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特色食用虫资源开发的可行性与限制因素分析

2019-05-05赵玉阳吉宗博

食品界 2019年4期
关键词:虫类西双版纳昆虫

赵玉阳 吉宗博

国内外食用昆虫开发利用现状

国外关于食用昆虫产业化的发展研究。二战后的西德最先开始以昆虫为原料进行食品加工。时至今日,昆虫蛋白系列食品已开始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墨西哥的Clemente J acques等昆虫公司,把60余种可食昆虫加工成饼干、糖果等食品,出口到世界各地。德国已建立了汉堡“康福林”,提纯生产昆虫蛋白质。日本早在1992年昆虫商品贸易額已达2 600亿日元,美国德克萨斯州建有昆虫加工公司在1989年食用昆虫食品产值达5 000万美元。法国的“波一的松”罐制昆虫食品加工公司和澳大利亚的新威尔士昆虫公司等都在蓬勃发展。

国内对特色昆虫食品的研究开发。国内对于昆虫食品的开发受中医影响,更多注重昆虫的药理作用,主要是提取昆虫的营养素制药、利用昆虫生产保健品等。1987年,中国昆虫学会成立了资源昆虫专业委员会,现如今,山东大学生物系成立有昆虫蛋白研究所,武汉华中农业大学建有昆虫资源研究室,昆虫蛋白粉已经在工厂进行批量生产,中国的虫产业开始逐步发展起来。

西双版纳食用昆虫资源概况

虫类产品资源供需不匹配。云南西双版纳独特的自然资源孕育了种类繁多的昆虫,据初步统计, 在我国的云南省可食用的昆虫分布于14个目, 400多个科, 2 000多个种类,并且还在不断增加。当地少数民族也在发展过程中总结传承了一套对昆虫独特的认知和利用方法,仅烹调的方法就有13大类家家户户餐桌上总少不了油炸蝗虫、腌酸蚱蜢、甜炒蝶蛹、等别有风味的昆虫菜肴。

当地具有食虫的习俗的居民是对虫类的主要需求源,西双版纳地区旅游业较为发达,但是由于虫类产品的特殊性,只有部分游客形成通过体验特色菜肴“百虫宴”等形式形成对虫类产品的需求,远远小于虫类资源充足的供给,这样的局面是对昆虫资源的极大浪费。

特色虫类产品在推广上不到位。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地处边疆,在虫类产品食用上以粗加工为主,除了当地居民和一些求异心理的游客,大众心理接受程度普遍比较低。其次,也是由于地理位置和经济状况的限制,食用虫类推广力度不够,国内知晓度不高。对虫类资源的开发利用手段单一,除了亲自到当地去体验昆虫宴,并没有更多途径将昆虫作为特色旅游产品推广到全国各地。

发展趋势模型预测与问卷数据分析

模型预测。1.模型的选取与推理:在分析西双版纳虫产品经济效益和开发前景时,必须对未来进行科学的预测判断其可行性。在此,我们选择了可以有效处理小样本的灰色系统理论,建立灰色预测模型对自2017年起未来十年的虫产品收入额进行预测并分析。(注:灰色系统是对黑箱概念的一种推广,灰色预测模型(Gray Forecast Model)是通过少量的、不完全的信息,弱化系统随机性,放大规律的不明显变化,建立信息尽可能完全的模型并做出预测的一种方法。)

2.模型的假设

①假设本题所使用的数据均真实有效,具有统计分析的价值;②假设昆虫不因自然灾害而导致大面积死亡;③假设昆虫的捕捉科学有效,不存在因大量捕捉而破坏物种结构的问题;④假设西双版纳接待游客不存在人数骤减等极端现象;⑤假设商家依法纳税并如实上报收入额;⑥假设不考虑战争、瘟疫等外部因素的影响;⑦假设不因工业发展而破坏生态环境;⑧假设调查群众的回答真实有效。

3.模型预测结果

西双版纳各餐馆虫产品收入额约为餐饮业收入额的3.5%- 5%,取其中位数4.25%为虫产品销售额,通过灰色模型运算,并结合《西双版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所得数据,绘制2011- 2027年西双版纳虫产品收入额(百万元)的趋势图如下:(图1)

数据分析

通过灰色建模对西双版纳的虫类经济效益的分析与预测,我们可知:

虫类产生的收入受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产生波动,如总体产量较少,虫类产量季节变化等,但模型已经最大限度考虑干扰因素,提高预测精度。

虫类产业收入对整个西双版纳自治州的旅游总收入贡献不大,虽然通过建模证实虫类产业收入趋势将持续上涨,但是虫类产业收入额在上涨的同时旅游在总收入额也在逐年上涨。虫产品对于特色旅游业的经济贡献占比是否会增加犹未可知。

计算预测结果如图2所示,西双版纳虫类经济效益在未来10年呈现逐年递增趋势,2020年破十亿,2026年破二十亿,生产规模翻番。若进一步扩大虫产品的附加产值,使实际产值超出预测值,那么即使当前虫类经营还未形成大规模生产,但其经济效益呈现光明前景。

消费者问卷数据收集统计。选取足够数量的调查人数进行问卷调查,从问卷问题中提炼出几组数据进行分析:

1.日常可食用昆虫种类和加工手段:从日常食用种类来看,虽然西双版纳的昆虫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可食用昆虫有177种,但调查显示日常可食用昆虫目前仅有七种,不到总数4%,分析:有些昆虫由于外形美丽数量罕见,它们不是食用首选。各种昆虫资源的丰富程度不同所以产量不同,有些昆虫数量多但是因捕捉难度大所以产量少,如水蜈蚣等。从加工手段来看,加工方法多样化程度较低,大多为保持新鲜口感进行简单处理,无繁琐高端的处理程序。

2.民族和地区的接受程度:如图3所示,少数民族对于昆虫食品接受程度明显高于汉族,当地人对昆虫食品接受程度明显高于外地。

分析:民族:食虫文化是西双版纳少数民族的特色传统,他们食用的虫类种类,烹饪手段都有相似之处,而汉族分布由于地域原因对虫类接触少,自然接受程度低。地区:西双版纳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虽近年来外来人口逐渐增多,但当地居民仍然以本地人为主,本地人和外来人口更易受当地传统饮食习惯影响。而少部分本地人也会存在心理障碍。来旅游的外地人仅少部分好奇心重,尝试欲望高的可以接受。

3.消费者对于食用昆虫价格的看法:消费者对于食用昆虫的价格看法不一。

如图4所示,认为虫类价格较贵的占总消费者人数的68.97%,认为价格适中,可以消费的占24.14%,而认为其价格较为便宜的仅有少数人,占总消费者人数的6.89%。

分析:由此可见,昆虫菜对于无论是本地还是外地的消费者,都需要具有一定的消费能力才能品尝。

4.消费者的意向:据统计有58.33%的被调查者表示可以尝试昆虫食品,这些有意向食用昆虫的人即潜在消费者,说明食用昆虫存在开发潜力。

数据来源:

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本地,外地)

四张统计问卷两千人大数据

《西双版纳自治州2011- 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西双版纳可食用昆虫产业发展限制因素

在西双版纳旅游业快速发展的盛世状况下,当地各特色民族产业都在蓬勃发展,但做为最有特色的独特可食用虫民族文化食品却发展缓慢,经过我们总结有以下几点因素:

供给量少导致成本高,区位优势尚未充分体现。版纳地区基本都是以自然生长来获取,因为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恰好与当地需求量达到平衡状态,再加上多数昆虫的繁殖对于生态环境要求较高,据调查,已有多个组织尝试培养水蜈蚣未果,所以至今尚未对发展做出量化处理,还需要相关科技的支持。

高端食用方法匮乏,创新研发能力匮乏。当地加工手法简单,多以油炸直接食用,其余竹筒煮,凉拌,生吃等方式弥补,而这些方法或容易破坏昆虫原有的营养结构,或卖相难看难以下咽,不易大量推广。除此之外,未有以其为原料生产其他产品等衍生类产品出现。

体系监测体制不完善,明确质量检测标准有待建设。食品药品监督部门未对其进行标准化安全评估监测,制定科学食用方法,不时有过敏中毒症状发生,消费者对于食用昆虫仍然存在安全及卫生方面的担忧,导致推广有难度。

受季节等自然环境影响严重,天然养殖基地有待开发。各个季节有不同的昆虫作为食品,而在不同季节只能吃到微量储存高价产品,储存暂时以真空包装冷冻模式,不能确定营养竞争力含量是否发生变化,在当地并无有效应对措施。

宣传体系不完善,外地人接受程度较低。作为特色民族饮食文化、民族地区旅游之一的食虫文化,在宣传方面却十分欠缺,昆虫食品在当地不同于其他地区的形象暂时没有解决,外地人心中的刻板印象未能转化,吸引力欠缺。

不同制作方法營养保留状况不了解,有待数据检测。对其最大利用率问题尚未解决。不同的昆虫在价格上暂时以捕捉难度来区分,但总体差距并不是很大,初手在90—160RMB/500g之间,略显高昂的价格难以得到大众的广泛认可,而且在不同处理方法上也不能明确确定脂肪,蛋白,胆固醇等含量。

西双版纳可食用昆虫产业发展的建议

为了进一步开发食用虫类资源,推动西双版纳食用昆虫产业的发展, 使食用昆虫产业跟上旅游产业飞速发展的步伐,加大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亟待做好以下工作:

开发捕捉与养殖技术。在全洲建立昆虫自然保护区,保证生态链完整,空气质量指数优,利用区位优势开发科学自然养殖技术,提高供给量,降低生产者成本,提高产量。

科学合理定价。不同可食用昆虫由于各种因素导致产量不同,根据供给量差异进行原材料采购差别定价,进一步根据加工程度与制作方式采用科学价格售卖,满足市场需求。

完善区域产业体系。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资源和条件受限制,但可借助区域协同创新的战略契机,将昆虫资源在更大范围的区域内优化配置,通过具有实质意义的专业化分工协作,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形成比较完善的区域民族特色旅游产业体系,,可采用旅游城区旅游特色区进行研制和加工中下游产业,山区做为上游产业方法,扩大规模地区协作,实现全州共赢,

加强产研合作。人文科技等智力因素是未来地区综合实力竞争的关键性因素。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拥有一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因此具备了吸引人才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一些昆虫植物人才和创新人才,创新成果较强,来自祖国的关照政策也比较多。

保护产地生态环境。民族特色食用虫产业目前处于萌发期,在交通和我国西南地区以及东南亚经济圈不断发展的当今,一定不能忘记地区特征和区位优势,希望有关部门在范围内禁止发展有污染消耗大自然的工业等,必把最初的原生态绿色摆在第一位。

促进旅游业与昆虫特色产业的结合。从统计局数据分析来看,近五年旅游人数,增长率超过了250%,而直接带来的旅游收入增长了5倍之多。从增速来看,12年- 17年旅游人数稳步上升,但经济收入十分不稳定,16年竟然是17年增速的二倍,证明单一的民族特色旅游在创新更新旅游回头客率上出现了问题,所以对昆虫的利用不应局限于食用,可以多渠道开发昆虫特色文化创意产品,如装饰品,化妆品行业,多元化开发昆虫的经济价值,形成产业链,促进增值,特色饮食文化百虫宴等与特色旅游紧密联系指日可待。

食用昆虫,不但保持民族食品传统文化、风俗,还能给人类补充高蛋白、微量元素等营养,

对国民经济也会带来许多好处,随着地区民族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地区容纳量不断增加,作为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西南窗口,将会有更大的潜力提升创新驱动能力,带动区域民族特色产业经济的飞速发展。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南民族大学2018年度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GCX1817。

作者简介:

赵玉阳(1998-),女,满族,中南民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2016级学生;吉宗博(1997-),男,汉族,中南民族大学经济专业2016级学生。

猜你喜欢

虫类西双版纳昆虫
RFID昆虫阅读放大镜
虫类中药不可久服
西双版纳 一个与冬天背道而驰的地方
借昆虫上课
虫类药在腰痛宁胶囊中的应用
虫类中药不可久服
我最喜欢的昆虫——知了
昆虫的冬天
虫类、螨类、线虫类形态特征有什么不同
YUN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