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成为孩子眼中英雄的要诀
2019-05-04郭艳彪
郭艳彪
〔关键词〕家庭教育;亲子沟通;英雄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12-0077-02
2018年央视春晚,贾玲团队带来一个与家庭教育密切相关的小品——《真假老师》,受到广泛好评。小品讲述了一个“乌龙家访”的故事,里面引用了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名言:“学校的教育不能缺少家庭的配合,家庭才是一个人学习做好事的起源之地。”孩子的成长,不只是学校的事情,更需要家长的配合,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我是一名高中专职心理教师,对这一点深有同感。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我常常发现,孩子很多心理问题其实根源在于父母。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我常常需要和学生的父母打交道。为了做好与这方面的工作,我平时会利用一些闲暇时间,阅读关于家庭教育的书籍。最近,我阅读了一本高质量的家庭教育书籍——《六A的力量》,现在把自己的阅读思考和感想,以提问的方式分享如下。
一、父母成为孩子眼中的英雄有那么难吗?
现在是一个父母难为的时代,每个孩子都是家中的小王子、小公主,父母们能够和孩子和平共处就不错了,真不敢奢望成为这些小王子、小公主眼中的英雄。其实,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看,在孩子小的时候,每一个家长确实享受了一段短暂的“孩子王”的英雄时光。但是时间不长,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他们的自我意识开始发展,慢慢变得叛逆,不愿听父母的,从最初的要求活动独立,到后来的要求人格独立。这些叛逆的孩子,让父母们头疼不已。所以,孩子长大以后,大多数父母根本就没有奢望过成为孩子眼中的英雄。
但是,《六A的力量》一书的作者告诉我们,要想成为孩子眼中的英雄,其实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他认为,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英雄”的内涵,它不是字典里提到的“因光辉的业绩或道德高尚的行为而闻名的人,或者“杰出人物,因在某领域的特殊成就或杰出贡献而著名的人”,而是“任何一位具备同情心、品格优良、言行如一、诚实正直,并且以身作则的父亲或母亲”。也就是说,“英雄”离我们很近,就是对我们有深刻影响的重要他人。
二、父母如何成为孩子眼中的英雄呢?
如何成为孩子眼中的英雄?《六A的力量》这本书给出了答案——六A。所谓的“六A”,其实就是教育子女的六大原则,它们分别是接纳(Acceptance)、赞赏(Appreciation)、关爱(Affection)、时间(Availability)、责任(Accountability)和权威(Authority)。作者特别提出,上述六大原则需要按照正确的顺序实施,他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对这一顺序加以说明,“六A”原则就好比一个菜谱:先以“接纳”开始,接着加入“赞赏”,佐以大量的“关爱”和“时间”,然后放入“责任”,最后盖上“权威”的锅盖。书中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详细阐述了如何做到这六个“A”。
要想做到上述六个“A”,成为孩子眼中的英雄,有一个重要前提——它需要我们处理好与原生家庭的关系。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一般有两个家庭,一个是自己的现有家庭,一个是原生家庭。心理学大量研究表明,原生家庭对我们的成长具有重要影响。有一些人甚至发出这样的悲观论调:我们无法逃出原生家庭的牢笼,现在家庭的很多问题其实是原生家庭问题的延续和轮回。在某种程度上,我是认同这一观点的。我感觉很多人都是在原生家庭的痛苦中輪回,成为了自己不喜欢的父母的样子。而本书的作者之一麦道卫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原生家庭可以影响我们,但是无法决定我们,我们完全可以逃出原生家庭的牢笼。麦道卫的父亲是一个酒鬼,还是一个家暴者,残忍地对待母亲和孩子。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的麦道卫,不知道如何去爱人,也不知道如何去接受爱,遇到问题也学着父亲那样用暴力解决。麦道卫以为自己一直会这样下去,幸运的是,他遇到了人生中另外两个重要他人,一个是本书的另一位作者迪克,一位是他的妻子多蒂。他们的出现,让麦道卫感受到了爱,麦道卫也开始重新认识自己,重新审视与原生家庭的关系,以成长的心态不断学习和调整自己,最终成为一位孩子眼中的英雄,这本书也应运而生。
三、父母作为孩子眼中的英雄,能糊弄孩子吗?
父母作为孩子眼中的英雄,很容易产生权力感,认为孩子还小,很好糊弄。特别是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常常持这样的观点。作者在本书中多次强调:“你可以去欺哄一个骗子,也可以去愚弄一个傻子,但你绝敷衍不了一个小孩”。读到这段话的时候,我联想到古代曾子杀猪的故事:曾子的妻子要去赶集,孩子哭闹着也要跟着去,由于集市太远,带着他很不方便,于是妻子想糊弄一下孩子,欺骗他说赶集回来就给他杀猪吃,企图蒙混过关。但是曾子觉得不可以糊弄小孩子,要说到做到,于是真的将猪杀给孩子吃。
办公室的同事最近也分享了一个故事:有一天晚上八点多,楼上的两个小男孩(一个七岁、一个三岁)哭着敲她家的门,哥哥说:“妈妈说,你才是我们的亲妈妈。”同事一脸疑惑。后来才了解到,刚刚楼上这位妈妈和孩子们吵起来了,妈妈很生气,于是随口对他们说:“我不是你们的亲妈妈,五楼的阿姨才是你们的亲妈妈。”结果这两个小孩子信以为真,真的跑到五楼去找自己的“亲妈妈”,搞得这位同事哭笑不得,发出同样的感慨:“作为父母,绝不可以哄骗孩子!”
四、父母作为孩子眼中的英雄,只有一种状态吗?
在古装电视剧里面,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英雄具有不同的状态,既有铮铮铁骨的一面,也有侠骨柔情的一面。同样,作为孩子眼中英雄的父母,也具有灵活性,不止有一种状态。在本书中,麦道卫就不止有一种状态,在不涉及原则问题的时候,他在孩子面前是风趣幽默的,甚至完全放下成人的架子,表现出孩子般的童真状态。
有一次,他的女儿凯莉和一个朋友在家里玩,两个小孩缠着要给麦道卫做头发,麦道卫首先不答应,但是在女儿的苦苦央求下答应了,“你们想怎么折腾我的头发,就怎么折腾吧。”但是在做头发之前,他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你们不准剪掉,也不准染色,而且你们俩要答应和我一起吃晚饭。”最后,两个孩子把他的头发弄得不成样子,麦道卫不但没有生气,还带着孩子们的“杰作”与她们共进午餐。
但是,当涉及原则问题时,麦道卫则会表现出另外的状态,他会以“温柔而坚定”的态度,坚持自己的原则和立场,表现出成人的状态。例如,一天早晨,儿子忘记按照约定上学前把垃圾倒掉,就直接上学去了,麦道卫不顾妻子多蒂的反对,开车到学校将儿子叫回家中,儿子极不情愿地骑车回家倒完垃圾,然后骑车去往学校,结果迟到了半小时。老师把违反校规的西恩带到校长办公室,西恩把早晨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校长,校长非常震动,不但没有处罚西恩,而且非常赞赏麦道卫的做法。
麦道卫作为父母呈现的不同状态,非常契合心理学中P-A-C理论观点。理论中的P-A-C分别代表“Parent”(父母)、“Adult”(成人)、“Child”(儿童),该理论的核心观点是说,每个人的个性是由比例不同的P-A-C三种心理状态构成的,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境和对象,灵活地展现不同状态,与人沟通。但是,在父母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一些父母,尤其是一些有权或者有钱的父母,可能只有一种状态,就是单位的领导或者公司的老板,他们在与孩子的沟通中,对待孩子的态度总是一副领导要求下属或者老板教训员工的样子,结果造成亲子之间的关系疏离,甚至亲子冲突。
我在一次心理辅导的过程中,有一名女生讲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女孩的爸爸是政府部门的中层领导,妈妈是开公司的,爸爸总是用领导教育下属的口气,要求女儿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爸爸在她的印象中很优秀但是冷冰冰的,她心里很反感,但是无力反抗,所以与爸爸沟通时,她总是沉默以对。我在想,如果有机会,我要把《六A的力量》推荐给这位爸爸。
我们只要认真对待孩子,以开放、灵活的心态与孩子一起成长,就能成为促进孩子成长的“英雄”。
(作者单位:广东省江门培英高级中学,江门,529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