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弱势群体学生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效思考

2019-05-02杨冬花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9年6期
关键词:体育课程教学改革

杨冬花

【内容摘要】近年来,我国在积极加强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对人才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体育教学的重要性突显出来。然而,现阶段我国各个教学阶段在展开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产生了弱势群体学生,这同我国传统体育课程教学存在不合理性具有紧密联系,为了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培養,积极加强弱势群体学生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关键词】弱势群体学生 体育课程 教学改革

我国长期受应试教育影响,学校以及教师在实际展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将重点放在了语、数、外等文化课方面,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体育教学,不利于对学生身体素质、综合能力以及体育意识等的全面培养,这成为体育教学中弱势群体学生产生的关键性因素。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加强弱势群体学生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体育学习中弱势群体学生形成因素

1.心理因素

现阶段,学生在体育知识以及技能学习过程中,产生弱势的主要原因就是心理影响因素。首先,在长期应试教育以及我国升学压力大等影响因素下,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将重点放在了文化课上,忽视了体育学习的重要性[1]。在这种情况下,在体育课程学习中,参与积极性较低,长此以往,学生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身体素质等得不到有效锻炼,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生理因素

影响学生身体素质的因素较多,生理因素是重要因素之一。学生在日常学习以及成长过程中,在个人身体素质、成长环境、运动天赋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部分学生过于肥胖,在体育锻炼中呈现出较大弱势,长此以往,学生在学习中自身的运动自信心逐渐减小,部分学生甚至存在肌体状态、心脏功能等缺陷,因此也 不适合理解的体育运动。由此可见,受生理因素影响是导致体育学习中弱势群体学生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3.环境因素

学生在长期生活以及学习过程中,会不断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这成为体育学习中弱势群体学生产生的另一主要原因。再加上学校以及家庭还是体育科学文化环境的建设,也不利于对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积极性的培养,更不利于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树立终身体育意识,最终导致学生综合身体素质得不到有效培养[2]。在缺乏体育锻炼环境的背景下,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以及积极性都相对较低。

二、弱势群体学生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途径

1.构建以教育为主体的体育课程目标

新时期,各级院校在运行过程中,不仅应对体育教学的重要性产生深刻认知,同时还应从弱势群体学生发展需求出发,科学树立体育教学目标,确保所设定的体育课程目标呈现出较强的平等性和公平性等原则[3]。在实际进行课程目标设定的 过程中,应对弱势群体学生体育学习过程中所面对的困难以及自身的弱势等进行深入分析,有针对性进行课程目标以及教学任务难度的设计,确保相关体育教学目标能够激发弱势群体学生体育运动的学习积极性,在此基础上还应从弱势群体学生身心健康、运动表现以及课堂参与度等角度出发,积极进行体育课程目标的调整,为创造良好的体育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从弱势群体运动需求角度出发设置课程内容

要想提升弱势群体学生对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积极性,合理进行课程内容的开发与设置至关重要。一方面,在实际进行课程内容涉及以前,应对弱势群体学生体育运动中的需求、特点等进行深入分析;另一方面,结合弱势群体学生以及体育课程内容实施体育教学优化设计,注重激发学生对体育知识的学习兴趣,为有效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可以将体育教学内容划分成四个组成部分,分别包括体育运动欣赏、实际运动、安全教育以及训练等内容,并重点进行新型体育运动、有氧运动以及康复训练等知识的讲解,为引导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健康意识以及运动习惯奠定基础。

3.结合弱势群体学生身心发展需求构建动态化课堂

新时期,要想从根本上提升体育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实现对弱势群体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要求相关体育教师在实际展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努力从弱势群体学生身心发展需求的角度出发,有针对性构建动态化课堂,结合学生特点以及教学实际,不断进行体育课程形态、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的创新[4]。因此,新时期体育教师在实际展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综合应用同伴教学法、角色扮演法以及协同教育等途径,为构建生动有趣的体育课堂,激发弱势群体学生体育知识学习积极性奠定良好基础。

4.构建弱势群体学生体育教学科学评价体系

新时期,体育教师应针对弱势群体学生构建专门的体育教学科学评价体系。针对弱势群体学生的表现以及课堂参与度,有针对性给予评价与鼓励。同时还应综合评价学生的情感、行为以及态度,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构建电子档案,为教学策略调整提供依据与保障。

结束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在积极加强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对人才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新时期各级院校运行过程中必须在积极提升文化课程教学质量的基础上,给予体育教学以高度关注,并通过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式,不断减少弱势群体学生,为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夏伟峰.全纳教育视野下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的体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当代体育科技,2018(21):102+104.

[2]刘彩绵.健康弱势群体学生体育课程方案设置及教学策略研究[J].高教学刊,2017(11):34-35.

[3]高峰.体育课程教学干预对河北省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学生体质的影响研究——以石家庄铁道大学为例[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6,23(10):6-7.

[4]樊海珍.湖南省高校学生体质弱势群体体育教学实施现状与改革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6(11):78-80.

猜你喜欢

体育课程教学改革
依托民间游戏提高学生身心素质研究
拓展训练纳入中学体育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引入初中体育课程的可行性解析
对高职护理专业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