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影片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2019-05-01王娟娟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9年11期
关键词:教育资源心理健康教育

王娟娟

〔摘要〕电影是浓缩的艺术表现形式,包含着丰富的心理和文化的意义。心理影片则将视角转入人类深奥的内心世界,把一个个现实的案例,一段段丰富的、真实的或者极端的生活片段再现,把人性中的黑暗、丰富、正向等都生动鲜活地呈现,给观影者带来身临其境的直观感受和深切触动。当艰深的心理学搭载在电影这种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上,就成为引发学生对心理学产生兴趣,吸引学生了解和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良好途径,这也是心理学目前日益流行的开放式、引导式的传播模式。心理影片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心理影片;教育资源;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11-0033-04

电影自诞生之日起,便以“魔术”般的魅力吸引着人们的眼球,激发着人们的思考,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美国电影理论家劳逊指出:“电影”是一种无比强大的社会力量,它给予千百万人文化生活,并为他们解释生活,这种解释影响到他们的信仰、习惯和情绪状态。而心理影片则将视角转入人类深奥的内心世界,随着心理学家对心理学的研究逐渐深入,人们对心理逐渐重视和了解,心理影片引发了人们的极大兴趣,并成为人们了解自我、了解他人、了解心理、重建精神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

心理学是一门治愈的科学,真正的心理电影拥有很强大的治愈功能,它会揭开人性中最脆弱的一面并把阳光带进去,同时教会你一些简单的心理学入门技巧。行为心理学告诉我们:多通道参与的学习方式是最佳的。看完一部同时调动视觉和听觉的心理电影,很多时候胜过一本好书。因此,心理影片也被广泛运用到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但如何充分认识和发挥心理影片的作用,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方向,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一、何谓心理影片

广义上说,任何电影都包含心理的意义。但是传统观念上我们所界定的心理影片的含义是狭义的,特指在现代西方心理学发展成熟后,反映或展示某种心理学原理或者典型心理障碍的电影,其主题往往更集中于表现人的内在精神世界,以人性和心理作为其情节的工具和底色。

心理影片如同一个个现实的案例,让大家随影片由浅入深地接触心理知识和技术,在其中得到相应的心理启示,并通过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整理和主导自己的情绪,以实现幸福生活的愿景。看心理影片,可以让我们在光影世界中休整略感疲惫抑或麻木的灵魂,在别人的故事里解读自己的生命体验,整理自己淤积的情绪,在深层次认识自我的基础上重新接纳自我,带着一份如阳光般温暖、轻盈和纯粹的好心情,投入新一季的生活和工作中去。每一个对自我和生活充满困惑的人,都会在剧情展开的过程中感受到强烈的心灵震撼,并走进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深刻感受角色的心灵言语。

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包括正常的和异常的心理与行为,因此心理影片涵盖范围较广,包含了众多的心理学知识。初次接触心理学和心理咨询的人难免感到生硬,会下意识地排斥,这就让许多人失去了通过学习心理学来了解自我,重新接纳自我,进而改变生活的大好机会。但心理影片不同,无论讲述异常心理还是正常心理的影片,都有助于人们了解人类心理的规律、变化及特征等,掌握这些心理知识,对于预防自身心理问题的产生、提升自身心理健康的水平具有极大的帮助。

心理影片大致有两种形式:

其一,电影目的在于表现某种心理学原理或案例。

以好莱坞著名导演希区柯克的影片《爱德华大夫》为例,此片堪称是经典的心理影片。影片主要讲述心理学中的犯罪情结,以一个有童年阴影的心理醫生的犯罪情结贯穿始终,其中夹杂着专业的心理咨询知识和应用,还有关于梦的解释与破译……一切都是心理学的内容,这毫无疑问会帮助我们了解许多心理学和心理咨询方面的知识。

《美丽心灵》是根据诺贝尔奖得主纳什的经历改编而成的电影,影片以强大的同情心,描绘了一个精神病人在外人看来很奇怪,但却非常自洽的内心世界。理解一个对着空气骂骂咧咧的精神病人,对于一般人是非常困难的,但影片却运用了一个非常绝妙的手法,让我们从纳什的内心世界的视角来观察,从而产生了与纳什一样的视点。原来,精神病患者的内心并不是我们所能看到的,其行为与言语的不可理喻只是表象。认为他们不可理喻,其实是因为我们从来没有尝试过从他们的角度去理解他们。他们的内心深处有自洽的逻辑、自洽的道德,甚至充满了爱。人自以为自身是理性的,但实际上人类感性远大于理性,在体验面前,其实理性是非常脆弱的。我至今还对片尾纳什讲的话记忆深刻,我认为纳什说得对,他所有的成就都归功于他妻子,都归功于她不离不弃的照料和付出。这部电影反映的不仅是精神疾病,而且是关于人们亲密关系对于成就的影响。

《雨人》这部影片最大的心理元素是自闭症。自闭症患者在常人看来,他们的一些行为是令人无法忍受的,甚至会有人认为他们是白痴。但通过电影,我们可以看到自闭症患者的表现,知道自闭症患者并不一定智力低下,这只是一种心理障碍,他们没法和他人正常沟通。治愈自闭症唯一的方法就是温情,而且这种温情是相互的,不仅你可以温暖他,他也能温暖你。如电影里,弟弟本想谋夺哥哥的财产,最终却因哥哥找回了亲情。

其二,电影的创作目的并无意涉足心理学,但是电影本身谈的就是心理学问题。

如电影《罗拉快跑》以一个简单的故事情节(20分钟内弄到 10 万马克营救男友)、三次奔跑过程、三次营救的结果告诉人们,人生往往从无法预知的意外开始,这个世界也是一个因果无限牵连的世界,一点细节的变化、一个不同的念想或选择,都可能产生千万种可能的连锁反应。所以,我们要做好每一个决定,因为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心理影片把一个个现实的案例,一段段丰富的、真实的或者极端的生活片段再现,把人性中的黑暗变态和人性丰富、正向的一面都生动鲜活地呈现出来,给观影者带来身临其境的直观感受和深切触动。当艰深的心理学搭载在电影这种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上,就成为引发学生对心理学产生兴趣,吸引学生了解和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良好途径,这也是心理学目前日益流行的开放式、引导式的传播模式。

二、心理影片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价值与应用

(一)心理影片是优秀的教育资源

影片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心理影片更是一种优秀的教育资源,承载着诸多心理知识及心理治疗的意义。当人全神贯注于电影情节时,潜意识更为“暴露”,从而电影潜移默化地对人们的观念、情绪、行为产生影响。难怪有心理学家这样比喻:一个电影院就是一个大型的团体心理咨询室。充分利用心理影片这一生动形象的教育资源,可以激发学生对自身心理状态的关注和兴趣,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在心理影片的应用中,要充分挖掘影片的育人因素,采用多种形式实现育人的效果。例如,开展心理影片赏析活动,开展以心理影片为交流内容的主题班会课,或者组织开展心理影片原音配音活动和心理影片情节表演活动等。前两种形式主要是通过教师的启发和引导来达到教育的目的,而后两种形式则是通过配音与角色扮演,让学生与影片角色产生共鸣,从而达到学生自我教育的目的。

(二)心理影片展示了精神的力量

心理影片中,有一类电影能给学生传递正能量,通过观赏这类电影,学生可以从主人公身上看到他们与命运的抗争及对生活的坚强态度。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就必须让他们看到精神的力量如何发生作用,这力量又是多么巨大。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体验是最好的教育方法之一。当自身缺乏某种体验和经历时,他人的人生经历就可以提供给学生学习的机会,这也称为间接学习。心理影片展示了某些心理品质对人生的影响,将抽象的精神形象化了,因此,更容易触动甚至震撼学生的心灵,留下深刻印象。《肖申克的救赎》《当幸福来敲门》《阿甘正传》就属于这类励志电影。

例如影片《阿甘正传》,主人公阿甘智商只有 75,但正应了“上帝在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会打开一扇窗”这句话。上帝赋予了他一双好腿,“跑”成为阿甘所能做的最拿手的事。阿甘凭借着坚持不懈的精神,不停地跑,最终跑至成功的彼岸。这部影片向学生展示了执著对成功的重要性,也许你的天赋不是很高,但只要具有执著的精神,专注于自己能做好的某件事,就可以接近成功。学生在观看此片后,不仅感动于阿甘的单纯与执著,而且看到了自身缺乏的精神品质,明白了自己努力的方向。

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主人公安迪被判入狱,可是他并没有放弃希望,而是开始自我救赎,通过不断写信、挖地道等各种尝试,最终重获自由。当面对比较难的任务时,人们总是在还没有开始之前就先判定自己无法完成,这是一种心理惯性。这种主观判断只是为自己逃避苦难和责任寻找理由和借口,以便将来向外归因。而强者则不同,他们舍弃这种借口,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不断努力,直到成功。这类电影可以给学生一种力量,让他们对学习和生活充满信心。当各种困难出现时,我们要像影片中的主人公一样不放弃,不屈服,寻找解决的办法来克服。学生们在观赏这类影片时,能够深刻体会影片主人公的内心感受,进而激发自己对生活、学习的热情。

(三)心理影片促进了学生的自我认识

人贵有自知之明,但认识自我并非易事。有时候,学生甚至是成年人都无法做到认清自己,对自己缺乏了解与认识,这就需要我们学会发现自己、认识自我。他人是一面镜子,通过了解他人的人生经历可以反观自身、照见自己。特别是自我意识高涨的青少年,他们往往会表现出偏执和敏感,听不进他人的意见,自以为是。所以,传统意义上的说教显得毫无意义,而观看电影正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当学生投入地观看电影时,片中的人物很容易让他们反省自己,进而修正自己错误的自我认识。人的自我成长很大程度上是在与别人的比较中开始的,而电影就是将他人的人生搬上银幕,从而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共鸣,产生感同身受的效果。

经典影片《小孩不笨》主要讲述了同在一所學校上学的两个家庭、三个孩子的成长故事。父母对孩子期望高,但因为工作忙碌而忽视了孩子的内心感受,教育方式上吝啬对孩子的鼓励与赞美,加上学校对他们的苛责与不信任,导致这几个孩子开始学坏,真的变成了老师、家长眼中的“坏苹果”。故事以老师、父母认识到各自的错误,重建与孩子的关系为结束。影片中的“坏小孩”能让学生联想到自己,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心路历程,同时也更加理解了父母。做孩子心中的好父母不容易,同样,做父母心中的好孩子也不容易。有一个孩子的观后感是这样写的:“这部影片对我影响很大,我也有与父母吵闹的时候,但大多是父母向我道歉,我并没有想过自身的问题。我相信自己以后会改正,与父母的关系会更进一步。”

电影《心灵捕手》可以让学生明白正确认识自我多么重要。威尔解出了一道非常困难的数学题,智商碾压哈佛众人,但他却是人们眼中的问题少年。在威尔看来,他所表现出来的数学天赋并不正常,这使他与别人不同,因此,他把真实的自己隐藏起来。因为童年不断被遗弃、被虐待的经历,他潜意识里相信自己不是个好人,不可能优秀。所以,威尔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数学潜能,他不知道别人对他的才能是接纳欣赏的,直到他的心理医生尚恩教授拿着他那些受虐的司法记录,先后说了十次“这不是你的错”,坚硬的威尔才哭成了泪人,重新认识和接纳了自己。殊不知,你所认为的“不足”正是别人眼中的优点。很多学生也会遇到像威尔一样的问题,他们学习成绩一般,但是却具有某些特殊才能,比如体重比较重,擅长扔铅球,但是他们因为别人说自己“胖”而常常隐藏自己的优势。如果青少年能够正确看待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我相信每一个学生都会是“天才”。

(四)心理影片改变了学生的态度和行为

学校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态度和行为。态度也是学生学习的结果或产物,是影响人选择自己行动的内部状态,只有态度改变,行为才有可能改变。美国心理学家加涅认为,态度形成和改变的情境之一就是榜样作用。在有关模仿学习对态度影响的研究中,心理学家还进一步发现,模仿学习可以在多种情况下发生,而并非一定限于真实任务的出现。电影、小说、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那些人物连同对他们的成功史的描述,也可成为人们追随和仿效的榜样,从而引起人的态度转变。而某些心理影片就是以积极、乐观、健康的人生态度为主题,为人们提供了模仿学习的榜样。如情绪管理方面,在电影的世界中,学生可以看到那些情绪激动的人因情绪管理失控而自食其果的案例;还可以学习调节情绪的方法,比如电影《茶水男孩》中,主角波比便是用心像法来管理自己的情绪,以达到调整压力的效果。

(五)心理影片普及和宣传了心理知识

心理健康教育除了让学生完善自己,还应该让学生学会识别与区分常见的心理问题,确保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采用心理影片向学生宣传心理知识,寓教于乐,有生动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心理知识。如电影《海洋天堂》讲述的是有关孤独症的案例,而《火柴人》则讲述的是有关强迫症的问题。这类影片直观地向学生呈现患有某种心理问题患者的具体表现,学生通过观看这些影片,可以简单了解一些心理学常识。

观看完此类影片,老师可以给学生普及心理学知识,让学生明白日常生活中很多所谓的“强迫行为”有时候只是一个人的性格或从小养成的生活习惯所致,并不是心理疾病。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对患有该症状群体的关注,对待这些患者,我们要给予更多的关爱与耐心,用爱与温暖来帮助他们早日康复。在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通过心理影片的赏析、互动、体验和分享来实现心理知识的普及及心灵的启发和成长,是一种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

三、心理影片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的局限性

(一)影片选材的局限性

电影类型五花八门,电影内容更是丰富多彩。教师不仅要从大量的、繁杂的电影中,甄选与心理学内容一致的电影,还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兼顾所选电影的娱乐性和艺术性,尽量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经典作品。因此,选择适当的作品,比心理健康教育课常规备课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更多,是一个费时费力的工作。

(二)播放时间的局限性

播放电影比较费时,完整欣赏一般需要一两个小时甚至更长。而在课堂上,除去电影片段播放的时间、教师分析和讲解的时间,留给学生自己思考的时间就所剩无几了。有时候遇到关键片段,往往还需要指导学生多次欣赏体会,时间安排上更紧了,导致有时候需要安排两个课时。时间跨度太长,对效果也有很大的影响。

(三)课程的局限性

虽然心理影片对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帮助,但因其不具备很强的教学功能,很容易变成娱乐性质的欣赏课程。心理电影的应用,应该在与心理学相关的基础课程教学中进行,通过相辅相成的教学形式,才能让心理影片充分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薛秀平.心理影片赏析——寓教于乐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J].电影文学,2007(19):99-100.

[2]钱少月,朱敏.心理影片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价值与应用[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9):99-101.

[3]何莉.试论心理电影在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高等教育,2011(3):134-135.

[4]胡甜甜,朱建軍.电影疗法的理论和应用研究述评[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5,3(5):52-56.

猜你喜欢

教育资源心理健康教育
数字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应用现状
开放教育资源愈加受美国高校青睐
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举措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构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新模式
吸收社会教育资源,创新法制教育方式
“多校划片”:治标还需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