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手法复位后短期疗效不佳的原因分析

2019-04-30王洪敏张加良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9期
关键词:管型喉头规管

王洪敏 张加良

(朝阳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辽宁 朝阳122000)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周围性前庭疾病,患病率在眩晕门诊中占到第1位,占30%~40%。该病在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生,但以中老年女性患者为主,据统计,60岁以上老年人群中BPPV的患病率是18~39岁中青年人群中BPPV患病率的7倍[1]。耳石手法复位治疗是目前治疗BPPV最常用而且有效的方法。部分老年患者接受耳石手法复位治疗后短期内会出现头晕、平衡障碍等疗效不佳症状,有些甚至发生跌倒。本研究分析和总结60岁以上老年人BPPV的临床发病特征及复位治疗后短期疗效不佳的影响因素,为临床诊疗提供帮助。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纳入本次研究的273例均为在2017年4月至2018年11月于朝阳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眩晕门诊确诊和接受耳石手法复位治疗的老年BPPV患者,年龄≥60岁。除外某些确诊BPPV,但由于身体活动受限不能接受耳石手法复位治疗的患者。BPPV的诊断符合2017年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耳喉咽头颈外科分会制定的BPPV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

1.2 方法:详细记录老年患者的年龄、发病类型、性别、有无基础疾病及基础疾病的种类,由笔者对每位患者行Dix-Hallpike和Supinerolltest试验,确定受累半规管后给予行手法复位治疗:后半规管型采取Epley或Semont复位法,水平半规管型采取Barbecue或Gufoni复位法,多半规管型采用Epley联合Barbecue复位法,统计复位后第3日患者的疗效并记录。

1.3 疗效判定:采用2017年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制定的BPPV疗效分级标准[2]。①治愈:位置性眩晕消失;②改善:位置性眩晕和(或)位置性眼震减轻,但未消失;③无效:位置性眩晕和(或)位置性眼震未减轻,甚至加剧。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22.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73例患者年龄在60~92岁,平均年龄67岁,其中男60例,女213例,男女比例为1.00∶3.55。见表1,两组在性别、是否伴发基础疾病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不佳组在受累半规管的分布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伴发基础疾病的老年BPPV患者做进一步分析,伴发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外伤及颈椎病在两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P值均>0.05)。

表1 两组老年BPPV患者特征比较[n(%)]

表2 伴发基础疾病种类对复位疗效比较[n(%)]

3 讨 论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表现为因头部运动诱发出现的短暂性眩晕,伴典型的水平或旋转性眼震,好发于中老年人,追其原因,有研究报道随着年龄的增长,椭圆囊斑的耳石退化、破碎、耳石间的纤维连接变弱,均可使耳石的稳定性下降[3],导致耳石的脱落,且球囊暗细胞的缺失使耳石的吸收功能下降,从而诱发BPPV的发生。本次研究中也发现老年女性患者占到本次统计患者群的78%,与文献报道相符,分析原因考虑与老年女性绝经后激素水平的变化有关,谢建平[4]等的研究中也提到,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降钙素分泌不足,导致溶骨作用加强,导致骨质疏松,同时因为骨质疏松,体内钙溶解能力增加,内淋巴液中游离钙水平亦增加,影响耳石在内淋巴液中的吸收,最终导致BPPV的发病。

老年人群常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基础疾病,本次研究中合并基础疾病的患者占到26%。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这基础疾病后期均伴有微血管的病变,迷路器官的微循环障碍可能是耳石退化的原因[5],容易诱发BPPV的发生,本研究显示伴发基础疾病患者复位不佳组的比例要高于复位有效组,但伴发基础疾病及所伴发基础疾病的种类(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外伤及颈椎病)均对耳石复位的短期疗效无影响,当然本组患者均为老年人,且部分患者合并颈椎病,在复位过程中患者胃肠反应较重,不能排除手法复位时某些头位不能做到位导致效果不佳可能。但有研究显示高血压、糖尿病及脑梗死是影响BPPV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6]。

本研究显示后半规管型BPPV患者占到63.37%,水平半规管型占16.85%,多半规管型占19.78%,由此可见,老年BPPV患者的发病类型亦以后半规管型为主,究其原因后半规管在解剖位置上位于最下方,因重力作用,脱落的耳石优先进入后半规管诱发BPPV的发生。有文献报道多半规管型BPPV患者占到9.3%~12%[7],本研究统计的数据明显高于以上数据,可见老年BPPV患者多半规格受累的比例要高,临床中要引起重视。同时发现多半规管型BPPV患者疗效不佳者明显高于另外两组,考虑与多半规管型BPPV眼震存在叠加,方向不易判断,对复位效果有影响,对于此类患者要求我们正确判断半规管的类型,采取联合、多次复位,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综上所述,老年BPPV患者以女性多发,是否合并基础疾病对短期复位疗效无影响,多半规管型BPPV复位短期疗效较单半规管型差。同时因复位者的复位水平不同亦对疗效不佳有一定的影响,目前SRM-IV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疗系统的应用可规避这一方面的影响,且对伴有颈椎病的患者治疗效果更显著。但手法复位仍是每一位耳鼻喉科医师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且更易在基层医院开展。除此之外,应对老年BPPV患者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宣教,并指导前庭康复训练。

猜你喜欢

管型喉头规管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应用护理风险措施的效果和价值分析
12例复位过程中转换为前半规管BPPV的后半规管BPPV病例分析
布置型式对动力管道异常大位移影响计算
190例特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半规管功能分析
装配式管型、箱型通道与现浇箱涵造价对比分析
内耳及相关解剖结构的教学方法和经验
关于一种尿液中有形成分保存方法的讨论
动物也会晕车吗
三极管在春季高考中的考点分析
浅谈喉头在歌唱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