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刻板印象的SEB实证研究
2019-05-04王玉花
〔摘要〕为探讨社会大众和初中留守学生对留守儿童群体刻板印象的现状和差异,运用留守儿童刻板解释偏差SEB问卷,对社会大众和初中留守生进行内隐刻板印象调查。结果发现:初中留守学生对内群体不存在内隐刻板印象,社会大众普遍存在对留守儿童群体的内隐刻板印象,其中中小学教师有着显著的刻板解释归因偏差。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刻板印象;SEB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12-0009-05
一、引言
纵观留守儿童研究,留守儿童这一群体被“污名化”的现象越来越突出[1]。大多数研究表明,留守儿童处于不利地位,存在众多学业或心理问题[2-4]。在媒体的报道中,留守儿童的负面新闻层出不穷。但是,也有部分研究者认为,留守儿童并不是“问题儿童”的代名词。通过有关留守儿童研究的文献综述,任运昌发现,很多学术论文夸大了对留守儿童群体消极特征的描述[5],留守儿童污名化已经处于启动状态。因此,目前真正让人担忧的不是留守儿童行为表现如文献里一样,而是研究者带着问题视角过分关注留守儿童的消极行为。只要提到“留守儿童”这个字眼,人们马上会联想到诸如学习差、孤僻、行为不端等负面特征。这些对留守儿童群体的刻板印象俨然成为留守儿童的身份特点。
刻板印象是关于特定群体及其成员相联系的特征、属性和行为的固定认知[6],包括外显和内隐刻板印象。外显刻板印象的研究一般采用直接测量的方法,如自由联想法、问卷法等,并未关注无意识操作层面的内隐态度。一般认为,人们的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经常处于分离状态,而且相对而言,内隐态度更具有可信度[7-8],对人们的未来行为有良好的预测力[9]。因为这类态度和信念并不能被人们有意识地觉知到,有时也难以准确地报告。在众多对内隐态度测量的方法中,刻板解释偏差被证实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10-12]。所谓刻板解释偏差(Stereotypic Explanatory Bias,SEB),是面对与自己的刻板印象不一致的情境时,人们所表现出来的解释偏差,即个体会做出更多的原因解释,并将这种不一致进行环境归因(外归因),而不是个人归因(内归因)[13]。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人群对留守儿童的认知评价无论从外显态度还是内隐态度,均存在很大差异。虽然有不少文献表明留守儿童的境遇堪忧,但也有研究发现,小学教师和大学生倾向于将农村留守儿童与积极特征相联系[14-15]。还有部分研究关注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提升和保护性因素的建构[16-19]。而且,目前关于留守儿童内部成员对所属群体认知和态度的研究几乎没有。所以,本研究以社会大众和初中留守学生为被试,从内外群体的角度对留守儿童群体的刻板印象进行研究。
二、研究方法与程序
(一) 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农村初中留守学生68人和社会大众135人进行调查,所有被试均自愿参加。留守学生有效问卷61份(男30人,女31人),被试的平均年龄为14.57岁;社会大众有效问卷120份,包括中小学教师53人(男21人,女32人),非教师系列67人 (公务员、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大学生等,男28人,女39人),被试的平均年龄为31.25岁。
(二)实验材料
依据SEB理论,查阅相关资料和分析各类儿童行为量表,整理出与留守儿童行为相符度较高的30个积极行为和30个消极行为。请52名被试(非正式实验被试)在五点量表上打分(其中1为完全不符合,2为比较不符合,3为不确定,4为比较符合,5为非常符合),从中选出分数高于4分的积极事件和消极事件各8个。对积极事件和消极事件的数据进行差异性计算,发现两者之间差异性显著(p<0.01)。SEB共25个项目,其中9个句子为中性项目,对主语和行为之间的联系没有特别要求,如“小赵下周去北京”。另外有16个SEB项目,包括与刻板印象一致和不一致的行为各4个,有8个项目的主语与留守儿童的概念有关,8个项目的主语与非留守儿童的概念有关,所有主语称谓中不包括其他干扰信息,如性别、年龄等。这25个句子随机分配。
(三) 研究程序
采用统一的指导语和答题纸进行纸笔施测,同时告诉被试,只需要根据所给句子填写能想到的任何解释,越多越好。20分钟后收回问卷。在计算SEB分值前,由两个心理学专业教师充当评分者,二人的分类结果经检验存在显著相关(r=0.85,p<0.001)。将两个评分者所得分值取平均数,作为下一步计算分值的根据。
(四)统计方法
运用SPSS19.0 对全部数据进行录入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包括t检验,检验水准α= 0.05。
三、结果
(一)总体SEB分数
分别计算在留守儿童主语情境和非留守儿童主语情境下被试的解释数量,用刻板印象不一致的解释数量减去刻板印象一致的数量,分别用SEB1和SEB2表示。这样每位被试都有两个SEB分。将被试的SEB1和SEB2分别与0作比较,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以“留守儿童”为主语的句子中,初中留守学生的SEB得分均与0差异不显著。按照SEB的理論假设,表明初中留守学生对于留守儿童不存在内隐刻板印象。而社会大众的SEB1得分显著高于0,差异显著(p<0.05),表明社会大众对于留守儿童存在明显的内隐刻板印象。分别分析社会大众里中小学教师和非教师系列对留守儿童的刻板印象是否存在差异。如表2所示,非教师系列的SEB得分均与0差异不显著,而中小学教师的SEB1得分显著高于0,差异显著(p<0.01),表明中小学教师对留守儿童有明显的内隐刻板印象。进一步对中小学教师和非教师系列的SEB1和SEB2分数进行差异检验。结果发现,中小学教师的SEB1分数显著高于非教师系列(t=4.046,p<0.001),表明与非教师系列相比,中小学教师对留守儿童群体的刻板印象更强烈。
(二)内-外归因条件下被试的 SEB 得分
计算被试在问卷中对16个SEB项目所做归因的性质。留守儿童为主语中不符合刻板印象与符合刻板印象的内外归因差,分别记作“(LJ-LX)内”和“(LJ-LX)外”,非留守儿童为主语中不符合刻板印象与符合刻板印象的内外归因差,分别记作“(FX-FJ)内”和“(FX-FJ)外”。将这四个数的得分与0做单样本t检验,如表3所示。从内外归因的角度看,初中留守学生和非教师系列都对留守儿童的消极行为更多倾向于外归因,同时都对非留守儿童的积极行为更倾向于内归因。这表明初中留守学生和非教师将留守儿童的消极行为多归因于外部环境,将与非留守儿童有关的积极行为更多归因于自身能力或特质。而中小学教师则对留守儿童的积极行为和非留守儿童的消极行为倾向于外归因,对非留守儿童的积极行为倾向于内归因。针对留守儿童的消极行为,中小学教师更加倾向于做出内部解释,如能力不足、人格缺陷等;而针对留守儿童的积极行为,中小学教师更加倾向于做出外部解释,如运气好、环境好等。
四、讨论与分析
本研究发现,初中留守学生对于留守儿童群体没有内隐刻板印象。从归因性质上看,初中留守学生对留守儿童群体的消极行为倾向于外归因,对非留守儿童的积极行为倾向于内归因。这些都说明初中留守学生在潜意识里觉得留守儿童群体与非留守儿童群体没有太多区别,对自己所属群体表现出内偏好(in-group favoritism),这一结果是符合社会认同理论的。社会认同理论指出,个体为了维护积极的个体和群体自尊,会有策略地处理群体间关系,更加认同自我群体,对内群体的评价更高[20]。有研究证实,为保持自己和所属群体更高的自尊状态,个体会自动过滤掉关于所属群体及内部成员不愉快的因素,而表现出温和、忠诚、友好的态度和行为[21]。也有学者提出下位比较理论(Downward Comparison Theory),该理论认为,群体是个体自我概念的一个延伸,当个体的自尊和自我概念受到外界威胁时,会更加肯定和认可自己的内群体,从而达到保护自我概念和提高自尊的效果[22]。国内研究也发现,弱势群体成员会人为地将群体分为内群体和外群体,在不同方面的社会比较中夸大内外群体的差异,从而更加肯定和认可群体内成员[23-25]。因此,在本研究中,当初中留守学生知觉到来自外群体和舆论的负面评论时,为了维护自身的自尊水平,很可能把自身受到负面评价或陷于不利情境的原因指向他人、外群体或环境的因素,如认为社会、老师或邻居对留守儿童有偏见,从而导致其内隐层面更加偏好内群体——留守儿童群体。
社会大众整体上对留守儿童群体存在刻板解释偏差,对他们的积极行为给予了更多解释。但是在社会大众内部,中小学教师对留守儿童存在明显的内隐刻板印象,而非教师系列不存在对留守儿童的内隐刻板印象。也就是说,中小学教师在内隐认知中,认为留守儿童更应该表现出消极行为。从不同情境中归因性质来看,非教师系列将留守儿童的消极行为多归因于外部环境,将非留守儿童的积极行为更多归因于自身能力或特质;中小学教师则对留守儿童的消极行为更加倾向于做出内部解释,如能力匮乏、人格缺陷等,对留守儿童的积极行为更加倾向于做出外部解释,如运气好、环境好等。
很明显,作为外群体的社会大众出现了对留守儿童刻板印象的内部差异,究其原因应该是与留守儿童的关联程度、接触频次、了解深度等因素直接影响了他们对留守儿童的整体认知。有研究发现,在众多群体对留守儿童印象的对比调查中,中小学教师对留守儿童的态度是最消极的,倾向于将留守儿童的概念和行为与消极特征联系在一起[5,26-27]。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可能的原因是:(1)非教师系列的社会大众了解留守儿童的渠道多为网络和其他媒体,容易为相对弱势的农村留守儿童的处境感到怜惜和同情,不像中小学教师对留守儿童的认识和情绪那么全面和深刻;(2)这个结果可能与“轻微偏见”有关[28],如果非教师系列的大众存在对留守儿童的偏见,他们为了避嫌有可能对留守儿童表现出更积极认可的态度;(3)目前农村留守儿童的大量出现,确实增加了中小学教师的工作负担和情感负担,有些学校的管理者和教师带着问题视角看待留守儿童,倾向于把留守儿童的学习、行为问题简单归咎于“缺乏父母管教”,存在对留守儿童强烈的刻板印象。许多学校出于善意设立的“留守儿童之家”之类的机构,习惯于将学生分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导致留守儿童被“标签化”。
总而言之,无论是初中留守学生对内群体的偏好,还是社会大众对留守儿童刻板印象的内部差异和分化,其实都证明了目前社会的舆论和导向对留守儿童群体是非常不利的,社会各群体需要对留守儿童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更客观公正的评价。我们应淡化留守儿童的身份,客观看待留守状态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既要切实反映消极结果,更要看到其中积极的一面,以平等、接纳的态度看待留守儿童。
参考文献
[1]董奇. 农村留守学生不能被“污名化”[J]. 中国教育学刊,2016(4):11-15.
[2]罗静,王薇,高文斌. 中国留守儿童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9,17(5):990 -995.
[3]夏慧玲,马智群.留守儿童负性生活事件对抑郁的影響:生命意义和自尊的中介作用[J].现代预防医学,2018,45(4):622-624.
[4]吉园依,张宇等.四川省农村留守儿童抑郁症状及其与自尊及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7,44(2):239-242.
[5]任运昌. 高度警惕留守儿童的污名化——基于系列田野调查和文献研究的呼吁[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11):3-5.
[6]连淑芳. 内隐社会认知刻板印象的理论和实验研究[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3.
[7]吴明证. 态度强度对内隐-外显态度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J]. 心理科学,2005,28(2):388-391.
[8]杨治良,高桦,郭力平. 社会认知具有更强的内隐性——兼论内隐和外显的“钢筋水泥”关系[J].心理学报,1998,30(1):1-6.
[9]张宝山,俞国良. 污名现象及其心理效应[J]. 心理科学进展,2007,15(6):993-1001.
[10]俞海运,梁宁建.刻板解释偏差测量[J]. 心理科学,2006,28(1):4245.
[11]杨治良,邹庆宇. 内隐地域刻板印象的IAT和SEB比较研究[J]. 心理科学,2007,30(6):1314 -1320.
[12]马芳,梁宁建. 内隐数学——性别刻板印象的SEB研究[J]. 心理科学,2006,29(5):1116- 1118.
[13]Sekaquaptewa D,Thompson M.Solo status,stereotype threat,and performance expectancies:Their effects on women\'s performance[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2003,39(1):68- 74.
[14]楊思亮,程玉梅,曹杏田等. 农村小学教师留守儿童刻板印象的SEB研究[J].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15,15(5):11-14.
[15]孙传勇,丁琴. “大学生对农村留守儿童污名效应”的实证探究[J]. 鸡西大学学报,2013,10(2):43-45.
[16]傅王倩,张磊,王达. 初中留守儿童歧视知觉及其与问题行为的关系: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J].中国特殊教育,2016(1):42-46.
[17]张更立. 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与社会适应的关系:感恩的中介作用[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7(3):25-30.
[18]詹启生,武艺.留守经历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对情绪调节策略的影响:亲子沟通的中介作用[J].中国特殊教育,2016(10):40-46.
[19]王玉花,孙兵.留守初中生心理弹性在歧视知觉和社会疏离感间的中介作用[J].中国学校卫生,2018,39(2):292-295.
[20]Chen YR,Brockner J,Chen XP.Individual-collective primacy and ingroup favoritism: Enhancement and protection effects[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2002,38(5):482-491.
[21]Tajfel H,Turner J C. The social identity theory of intergroup behavior[J].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1986,13(3):7- 24.
[22]Major B,Gramzow RH,Mccoy SK,et al. Perceiving Personal discrimination:The Role of Group Status and Legitimizing Ideology[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2,82(3):269- 282.
[23]严义娟,佐斌,赵菊,等.外群体偏爱研究进展[J]. 心理科学,2008,31(3):671-674.
[24]李琼,刘力. 低地位群体的外群体偏好[J]. 心理科学进展,2011,19(7):1061-1068.
[25]佐斌,徐同洁. 低地位群体的内/外群体偏好:基于SC-IAT的检验[J]. 心理研究,2015,8(1):26-30.
[26]卢芳芳,邹佳佳,张进辅等. 小学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内隐污名效应研究[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0):172-176.
[27]朱岚. 不同人群留守儿童行为的认知差异研究[J]. 社会心理科学,2011,26(3):63- 68.
[28]Anderson K J. Students stereotypes of professors:an exploration of the double violations of ethnicity and gender[J]. Social Psychology Education,2010,13(4):459-472.
(作者单位:湖北工程学院教育心理学院,考感,43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