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知识图谱的我国全民健身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2019-04-30焦国庆苏艺隆

运动精品 2019年12期
关键词:发文全民体育

焦国庆 苏艺隆

(1.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7;2.厦门市同安区洪塘头小学,福建 厦门 361116)

全民健身是群众体育发展的本质,是一种“治病于未然”的非医疗手段,有助于小康社会与健康中国全方位的建成,同时也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举措[1]。

随着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全民健身计划》的推广以及健康中国的建设,关于全民健身的研究日益深入。全民健身已经发展成为时代的口号,是广大人民群众共同迫切的需要[2]。Gilbert 等(2004)指出,任何事业的发展都依赖科学研究、人才培养计划和实践中的变革发展,而这一切都取决于目前该领域的知识体系[3]。由此可见,只有不断完善全面健身领域的知识体系,丰富理论视角,才能促进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

基于此,本研究通过对中国知网(CNKI)体育类核心期刊数据库所收录的关于全民健身的相关文献,运用Citespace V 软件探析我国现阶段全民健身研究的发文量、机构、作者、研究热点,旨在探寻该领域的核心领军人物及研究单位、梳理当前研究热点,以期为我国全民健身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

1 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以中国知网(CNKI)中体育类核心数据库收集的有关全民健身研究的文献作为研究对象,检索时间设置为1989-01-01 到 2018-12-31(检索日期为 2019 年 2 月 8 日),检索式为:主题=“全民健身”或含“群众体育”或含“公共体育”或含“社会体育”。检索得到相关文献4128 篇,采用初步甄别法和逐一筛选法剔除与全民健身研究相关性较低的文献,最终得到有效文献3282 篇。

1.2 分析工具

采用美国德雷塞尔大学陈超美博士开发的基于JAVA 平台的 Citespace 软件绘制可视化的科学图谱,该软件适应多元、分时、动态复杂的网络分析的国际领先可视化应用软件。Citespace 软件可以将大量的数据绘制成图形或图像,借助图像的直观性,研究者可以透视整个研究领域的重要文献,理顺研究目标和知识网络,把握研究前沿最新的发展趋势[4]。

2 结果与分析

2.1 文献分布特征

我国全民健身研究的发文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全民健身研究的发展速度和理论水平。如图1 所示,我国全民健身研究的科研成果数量呈现出整体上涨,过程曲折的特征,发文的走势成“躺S 型”,且在1995 年、2005 年、2009 年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文献骤增现象。

如图1 所示,全民健身研究的研究数量大致分为4 个阶段,基础萌芽期(1989-1994 年)、稳步发展期(1995-2002年)、徘徊发展期(2003-2008 年)、拓展深化期(2009-2018年)。

1995 年开始全民健身的发文数量徒增,一跃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对象,之后的发展过程曲折,但整体上涨,于2016 年达至峰值。这可能是政策的出台、国家的重视等。1995 年《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出台》、2006 年《关于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意见》、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胜利举行、2009 年《全民健身工作条例》,同年将国务院将每年的8 月8 日批准为全民健身日, 2011 年《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2014 年国务院发布第 46 号文件,其中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2016 年《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以及《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出台等。

图1 我国全民健身研究成果数量分布

2.2 全民健身研究发文机构分布

对研究机构的分析反映了该领域研究力量的分布、结构和影响力。运行Citespace V 软件生成青少年体育研究机构合作关系知识图谱,根据后台数据统计出论文发表数量前10 的研究机构(表1)。

表1 全民健身研究高产机构分布

如表1 所示,在发文量前10 的机构中,体育类高校占据了6 所,由此可见体育类高校是承担全民健身研究的主要力量,对促进全民健身理论研究、实践应用等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这可能由于体育类院校体育人才聚集、科研实力雄厚、实验设备丰富等原因。其中,上海体育学院发表130 篇,北京体育大学发文121 篇,位居各机构第1、第2位,且发文量明显高于其他机构,是当前我国青少年体育研究的重要阵地。其次,广州体育学院、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分别以92 篇、85 篇、76 篇的发文量分别位居第3、第4、第 5 位。

从地域分布来看,全民健身研究的高产机构大都分布在华东、华北地区。有研究表示,一个地区的科研活动水平与地区生产总值(gross regional produce,简称GRP)或其他经济能力有所关联[5]。由此可见,造成这一分布的原因为,这一地区经济发展较为繁荣,对于居民健康的问题高度关注,在这一形势下,对全民健身的研究则大势所趋。

2.3 全民健身研究的作者分布

对作者分布情况的分析是深刻把握某一学科研究领域及科研动态的前提,对在相关领域有深入见解和科研成果的作者进行研究可以有效掌握该领域科研活动的发展进程,对研究主题的现状分析、总结、提炼和前瞻性研究都有积极的意义[6]。运行Citespace V,生成作者分布知识图谱(图2)。

表2 全民健身研究的高产作者分布

表2 罗列了我国全民健身的高产作者及其研究方向,其中,排名首位的是南京师范大学的田雨普教授,发文量高达32 篇,研究主要包括群众体育发展的现状及对策探析、农村体育发展等;紧随其后的是华中师范大学的王健教授,其发文量为30 篇,研究主要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现状等;排在第 3 位的是阜阳师范学院的刘玉教授,其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政策的制定、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研究等;除此之外,刘红建、郇昌店分别以21 篇、19 篇的发文量排在第4、第5 位。

众所周知,科学家之间的合作与科学产出高度先关,高水平高频次的合作与高产出率成正比,没有科研合作,就不可能顺利进行科学研究和产出高质量的科研成果[8]。

如图2 可知,该图谱中共有7 个聚类,反映了现阶段对于青少年体育的研究形成了7 个学术共同体,如以陈佩杰为核心的学术共同体,其研究方向为青少年体育运动中的生理变化。但部分作者还处于游离状态,尚未组建学术共同体。

综上,虽然我国全民健身研究正在不断走向成熟化,但作者合作程度亟待提升,合作意识有待加强。只有融入更多的视角、方法体系,才能促进我国全民健身研究创新性研究成果的产出。

2.4 我国全民健身研究热点主题

关键词是对文献内容的高度概括,能够很好地反映某一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学者关注的焦点[9]。运行Citespace V 软件,在Citespace V 界面中选择网络节点(node types)为Keywords,算法选择关键路径(pathfinder)算法,数据抽取对象为Top50,设置时间区间(time slicing)的值为2,分析时间为1989-2018,运行生成全民健身研究的关键词共现图(图2)。

图2 全民健身研究的热点共现图谱

其中,“年轮”的颜色和厚度分别代表关键词出现的时间和数量,每个节点分别表示一个关键词,节点的大小表示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节点之间的连线越粗表示关键词之间的共现越高。另外,关键词的中心度在图中主要通过紫色圈圈表示出来。经合并同义词后,从运行结果中按照频次的高低排序导出结果(表3)。

表3 全民健身研究的热点关键词

通过对图2 和表3 中的高频关键词进行归纳,发现目前全民健身研究主要集中在全民健身基础理论及社会功能、全民健身发展现状及对策、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社区体育与农村体育以及全民健身与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等方面。

3 结论

3.1 近30 年,我国全民健身研究的发文量成“躺S 型”,但从发展总趋势来看,目前我国全民健身的研究正在积极向前推进,历经基础萌芽期、稳步发展期、徘徊发展期、拓展深化期,发文量逐渐增多。

3.2 从发文的机构来看,体育类高校是这一全民健身研究的主力军,排名前三位的高校分别是上海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和广州体育学院,但研究力量主要集中于华东、华北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高产作者主要有田雨普、王健、刘玉等人。

3.3 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全民健身基础理论及社会功能、全民健身发展现状及对策、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社区体育与农村体育以及全民健身与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等方面。

猜你喜欢

发文全民体育
七部门联合发文 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
全民·爱·阅读
一场全民答题狂欢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
我们的“体育梦”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