者都有权力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观念去解释自己的阅读对象,并决定对它的接受。因而,在一篇文本之中,与学生生命的“链接点”也可能并非唯一。我们对本单元三篇课文的“链接点”不妨作如下设定:《廉颇蔺相如列传》可以是蔺相如在“负荆请罪”中表现出的博大胸襟和“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的高尚境界,可以是廉颇知错能改的精神,也可以是缪贤的知人而荐、慧眼识珠、发现“千里马”的伯乐精神。《苏武传》可以是苏武“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形象,也可以是苏武对待同为劝降的卫律、李陵的不同的言语方式。《张衡传》可以是其“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的谦逊,可以是其“从容淡静”的持重,也可以是其“不行”“不就”“不应”的淡泊名利、执着严谨。
二、推进教学进程,寻找“链接点”
就本单元教学而言,作为教学环节之一的“链接点”是基于学生掌握文本内容以及文言知识积累的基础之上,是教学的进一步推进。
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之间应该是“无缝对接”,不应留下明显斧凿之痕,更不应彼此脱节。因此,课堂教学应该是学习内容不断深入、学习活动不断推进的过程。学习内容与活动之间应该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同样,由文本内容的分析到寻找与学生生命的“链接点”也应该是一个有联系有逻辑的合理过程。
教学《苏武传》一文,我在肯定了苏武经历劝降、幽禁地窖、断绝饮食、放逐北海、廪食不至等艰辛与磨难仍然杖节牧羊的坚如磐石的意志之后,让学生齐读最后两段。读毕,我问学生,刚才读过的两段文字中,哪一句最为感人?学生异口同声回答:“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接着,我有感情地将这个句子反复读了两遍,然后问学生:“这个句子让你产生怎样的情感?”学生回答:“一是对苏武峻洁高标的人格和忠诚的赞美;二是为苏武在与岁月抗拒之后从匈奴归汉感到欣慰。”我认为学生如果仅仅理解到这里,远远还不够。寻找“链接点”的意义在于让学生有一种“于我心有戚戚焉”之感,产生感同身受般的共鸣,更要引导其汲取其中的精神力量,让自身的心灵更加健全。
针对第一点,我采用“问题链”的形式进行启发引导:“苏武如果投降匈奴将得到什么?苏武为了坚守付出了什么?坚守之后又得到什么?一个人应该如何看待得与失?富贵和名节不可得兼时,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取舍?”
针对第二点,我提了这样几个问题:“苏武在北海十多年里有没有可能随时倒下再也站不起来?如果苏武的生命在某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悄无声息地消失呢?‘何世无奇才,遗之在草泽,历史上是否有一些像苏武一样甚至比苏武还伟大的人‘空以身膏草野呢?”
学生不一定能准确地回答出教师提出的所有问题,但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思考,教师也不一定将这些问题的“标准答案”提供给学生,关键是引导学生找到思考的方向,将有形的文字与无形的思考结合起来,让学生的心灵接受洗礼,对是与非作出自己的判断,进而给学生的生命注入更多的正能量。
三、以“链接点”为核心进行多方辐射
“链接点”并不具有唯一性,课堂教学的走向有时候并非延着教师课前的预设而展开。课堂生成往往是师生之间或者学生与文本之间碰撞之后生成的火花,如果教师能够加以引导,就有可能形成燎原之势。
在教学《张衡传》时,学生将全文朗读并翻译之后,我心底忽然冒出一个问题,张衡的伟大之处在于多方面的才华,致力于科学、文学与政治等“不相容”的事业,并且都取得了骄人的业绩,那么张衡身上最可贵的品格是什么?正当我沉思默想之际,一学生举起手说:“我认为是课文第一段所说的‘从容淡静四个字。”我转念一想,有道理,并将这四个字板书在黑板上,然后说了句,西方有句谚语叫:性格即命运。不过,我还是将话语权交给学生:“何以见得?”这位同学回答说:“从容,即指一个人处事不慌张,很镇定,很悠闲舒缓的样子。淡静,淡泊宁静,所谓淡静若水。张衡正是因为‘从容淡静,创作《二京赋》才能‘精思傅会并坚持十年,才能撰写出《灵宪》《算罔论》等著作,才研制出浑天仪和精致的候风地动仪;才能在‘帝引在帷幄的高位上甘冒欺君之风险‘诡对而出,才会虽陪伴君王之侧而‘常思图身之事;才会在出任河间相时,‘刮骨疗伤,铁腕从政,然后急流勇退,保全自我”。这位同学的分析赢得了全班同学的热烈掌声,我也不吝溢美之辞。
“我们学习何尝不需要‘从容淡静呢?”接着,我也有感而发,从宋朝无门慧开禅的那首“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谈到周作人创作的文章,再谈到上海一位中学老师写过的一篇题为《“玩”出来的高考佳作》,进而谈到朱自清创作《荷塘月色》一文中体现出的“从容淡静”,又谈到《儒林外史》中两个寻常小人物说货卖完后到永宁泉吃一壶水、再到雨花台看看落照的“从容淡静”……学习要从容淡静,生活也应如此。
从课堂上学生听课的眼神与表情不难看出,这一节课教师讲得投入,学生积极参与、听得忘情。教师真真正正地将文本内容与学生生命融合起来。我想,我们不仅仅是学课文,也是在谈学习方法,谈修养,谈立德。
下课后,我也没想到《张衡传》这篇传记为何以“从容淡静”作为与学生生命的“链接点”,并引导学生向四方辐射。针教师而言,如果溯因的话,应该感谢自己平时的勤于阅读,才能逸于课堂。
当然,并非每篇课文或者每堂语文课都要寻找“链接点”。倘若找不著或者不适合,没有这一环节也未尝不可;一旦找到合适的“点”,则不妨延展、辐射。我们不必纠缠于基础性与人文性,关键还是取决于课文内容,取决于某一节具体的课堂师生之间的心灵碰撞,取决于彼时某一个或某几个学生的“灵感”,取决于执教者的阅读视野和语文素养。
【基金项目: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成果之一,项目编号:JZ170443(福建教育学院资助)】
作者简介:郑仁水(1965—),男,福建省大田县第一中学高级教师,主研方向为阅读教学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