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航天精神引领培养应用型航空航天人才
2019-05-04张立国
【摘 要】本文以桂林航天工业学院为例,论述以航天精神引领培养应用型航空航天人才,系统设计应用型航空航天人才的培养方案,提出培养应用型航空航天人才的措施:以航天精神为引领,塑造学生的航天品质;以高可靠性为根本,打造人才培养的主线;以平台建设为手段,营造人才培养的环境;以实践课程体系为核心,实现学生渐进性阶梯式岗位培养;以协同育人为举措,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以創新创业和学科竞赛为动力,强化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训练。
【关键词】航天精神 航空航天 应用型人才 创新创业教育 学科竞赛 航天品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2C-0130-03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适应经济新常态对人才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向应用型转型是新时代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发展的重要方向。近年来,在军民融合国家战略背景下,以航空航天行业为代表的一大批军工行业逐渐开始了快速民用化的步伐,一些具有高可靠性要求的军工技术和产品开始逐渐向民用转化。然而,从当前高校的人才培养现状来看,适应航空航天技术民用化需求,以应用型为培养目标的航空航天类人才还比较少见。从现有少量的研究文献分析,当前研究主要侧重于高层次航空航天人才的培养探讨。有学者分析了基于协同创新平台的通用航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到了航空产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但是其侧重点主要集中于通用航空领域。从这些文献分析,立足于航空航天行业,探讨航空航天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和实践目前还比较少见。本文聚焦航空航天行业,以桂林航天工业学院的转型发展为例,强调以航天精神塑造学生的航天品质,凸显航天精神在学校立德树人教育中的核心作用,对学校近年来应用型航空航天人才的培养进行总结和归纳。
一、应用型航空航天人才培养的总体方案
航空航天产业是指与航空航天器研发、制造、维修、运营等活动直接相关的、具有不同分工的、由各个关联行业所组成的业态总称。航空航天产业具有科技型、多学科交叉的特点,是机械、电子、通信和管理等学科的高度融合,需要具有跨学科、创新能力高的复合型人才。航空航天产品和服务离开地面,出现问题将造成难以估量的生命财产损失,必须具备高可靠性。桂林航天工业学院立足广西,依托航天,以航天精神为引领,以高可靠性为主线,秉承“立足大地,面向蓝天”的人才培养理念,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链紧密对接产业链,根据航空航天行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学校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点,结合广西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提出了“113”航空航天类人才培养模式,设计了航空航天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案。
首先,明确“一个定位”。学校坚持“需求引领、三能融合”的应用型航空航天人才培养方案,确立了“职业素养、岗位能力、技能创新”三种能力融合的航空航天人才定位。学校培养的学生是一线工程师,必须具备航空航天企业一线工程师的职业素养,拥有岗位工作要求所需要的基本能力。同时,作为本科层次的人才,与高职高专的区别在于,能够以岗位为依托,具备一定的岗位创新能力。应用型人才应该能够针对企业一线岗位存在的复杂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不断进行技术技能创新。应用型航空航天人才的培养过程中,需要将工匠精神的培养贯穿始终。
其次,遵循“一个链条”。坚持专业链紧密对接产业链,围绕产业链设置专业体系。学校以“研发设计—产品制造—市场销售—运营使用—服务保障”的航空航天产业链需求为导向,优化专业结构,形成了四大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链。建立了航空航天类专业群,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的全方位对接。与行业企业合作设立“飞行学院”“顺丰班”等,按照行业需求培养应用型航空航天人才。
最后,建设“三个层次”。坚持技能创新导向,设立循序渐进的人才培养教学体系。航空航天行业与普通行业不同,具有严格的行业要求和鲜明的行业特色。学校将应用型航空航天人才的培养分为“夯实基础、提高能力、研究创新”三个层次,逐步提升。每个层次以不同的课程内容为支撑,实现了人才培养的要求贯通课程内外,贯穿教学全过程,体现系统性和科学性,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培养应用型航空航天人才的措施
(一)以航天精神为引领,塑造学生的航天品质。“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是对中国航天精神的高度概括,是激励一代代航天人不断取得突破的精神力量源泉。航天精神是我国60年航天发展的具体体现,是对中国航天人自力更生历史的生动诠释,航空航天人才首先要具备航天精神。学校在立德树人教育中,坚持传承航天精神,更好地塑造学生的航天品质,打造了“一书一景一基地,一节一赛一讲坛”的学校航天文化。
“一书一景一基地”是指组织编写《筑梦蓝天——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杰出校友访谈录》丛书,修建与航天相关的标志性校园景观,建成了“航天文化体验基地”。校友访谈录的编写使得学生能够感受到榜样的力量,体会杰出校友的成长过程和感悟,树立学习的目标和方向;航天文化走廊、钱学森广场等航天特色的标志性校园景观,使得学生时刻都能受到航天精神的熏陶;以运五飞机驾驶舱、客机航空舱和无人机操控模拟驾驶实验室等为代表的航天文化体验基地使得学生真正近距离体会到什么是航空航天。
“一节一赛一讲坛”则是指面向全校师生接力开展航天科技文化节,面向全国组织开展“桂航杯”航天知识竞赛,面向航天系统邀请专家学者到校讲学。学校在国内高校中率先设立了“航天日”,并写入了学校章程。每年的12月18日,学校全体师生与国内外航天专家、学者、企业家等共同参与学校组织的“航天日”系列活动,感受航天精神的洗礼;利用各种媒体手段,每年组织“桂航杯”航天知识竞赛,大中小学生共同参与到竞赛当中,为航天精神的传播提供了平台;学校建立了“桂航大讲坛”,通过邀请航天专家、学者和企业家等来校举办航天讲座,不断提升学生对航天精神的认知。
“一书一景一基地,一节一赛一讲坛”是学校航天文化进校园的“六个一”工程,已经成为学校培养学生航天精神,塑造学生航天品质的重要载体,并获得广西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的第一名。“航天精神铸魂、航天文化育人”已成为学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体现。
(二)以高可靠性为根本,打造人才培养的主线。航空航天行业具有高可靠性的行业要求,需要从业人员具备高可靠性的职业品质。为此,学校形成了以飞行器质量与可靠性专业为核心,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通信工程等专业为支撑的工科类航空航天专业群。该专业群主要面向航空航天行业的产业链中上游,以培养一线技术服务工程师为定位。飞行器质量与可靠性专业侧重于从设备总体的角度培养学生的质量可靠性意识,注重飞行器各个系统之间的匹配性意识培养。飞行器动力工程侧重于发动机的角度,通过和桂林市航修厂合作,注重培养发动机维修方面的人才。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侧重于机械制造的角度,注重机械、电路和液压等系统维修技能的培养。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侧重于检测的角度,注重培养学生的测试和检测技能。通信工程专业侧重于信息传递,注重培养学生信号可靠性性保障方面的能力。
学校在非工科专业也注重学生可靠性素养的培养。学校整合优势非工科资源,形成了以重点申报建设的质量管理工程专业为核心,物流工程、商务英语(国际乘务)等专业为支撑的非工科类航空航天专业群。该专业群主要面向航空航天行业的产业链中下游,以培养一线管理服务工程师为定位。质量管理工程专业侧重从管理的视角确保设备的高可靠性,注重培养学生的质量过程设计和控制能力。物流工程专业开设航空物流方向,通过与顺丰速运合作,引入航空业对物流业务的要求,提升学生的物流安全和标准化意识。商务英语专业开设国际乘务方向,主要培养航空空乘和地勤人才。
学校航空航天专业群建设以高可靠性为根本,充分挖掘校内教学资源,实现资源的共享。积极开拓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广西航空航天学会和学校理事会的教学资源,构建了以高可靠性人才培养为主线的航空航天类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三)以平台建设为手段,营造人才培养的环境。航空航天人才的培养对师资和实验设备的要求较高,前期投入大。行业的门槛较高,对学校的培养资质有特殊的要求。针对行业特点,学校党委提出了“非均衡发展战略”,坚持将资源投入到反映学校特色和优势的学科专业之中,集中力量营造好航空航天人才的培养环境。学校打破校内外壁垒,搭建了资源共享、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平台。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建设的重要内容,學科平台建设是航空航天人才培养的基础。为了培养航空航天特色人才,学校重点建设了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航空宇航器制造工程和管理科学与工程(航空物流)3个重点学科,规划建设了航天工程、控制工程和物流工程3个硕士点。航空航天特色学科的建设,为航空航天专业建设指明了方向,培养了一支优秀的航空航天师资队伍。
科学研究是高校的重要职能之一,科研平台建设是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保障。围绕航空航天科学研究,学校申请获批了无人机遥测重点实验室、广西航空物流研究中心和航空航天文化重点研究基地等3个科研平台。教师通过这些研究平台,自身的科研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为实现科研成果反哺教学打下了基础。学生依托科研平台,成立了无人机协会、物流协会等组织,为自身航空航天职业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保障。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突破口,校企合作平台是航空航天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学校联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桂林市政府和合作企业,建立了学校理事会,形成了多主体共同参与的合作办学、合作治理机制,搭建了学校层面的航空航天类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学校“二次创业”中将特色产业学院建设作为“六大工程”之一,明确提出了与行业企业、产业集聚区共建二级学院的战略部署,着力搭建学校二级教学单位的航空航天类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作为广西航空航天学会理事长单位,学校与几乎所有广西航空航天企业、机场等建立了稳定的合作机制,为教师科研和学生实践教学提供了支持。
(四)以实践课程体系为核心,实现学生渐进性阶梯式岗位培养。优化航空航天类专业“实验、实训和实习”各实践教学环节,构建了“基础认知→专业求证→专业应用→创新探究”的实践教学层次课程体系,实现学生岗位能力的渐进性培养;基于航空航天学科知识结构设计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对于传统航空航天类专业,开设以无人机应用可靠性为中心、航空发动机维护测试和飞行器结构设计为支撑的实践教学特色课程,培养学生以“高可靠性”为根本的航空航天技术应用技能。对于非航空航天类专业,开设航空货运与配载、航空医学急救、航空航天无损检测等特色课程,培养学生以“高可靠性”为根本的航空航天服务技能,使不同专业学生都有机会进入航空航天行业工作。
(五)以协同育人为举措,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实行“校校协同”,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同培养师资,提升教师队伍水平。学校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达成了干部挂职锻炼协议,每年选派2批中层干部脱产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相关部门挂职锻炼学习,为充分利用该校的资源打下了基础;学校成规模的选送优秀教师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不仅提升了教师队伍水平,而且增强了两校之间联系,为学校迅速融入航空航天科学研究提供了保障。
实行“校企协同”,与北京翔宇通用航空、桂林航空旅游集团和顺丰速运等合作,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学校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重点,注重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合作方式,提升了教师和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行“国际协同”,实施“国际化”战略。与国际金融组织合作,培养通用航空产业技能型人才。学校充分挖掘自身优势,积极争取亚洲开发银行、德国复兴信贷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资金支持,发展面向通用航空产业的现代职业教育,开展应用技术大学建设,建设通用航空产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面向东盟,开设中外合作留学生班,培养面向东盟的国际乘务人才。
(六)以创新创业和学科竞赛为动力,强化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训练。依托学校自治区级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和学校“二次创业”中的特色学院建设,制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方案,构建学校创新创业体系。学校依托大学生人文素质与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训练中心,适时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学院,负责统筹、协调全校创业人才培养、课程教学、创新创业实践等工作。
设立微/小型飞行器开放性工作室,强化学生应用型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学校依托的航空航天类专业,在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设立了航空航天类工作室,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航天英雄杨利伟将军在参观学校时,对学校航空航天创新创业教育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制定学生学科竞赛管理办法,提高教师学科竞赛绩效奖励,调动师生参与学科竞赛的积极性。指导老师在指导学生学科竞赛赛前训练和参加比赛时,学校都按课时给予了奖励。学生学科竞赛获奖后,学校再对教师个人和教师所在单位给予奖励。学生在学科竞赛中获奖,学校给予相应的创新实践学分。
三、应用型航空航天人才培养的经验
(一)以航天精神为引领,提炼了以“高可靠性”为根本的航空航天类人才培养主线。航空航天行业是国外对我们严密封锁的行业,我国取得今天举世瞩目的成就靠的是全国人民的支持、党和政府的决心和广大航天人的默默付出,航天精神正是这一过程的生动体现。因此,航空航天人才的培养必须以航天精神为引领;航空航天行业与其他行业相比,有鲜明的行业特点。航天器的使用是一次性的,只有成功和失败两个选项。航空器的使用一旦出现问题,将给生命和财产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基于以上原因,对于航空航天人才的培养,我们以航天精神为引领,提炼出了以“高可靠性”为根本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主线。
(二)以航天品质为重点,提出了航天技术民用化的人才培养思路。学校将学生航天品质的塑造作为人才培养的重点,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凸显学生航天品质的形成。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学校积极践行学生以航天技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培养要求。学校将学生航天品质的塑造融入学校的教学和日常管理当中,坚持按照航天的标准和要求培养学生,塑造学生的航天品质。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建立起航天的职业素养和岗位技能,毕业后以航天技能和职业素养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为促进军民融合,实现航天技术的民用化做出贡献。
(三)以协同育人为举措,整合了应用型航空航天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资源。整合校内资源,航空航天类核心专业与支撑专业实践教学资源共享,提升学生的岗位能力和职业素养。自治区创新创业示范基地与院系学科竞赛实验室的资源共享,提升学生的技能创新能力;整合校校资源,干部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挂职学习和教师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访学读博,提升了师资队伍的航空航天类资源利用和创新能力水平,为人才培养提供了队伍保障;整合校企资源,联合行业企业建立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实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现双平台实践教学;整合国际资源,充分挖掘和利用国际金融组织的潜能,面向东盟,与国外大学联合培养学生,提升学生的国际化水平。学校已经形成了各种资源汇聚协同育人的新格局。
【参考文献】
[1]闫宇星,李镇.适应航天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課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为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3)
[2]李未.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大力培养高层次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2)
[3]杨凤田,吴宏元.兴趣引导、平台支撑与项目牵引——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1)
[4]佟刚.基于协同创新平台培养通用航空实用型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3)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广西新建本科院校科研发展路径研究”(2013B039)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张立国,博士,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处处长,教授。
(责编 王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