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抽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对策
2019-05-05谈静惠
谈静惠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成为民众及国家都较为关注的一个问题,对此国家及各省每年都會组织食品安全抽样检测来监管食品安全问题。抽样是食品抽检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食品抽样工作必须保证抽样的规范性及食品的代表性,否则就会产生很大的风险。因此,在食品抽样过程中,应严格规范食品抽样工作,做好风险控制。
食品安全抽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抽样人员缺乏专业知识。食品安全抽样过程中,部分抽样人员没有经过系统培训,对于抽样一知半解,无法判定食品的具体类别,该抽取哪些种类的样品。部分抽样人员封样不规范,样品数量不到标,样品不具备代表性,没有严格按照《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实施细则》里的规定来抽样,造成承检单位拒收样品,无法对样品进行检测。
在食品抽样过程中,部分抽样人员不能严格按照录入要求对样品进行录入,经常出现抽样地址模糊,抽样数量单位没有,样品名称、生产流通许可证号错误等问题,样品信息模糊。
样品运输及保存方式存在问题。抽检样品种类繁多,由于需要抽取多个样品,不同样品又有不同的储存要求,多个样品堆到一起运输时容易造成样品污染。此外,部分抽样单位距离检测机构较远,不能够及时送样,抽取样品后不能按照样品储存要求暂时储存样品,特别是食用农产品类,易造成样品变质、腐烂等,最终无法检测。
抽检监测的单位无法全面覆盖。国家抽检、地方抽检都针对的是一些有营业执照、流通许可证或生产许可证的商家或企业。但市场上常常有些商贩执照不全,营业地点不固定,便造成抽样人员抽样困难,或者即使抽取了样品,若是不合格,后续核查处置也存在一定的难度,无法对此类商家进行全面的覆盖。
部分商家不配合抽检工作。在国家安全监督抽检过程中,部分商家或厂家经常以各种理由阻扰抽样人员抽样,商家含糊其辞,需要的证件拒绝提供,拖延时间,或者抢夺样品。部分厂家看到抽样人员会提供虚假信息,说没有库存,或者库存是非检测产品,部分企业甚至谎称停产。
形成原因分析及对策
加强对抽样人员的业务培训。基层人员流动性较大,每年的抽样任务繁重,有时为了完成任务,不能对人员进行具体的培训。此外,抽样工作本身需要一定的专业素养,抽检工作每年都在不断的优化,需要不断学习改进。
抽样机构应该加强对抽样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从产品分类、抽样方式、抽样单填写、封签等每一项都进行学习,并进行业务考试。同时,抽样单位在抽样过程中,不清楚的地方及时与检测机构沟通,确认样品种类以及检测机构的要求。
配备合适的运输装置。部分抽样单位没有合适的抽样箱,样品抽取后没有存储设备用于存放,后期核查处置时如被抽样单位对样品运送过程中的存储产生质疑,也将对核查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
抽样单位应根据抽样需要配备合适的运输装置,如车载冰箱,冷藏箱等装置,便于长时间运输时保证样品状态。同时也便于常温样品及冷藏样品隔离储存,有效防止样品污染。
健全抽检体系,加强企业的督查。抽样覆盖不全说明抽样计划不完善,需要进一步改进,市场监管部门应加强都抽检计划的管理,根据国家国家抽样办法及抽样计划,对证件不全的商家加强监管,对流动商贩次类不易监管的进行专项计划。对于抽样单位,采取不定期的监督检查,进行考核,对于抽样效果、抽样进度、数据上报进行监管。同时,国家应对检测机构加强管理进行考核,结合能力验证、盲样审核、对比实验等考察实验室检测能力,提高抽检数据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另一方面,各地市县的市场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企业的督查,从企业生产环境、工艺、原料、包装、存储等方面进行督查,采取诚信评价体系,对企业进行星级评定,根据星级对单位进行区差异化管理,加强企业自身的管理。
完善市场监管机制,加大宣传力度。部分商家和企业对于抽检工作不了解,认为抽样人员故意刁难,抽取他们的样品。部分企业是由害怕产品抽检出去后不合格,对企业造成一定的损失。
市场监管部门应加大对食品抽检的宣传力度,利用媒体、互联网、APP、微信等途径对大众进行食品安全教育,提高大众对于是安全的认知。让商家和企业认识到抽检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面对抽检工作人员做好配合工作。加大宣传力度主要是为了提高国民素质,让大众都参与到食品安全质量的工作中。
食品抽检工作是是一套完整的体系,抽样工作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只有做好了抽样的工作,后续检测工作才能够顺利进展,对食品安全问题做好监督。抽样人员必须本着高度的责任心,严格按照按照抽检程序进行操作,才能保证抽样工作高质量、高标准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