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法律解释的主观性与客观性

2019-05-04乔新凯

都市生活 2019年1期
关键词:法律解释主观性客观性

乔新凯

摘 要:法律解释作为法律适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上个世纪中后期的西方法学界引起广泛讨论,作为法治核心概念的法律解释的客观性理论受到主观性理论较大的冲击,两者呈现着一种对立紧张的关系。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推进,工作重心由立法向司法的转换,这其中作为司法活动关键一环的法律解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法官的法律解释是有客观依据的还是主观任性的追问就是对法治正当性的追问,故厘清这两者的关系对法治建设既迫切又很有意义。

关键词:法律解释 主观性 客观性 法治

关于法律解释之客观性与主观性的讨论,最早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现实主义法学运动,新一轮讨论则肇始于上个世纪60年代的哲学解释学的兴起。以伽达默尔为代表的新的解释学理论向以狄尔泰为代表的传统解释学发起了挑战。伽达默尔认为解释本身依附于历史背景,受我们个人偏见的影响。这种新的解释学从本质上否认认识和对象相符合的真理观,否定解释的客观性。哈贝马斯则认为,承认传统和偏见是理解和解释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意味着解释者对制约他理解和解释的传统无所作为、全盘接受和不能对之反思批判。在伽达默尔和哈贝马斯的争论中,哲学解释学的一系列观点日趋成熟,并使解释学的思想对其它学科发生了渗透性影响。[1]

法律解释一词在我国的语境中涵盖的范围较广,分类包括正式解释和非正式解释;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具体解释和抽象解释等。本文所谈的法律解释采取较狭义的定义,将范围限定为司法机关对具体案件的所做的具体解释。随着我国社会生活日趋复杂,疑难案件也日趋增多,法官在案件审判中常常会面临法律漏洞或法律文本原意模糊的情况,有些人便认为法律解释是主观随意的。面对法律的权威性被削弱的局面,厘清法律解释的性质至关重要。

一、法律解释的客观性

法律解释的客观性理论是西方法律思想的核心部分,它最早的意义包括了法律的客观性和理解的客观性。这一理论肇始于19世纪欧洲大陆的法典化运动,当时的法学领域受理性主义思想的影响,认为通过理性制定的成文法是一种自足的社会规范,它具备理性的一切要素,是一个完整、逻辑自洽的体系,法官的唯一任务就是在审判中认识这一理性条文。故在最初的意义上,法律解释就是一种对客观规律的发现,是一种从法典中找出理性条款的活动,不允许法官将个人价值判断参杂于其中。这种观点包括两种理性同时在场,一是制定法是理性且完备的,二是认为法律的解释者能够通过无偏私的理性找出立法原意。这一认识导致了概念法学在德国和法国的滥觞。孟德斯鸠认为,法官是一种自动适用法律之机器,判决是“法律严格之复印”。[2]法国的《拿破仑法典》就是最典型的代表。法典被提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而法律解释仅仅是探究立法者的意思,任何参杂进个人价值判断的法律解释都是在破坏法典的尊严。在同时期的德国,虽然没有进行法典化运动,但与法国相似是其将民族习惯视为客观存在,法律解释的客观性就是要符合德意志的民族习惯。故在最初的意义上,“解释”实际上是被消解的,法官并不是法律与现实之间的桥梁而是傀儡,法官仅仅只是理性立法者的代言人。这种理论缺陷是明显的,它过分重视立法者在立法中的作用而忽视了司法者在法律适用中的作用,是一种机械科学观对法律领域的过度侵占。19世纪末,以耶林的自由法学为代表的众多学派开始对这种客观性理论进行批评。反对者认为,在实践活动中法律文本的完满性与逻辑自恰性是一个伪命题;另外,法律解释作为个体的活动难免会参杂进个人的价值判断。

尽管如此,我们也要认识到这种客观性理论是西方法治思想的核心部分,现代法律的稳定性和可预见性只有通过这种机械科学观才能获致。韦伯认为对抽象的、形式化的客观规则的推崇是法治步入现代化的标志,也是西方自由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重要保障。

二、法律解释的主观性

法律解释的主观性有两种不同的语境。早期的主观性观点,是在上世纪30年代美国的现实主义法学派对概念法学的批判下应运产生的,其代表人物卢埃林和弗兰克认为法律不过是法官对争议所做的事情。大法官霍姆斯也有相似的论述,认为法律不过是对法官行为的预测。严格来讲,现实主义法学语境下的“解释”并不是指参照法律文本的“解读”,按照其代表人物弗兰克的观点,法律的不确定并不源于其自身意义的模糊,而是指在社会实践中,法律并不总能适应社会发展之进程,所以法官在审理案件时,总是跟着他们的偏见走。这种语境下主观性指的是法官脱离文本规则后的随意性,而不是指在解读文本时由主观判断造成的偏差。

第二种语境下的主观性观点则源于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的兴起。哲学解释学推崇创造性,理解成了创造行为而不是寻求客观的行为。“哲学解释学已使我们认识到对意义的理解依赖于语境,而语境要求我们永远从传统支持的前理解出发,同时也要在理解被修正过程中继续不断的形成新的前理解”。[3]理解就是包含着“前理解”和“偏见”的“视域融合”,是解释者的“现在视域”对文本所蕴含的“过去视域”的翻译,它追求的是效果而不是客观性。这无疑对法治传统中的客观性解释造成了冲击。在这一背景下,后现代主义法律解释学兴起,他们否认存在能够对法律文本进行客观阐述的不偏不倚的理性人,法律解释就是法官对法律主观臆断的结果。心理学家们告诉我们,判决的过程很少从一个前提出发,然后由此前提得出結论。判决毋宁是以其他方式开始——从一个或多或少模糊地形成的结论;一个人通常是从这样的结论出发,然后才试图去寻找证明它的前提。[4]

这种主观性观点的缺陷是明显的,它过于强调人的情绪体验和偏见,而漠视人的理性以及法律解释中的客观性基础。第一,夸大解释者的个人情绪和偏见在解释法律时候的作用,尽管感性情感是人的天赋,但人的理性才是在解释法律时发挥主要作用认知能力。如严格的形式逻辑、共同的语言规则等都是法律解释者要严格遵守的理性思维模式。就如卡西尔所说,人是“符号的动物”,一个理性的社会之所以可以交流就得益于这些具有客观意义的符号。第二,忽视了法律专业内部的诸多客观性要素的制约。其一就是法律文本的内在规定性。法官在对法律解释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加入个人的价值判断,但是这种判断当然不是恣意的,他会受到法律文本中各种规则的制约。在案情与文本都明晰时,法官如果想要打破客观性解释而造成裁判结果有失公允的话,他的肆意的主观解释将会受到社会公众的责难。另外,即使法律文本出现漏洞、规则出现缺失,法官的解释仍然要受到道德、价值判断的限制,虽然此时法官的解释拥有较强的个性,但是仍不能说其已摆脱了解释的客观性。其二,来自法律解释共同体的制约。解释共同体的制约具有更强的专业性,他们基于大致相同的知识背景和职业认同基础,对法官的主观性解释进行“同行”制约。法律文本的确定性与解释共同体的制约有效的约束了主观恣意的自由释放。

总的来说,主观性观点提供了一种较不负责任的解释学进路。法律的肯定性、确定性、自治性、一致性和至上性等等传统观念统统成为其肆意地解构的对象。[5]德沃金教授对这一观点讽刺道:“洞见终究是主观的,只是特定的法官在某一天好歹觉得它似乎正确而已”。[6]

三、客观性与主观性的融合

为了调客观性与主观性理论两方冲突,哈特提出了空缺结构理论。其指出因为语言具有核心地带和边缘地带,同样的,由语言组成的法律规则也存在着核心地带和边缘地带。在法律的核心地带,法律规则的意思是明确的、无可置疑的。此时法官只需要被动的选择适应案件的规则作出公允的裁决即可。另一方面,在法律的边缘地带,情况便不同了,“任何选择用来传递行为标准的工具——判例或立法,无论它是怎样顺利地适用于大多数普通案件,都会在某一点上发生适用问题,将表现出不确定性;它们将具有人们称之为空缺结构的特征。”[7]在哈特看来,在规则明晰时法官的解释只能是客观的、机械的,而在规则模糊时,法官可以行使自由裁量权,其解释可以是主观的。

德沃金的理论进一步重视法官在法律解释中的作用。法律是一种“阐释性概念”,而法官就是这个阐释的主体,法官审判的过程就是阐释的过程,法官依据的法源是包括了法律规则、原则和政策的“整体性法律”,只要有这种“整体性法律”的存在,就不用担心法律存在漏洞、或者语言表达有缺陷等问题,从而得出“唯一的答案”,法律解释的客观性就能达致。当然,这种理想的实现是以法的确定性、规定性和高素质的法官为基础和保证的,法官们对法律的解释并不随心所欲、率性而为,相反,他们是在“整体性”法律既定的框架下和范围,对法律进行“建设性的诠释”。[8]概括来说,德沃金是通过扩大法律的外延,此时法律原则、政策都成了法律解释客观性的依据。

波斯纳则是从客观性的概念入手来阐释这个问题的。首先他区分了客观的三种含义:第一种是形而上学意义上的本体客观,指“就在那里”的东西;第二种是指科学意义上的客观,是一种相对较弱的客观,其强调复现性(replicable),这种意义较多的在科学上适用;第三种指的是交谈意义上的客观,可将其界定为合乎情理(reasonableness)。“所谓合乎情理,就是不任性、不个人化和不(狭义的)政治化,就是既非完全的不确定,也不要求本体论意义上的或科学意义上的确定,而是只要有有说服力的、尽管不必然是令人信服的解释,并总是伴随有这种解释,就可以修改答案。”[9]法律解释的客观性只能是第三种意义上的客观,即解释只需合乎情理。这样,法律解释客观性中就可以容纳个人主观性了,但是主观在这一情境下则是受到较强限制的,即要合乎情理,符合同质文化下人们普遍的认知和情感。

在对法律解释的客观性理论与主观性理论的整合中,哈特承认了法律解释存在客观性的部分,也存在主观性的部分。当然,客观性是最重要的;德沃金则是通过扩大法律的外延,用“完整性的法律”这一概念来为法律解释提供完整的客观性基础;波斯纳则是通过弱化客观性的含义来保护法律解释的客观性。

四、结语

法律的存在形态的抽象性就决定了法律解释的必要性,而人作为法律的解释主体也决定了解释必然伴随着主观性与客观性,它是一个主客观相结合的过程。如果将法律解释仅看成是主观的,我们会陷入法律虚无主义;如果把法律解释仅看成是客观的,我们又会陷入概念法学的教条主义当中。而“视域融合”的观点对此则有借鉴价值,赵光武教授指出“视域融合过程中的既竞争又协同,自组织、自超越的思想;在视域的交互作用中所形成的整体的涌现性而非加和性的思想;视域融合发展过程中,呈现的认识、融合、再认识、再融合曲折前进的非线性思想,等等,对复杂性探索有积极影响。”[10]可见如果将“视域融合”中个人情绪和偏见较好的限制,其对法律解释学的完善将很有意义。

陈金钊教授的方法是将法律文本与解释者融合于“法律意蕴”之中——法律的意蕴既非法律文本的原意(客观性),也非法律文本释放出的重要意义。法律意蕴是解释者在理解法律文本的过程中出现的第三者。[11]法律解释是解释者与法律文本相互征服的和谐、平衡状态。法律解释的绝对客观性理论的统治地位将不会重现,绝对主观性理论始终要批判的看待。另外,我们也要注意到,在法律解释的主观性与客观性平衡中,法律解释的客观性应始终是居于核心地位的。在法律适用过程中,如果案件事实及法律文本清楚明了,能够被人们一般经验所理解,那么此时,客观性便顺理成章的被要求,此时的主观性解释便不能出现。在现代法治国家之下,法律始终要以客观性为主、主观性为辅。而正是这种客观性保证了法律作为一种社会规范能够得到认同和有效的实施,法律解释的客观性与普遍一致性是现代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法治追求的是法律的客观、公正而非其个人化。反观主观性理论唯一的正当性来源——法律是被“人”所实施。当然,只要法律是人在适用,其主观性便永远无法克服。我们可做的就是,一方面通过法律文本的内在规定性和法律职业共同体的监督来限制主观性的滥用;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调动主观性在机械的法律文本适用过程中的润滑作用,以使司法实践更具说服力和亲和力。从目前法治发展的道路来看,法律解释的客观性理论始终是我们要坚持的第一要义,而主观性理论则要依附在客观性理论之上去发挥其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东,石军,叶舟等.古今中外争鸣集粹[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60-61.

[2] 陈金钊,刘作翔.论法律解释的客观性[J].学习与探索,1997( 3):84-90.

[3] 哈贝马斯.哈贝马斯精粹[M].曹卫东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158.

[4] 付池斌.现实主义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120.

[5] 谢晖,陈金钊.法律:诠释与应用[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11.

[6] 罗纳德·德沃金.法律帝国[M].许杨勇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6.8.

[7] 哈特.法律的概念[M].张文显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127.

[8] 田成有.重构还是超越:法律解释的客观性探询[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1):57-63.

[9] 理查德·A·波斯纳.法理学问题[M].苏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9.

[10] 赵光武.哲学解释学的解释理论与复杂性探索[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1(4) :5-11.

[11] 陳金钊.法律解释的意义及其对法治理论的影响[J].法律科学.1999(2):3-10.

猜你喜欢

法律解释主观性客观性
浅析历史的客观性
聚焦以能力立意的六种“客观性”函数问题
从《绸都·丝韵》谈非遗类纪录片的创作理念
卖一个云盘账号判10年
论色彩在影视动画艺术中的运用
略论解释共同体对法律解释的影响机制
浅析后印象派绘画色彩
花非“花”
高中生物教学的客观性评价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