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生态公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019-05-05曹万林
曹万林
(周口师范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河南 周口 466001)
0 引言
我国“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并指出,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是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是生态文明建设中必须坚持的发展理念。而生态环境公平失衡问题违背了绿色发展理念,不利于区域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是可持续发展中必须加以重视的关键问题之一。生态文明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生态文明,就必须注重生态公平问题。因此,研究生态文明建设下的生态公平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1-8],把生态公平分解为3个维度,分别从经济公平、社会公平、资源环境公平三个维度对我国的生态公平进行纵向和横向剖析,并寻找影响生态公平的关键因素,以期对我国各区域的生态公平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1 生态公平各维度的测度
1.1 基于基尼系数的经济公平
基尼系数是由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Gini)提出来的,主要用以衡量收入分配的公平程度。基尼系数的取值范围是0~1,基尼系数越小,说明社会收入分配越平均,基尼系数越大,说明社会收入的两极分化越严重。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严重程度与否的警戒线。
经济的发展会引起能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同所引起的环境污染也不相同。根据基于基尼系数的环境公平度的测度方法[8],在排放一定量污染物的前提下经济贡献度(如GDP)也要相同,则说明环境污染排放分配是公平的,否则环境污染分配就不公平。用G表示经济发展水平,这里取GDP、工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作为经济发展指标的度量,Gij表示第i个地区第j个经济发展指标;用P表示污染物的排放,这里用二氧化硫排放量作为污染物排放的代表,Pi表示第i个地区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则经济公平指标GGP可表示为:
该指标越大,说明该地区的相同经济发展水平下排放的污染物就越大,经济公平度就越差。
1.2 基于基尼系数的社会公平
社会公平,是指在一定的平等规则下,人们享有同等的机遇和权利,从而使得资源配置达到公平的状态[9]。社会公平涉及政治、经济、教育等诸多方面,是人们在参与政治、经济和社会活动中获得的政治利益、经济收入和社会利益的公正与平等。考虑到生态的公平性,结合基尼系数环境公平度的测度方法,社会公平是人们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活动中所承担的污染程度,换句话说,在排放一定污染物的前提下,社会发展各指标的贡献度相同,则社会所承受的污染物排放是公平的,否则就不公平。这里的社会公平用GSP表示,社会发展指标分别取人口、教育、医疗条件,鉴于数据的可获得性,取年末人口总量、年教育支出和年末卫生人员数量作为人口、教育和医疗条件的替代指标。用Nij表示第i个地区第j个社会发展指标,如Ni1表示年末人口数、Ni2表示第i个地区年教育支出、Ni3表示年末卫生人员数。
该指标越大,说明该地区的相同社会发展水平下排放的污染物就越大,社会公平度就越差。
1.3 基于基尼系数的资源环境公平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资源环境不公平问题逐渐为人们所认知。如东部沿海地区虽然经济较为发达,但其消耗的资源与环境也远高于西部地区,城市交通便利、生活环境舒适,但相比农村,其消耗的资源与环境也更多。因此,资源环境公平问题实质上是经济利益不公平所转化的环境利益不公平[10]。其内涵有群体间从资源环境中获得的收益是否对等,污染中承担的成本是否对等,获得收益的主体与承担成本的主体是否一致。资源环境能够体现了人类整个生态系统对污染物排放或能源消耗的生态承载能力。如森林面积的多少决定着一个地区空气的优良程度,因为森林是天然的制氧工厂,是天然的空气净化物,对周边气候具有调节作用。水资源是水循环中形成的一种动态资源,能够满足人类需求和生态平衡。虽然水循环是无限的,但水资源是有限的。并且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地下水资源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因此,水资源的多寡也会对地区生态公平产生影响。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而一个国家工农业越发达,其消耗的能源也就会越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日常生活中消耗的能源所占比重也越来越大。而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能源的消费也进入新常态,如能源消费增速持续下降,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持续下降,电力消费增长主要动力由高耗能向新兴产业、服务业和居民生活用电转化,电力供应结构持续优化等。从“十三五”能源政策走向来看,加快利用电能是大势所趋,预计到2050年,我国电能消耗占终端能耗比重将会超过50%。因此,本文选取森林面积、水资源、电力消耗作为衡量资源环境公平的指标。用GEP表示资源环境公平,资源环境指标分别取森林面积、水资源总量、电力消费量。Eij表示第i个地区第j个资源环境指标,如Ei1表示第i个地区森林面积,Ei2表示第i个地区水资源总量,Ei3表示第i个地区电力消费总量。
该指标越大,说明该地区的相同资源环境条件下排放的污染物就越大,资源环境公平度就越差。
2 我国生态公平的时空分异特征
2.1 各指标权重的确定
本文根据专家打分后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构建生态公平的三个二级指标的比较矩阵A及每个二级指标下的三级指标的比较矩阵Bi,然后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一致性比例分别为0.0176、0.0000、0.0088、0.0036,均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
运用层次分析法可确定最终各指标的权重如表1所示。
表1 生态公平各维度及其权重
2.2 我国生态公平的时空分异特征分析
本文选取我国2003—2015年除港澳台及西藏地区30个省(区、市)的数据对我国及东中西部地区历年生态公平进行计算和分析。统计数据均来自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
2.2.1 生态公平的测算
利用上述计算方法及相应的权重系数,分别计算出2003—2015年经济公平、社会公平、资源环境公平及总的生态公平度,如表2所示。
表2 2003—2015年全国生态公平测算
由表2可以看出,经济公平度系数由2003年的0.4455超过“国际警戒线”0.4,到2015年的0.3692低于“国际警戒线”,基本呈逐年下降趋势。社会公平度系数由2003年的0.5436到2015年的0.4581虽然均超过了国际警戒线,但仍呈逐年下降趋势。资源环境公平度系数也是呈逐年下降趋势,并且在2014年达到了0.3948,低于国际警戒线。而综合的生态公平度系数虽然在2009—2011年有轻微幅度的上升,但大致呈下降趋势,并且在2014年之后也低于了国际警戒线。这说明随着我国对生态环境的重视,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加快,我国的生态也逐渐趋于公平。
2.2.2 区域生态公平的比较
本文把中国30个省(区、市)分成东中西三个区域,东部地区有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这11个沿海省市,中部地区有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这8个省,西部地区有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这11个省(区、市)。分别计算三个区域2003—2015年经济公平、社会公平、资源环境公平及总的生态公平度,如下页图1至图4所示。
图1 2003—2015年各区域经济公平度系数
图2 2003—2015年各区域社会公平度系数
图3 2003—2015年各区域资源环境公平度系数
图4 2003—2015年各区域生态公平度系数
可以看出,从经济公平度系数来看,从2003—2015年东部地区经济公平度系数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中部地区基本呈一直下降趋势,西部地区先上升后下降然后又上升趋势。中部地区在2010年之前的社会不公平度高于东部和西部地区,2010年之后,东部地区的社会不公平度加剧,超过了中部和西部地区。东中西部地区的大多数年份的公平度系数均超过了0.4,各区域内的经济不公平较为明显。从社会公平度系数来看,2010年之前,东部和中部的社会公平程度相差不大,并且呈下降趋势,2010年之后,东部地区的社会不公平程度略有上升,基本保持在0.5左右。从资源环境公平度来看,2003—2010年,东中西三个区域的资源公平度均呈锯齿形状,中部和西部地区大致呈下降趋势,东部地区略微复杂,2003—2006年呈下降趋势,2006—2011年呈上升趋势,2011年之后又呈下降趋势。从总的生态公平度系数来看,中部和西部地区的生态公平系数成下降趋势,其中,西部地区的生态公平系数一直低于0.4,中部地区的生态公平系数2012年低于0.4,随后又略有上升,2014年之后又低于0.4。东部地区的生态公平系数在2003—2006年呈下降趋势,2003—2011年又呈上升趋势,2011年之后又逐年开始下降。其中,2005—2010年东部地区的生态公平系数低于0.4,2011年之后又略高于0.4,生态不公平程度略有增加。
3 生态公平的影响因素及实证
生态公平是人与自然、人与人对象性关系的相互折射[11]。现实中的生态不公平现象很多,其中一个最根本的原因是以资本的方式来无节制的开发自然。生态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通过资本把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转化为迎合个体私利的公用新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人类无止境的欲望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也是造成生态不公平的另一个原因。这是因为率先进入工业文明时代的发达国家的发展更多地是对自然界的无偿使用或付出很少的成本,物质的进步及欲望的提升导致人们对蓬勃兴起的工业文明不加以限制,从而导致自然对人的报复。另外,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也是造成生态不公平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主要在于个人收入分配差距扩大会影响生态不公平,产业政策的不完善也会造成生态不公平,区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更会造成区域之间的生态不公平。因此,本文鉴于数据的可得性,本文选取能够反映生态不公平的主要影响因素,如污染治理情况、产业结构情况、污染密集度、对外开放程度、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等。污染治理情况用环保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表示(用符号EP表示),产业结构用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表示(用符号ST表示),用地区工业部门废气排放量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之比作为污染密集度指标(用符号PL表示),用进出口贸易额与地区总产值之比作为对外开放程度指标(用IM),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比值作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指标(用IN)。构建如下回归模型:
其中,EJi表示第i个地区的生态公平,βi为各系数变量前系数,μi为随机误差项。
3.1 变量的单整与协整检验
本文首先运用Fisher-PP检验方法对各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面板单位根Fisher-PP检验结果
由表3可以看出,各变量均为0阶单整,也即是平稳时间序列。再对各变量进行面板协整检验,发现变量EJ、SP、ST、PL、IM、IN协整检验的ADF统计量为-2.9289,对应的P值为0.0081,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也即是各变量之间具有协整关系,不存在伪回归现象,可以进行面板数据模型的估计与检验。另外,在面板数据分析中,当截面单元几乎涵盖了全部母体时,可以先验地选择固定效应模型加以估计。因此,本文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
3.2 回归模型的估计
由表4的回归分析结果可以看出,解释变量除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IN)之外,其他变量均通过了1%、5%或10%的显著性检验。如污染治理情况(环保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EP前的系数通过了10%的显著性检验,并且回归系数为负,说明环保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对生态公平指数有反向影响,即环保支出所占比重越大,生态公平指数越小,生态越趋向于公平,这与现实情况相符合。产业结构(第一产业所占比重)ST前的系数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并且回归系数为正,说明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对生态公平指数有正向影响,即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越大,生态公平指数越大,生态越不公平。说明农林牧渔业尤其是农业所产生的面源污染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较为严重,造成了生态不公现象。污染密集度(地区工业部门废气排放量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之比)PL前的系数通过了10%的显著性检验,并且系数为正,说明污染密集度越高,生态公平指数也就越大,生态也就越不公平。说明工业部门的废气排放量也会影响到生态公平。对外开放度(进出口贸易额与地区总产值之比)IM前的系数通过了10%的显著性检验,并且系数为负,即对外开放度对生态公平有反向影响。说明对外开发程度越高,生态公平指数越小,生态也就会越公平。这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对外开放能够吸纳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有效地降低环境污染,提高生态公平度。城乡居民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比值)差距前的系数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城乡收入差距对生态公平没有显著影响。
表4 模型回归分析结果
4 结论
生态公平是解决生态危机的理论基点[12]。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历年生态公平程度大致呈上升趋势,生态不公平现象逐年得到缓解。通过区域生态公平的比较发现,东部地区的生态不公平程度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中部地区呈现出缓慢下降趋势,西部地区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较为复杂的趋势。从生态公平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可以看出,污染治理投入所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越大,生态越公平;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越大,生态越不公平;污染密集度越大,生态越不公平;对外开放程度越大,生态越公平;贫富差距对生态公平没有显著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