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城佐酒之花生仁

2019-05-05三圣小庙

休闲读品·天下 2019年1期
关键词:花生仁纸包五毛

三圣小庙

卤兔以外,小城酒徒最爱花生米。

花生米,酒徒戏称“奉陪到底”,至爱无边,天南海北皆有,煮的、炸的、炒的,各式各样,最为爱酒之人所钟爱。酒徒金圣叹刑场候斩,也只求花生米臭豆干佐酒一碗,遗书有言:臭豆干臭,花生米香。

小城百姓爱吃炒的五香花生米,我们叫“花生仁”。只要是跟吃喝有关系的地方,都有卖的。有些街头小摊,摆上一些日常小食,放一坛子散酒,酒坛子旁边搁一小桌,桌上有一个不大的盘子,上面一小撮花生仁,那是免费给喝散酒的人准备的小食,俗话叫“垫牙”。到了傍晚,下了班的酒徒路过,丢下两毛钱打上二两,伸脖一口灌下去,随手把盘子里的花生仁抓了去,边走边吃着就回家去了。

只要是大众广泛接受的东西,总会比较出来个山高水低。小小的花生仁,也有业内高山。

当年皖北小城的花生仁,数一个叫“大胡子”的炒得最好。大胡子自然是以一脸的大胡子而得名,真实姓名我不知道,只是跟着叫大胡子。他一年四季光着头戴一顶帽子,每天下午才出来卖他的花生仁,固定在城门下面摆摊,一个马扎似的木质架子支起来,上面是竹制的圆形平底小筐,里面整齐地码好包好的花生仁,那个时候没有塑料袋,都是用纸包。分三种:小包的卖两毛.中包的卖五毛,大包的卖一块。

摊子支好后,离摊子三五米的距离,他弄俩小板凳,一个放上酒壺酒杯,一个是他专享的“座驾”,靠着城墙根就很慢很慢地喝起来。大凡他的主顾,都知道他的规矩,走到摊子上,拿一包花生仁, 把对应的钱朝摊子下面的罐子里一丢,招呼一声就走了。遇到新主顾或是要找钱的,随便你怎么嚷嚷,他是不会抬身子走过来为你服务的,反而是你得走到他跟前,他才慢腾腾找钱给你。他的酒友挺多,只要到了晚饭的点,总会有人走过去和他一起喝。

据说有时候喝高兴了,他会跑到城门楼上唱戏。我没听过他唱戏,但很是欣赏他关公似的大红脸。

大胡子的花生仁怎么个好法,虽然我是没少吃,但可惜当时年龄太小,现在也没啥印象了,还原不了孩提时的味觉“盛宴”。推测起来,未必就是他的花生仁有什么特别之处,我觉得可能倒是他的酒风吸引了众多同好捧场而己,不然怎么就只见酒徒必买他的花生仁下酒呢,妇孺以及不喝酒的不见得非他的不吃。

家严有个同事加好友老王,好酒,每天下午要去买大胡子一包花生仁。这里科普一下,花生仁必须当天买当天吃,因为炒货不能放,隔了夜就返潮。现在买花生仁可以一次多买点,塑料袋一装能放几天,而三十多年前,塑料袋还是稀罕物呢。

有一次,不知为什么,家严就把我托付给老王照看一天。下午跟着老王去买大胡子的花生仁,老王一般是买两毛一包的,这天因为有我,买了一包五毛的。我那时候小,六七岁的样子,嘴馋,拿到就要吃。老王把纸包递给我,我就毛手毛脚地想打开。那个纸包包得不严实,很松散,一不小心,一包花生仁哗地撒了一地。那是城门楼下面啊,老城的繁华之地,一包花生仁可以说是撒了满大街都是。我就愣在那儿了,不知道怎么办,好像被不知道是谁的某个人,给狠狠地欺负了一样。

这时候老王没言语,没像一般大人那样呵斥我,他居然很不雅地弯下腰,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一粒一粒地捡那些被我撒了的花生仁。我那个臊呀,当时就想装成不认识他。

老王弯着腰把花生仁捡好,然后用手一搓,左手倒右手再一吹,把花生仁上面的那个皮都弄掉了,然后拉过我的手,把黄澄澄的花生仁倒在我手心里。依然笑眯眯地说: “这样吃起来更够味。”对老王的这个举动,我愤恨了很多年,三十岁以后才慢慢地把这一次经历消化完,而且,反刍出相反的意思来:人活的是自己,只要地上干净,花生仁掉了咱捡起来,管过路的怎么看呢!

我对老王的钦佩这些年才开始明显,而且越来越感叹他的从容。

老王结婚晚,中年得子,很知道惜福,但距今二十多年前,老王的儿子路走到尽头。那天老王委托亲朋好友去料理,他在家中呆坐了一天。从那天开始,老王戒了酒。那一年,老王60岁。

自那以后二十多年里,我再没见过他。直到2008年前后,在一次宴会上遇见,老王都80多岁了,看上去好像还很矫健的样子,除了满头白发,谈吐也还是轻松风趣。他们一桌老朋友慢慢聊着喝着,老王端杯茶陪着,时不时地飘句话,引得一桌子呵呵呵呵。

宴会结束,我顺路送他回家,途中奉承他身体保养得好,年纪这么大还能如此健康,很难得。他沉默了一会,像是自言自语似的低声回答我:“老王早就死了,我这二十年是替孩子活的,按孩子的年龄算起,还不到五十岁,还小还小。”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现如今,大胡子走了,老王也走了。

花生仁还在!

猜你喜欢

花生仁纸包五毛
难忘“草纸包”
花生仁
花生仁小档案
花生仁奇遇记
回娘家
五毛特效
生活
生活
你有发财的命
4款风味花生仁加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