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育中儿童想象力引导策略
2019-04-29史冰
史冰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儿童教育越来越受到民众的重视。在美术教学中,为了激发儿童的想象力,教师应采用延续的想象、添加的想象、改变的想象、逆向的想象等想象引导策略,帮助儿童明确学习目的,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积极创设学习情境,提高儿童的美术素养。
[关键词]儿童教育;想象力引导;美术活动
美术教育能够帮助孩子重塑对未知的探索热情,提高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对儿童教育方案及策略的改良能够造福整个社会以及每个家庭,也能够使从事儿童教育的工作者学会从儿童的角度去看待未知的世界,去欣赏儿童在进行美术创作时所投入的情感和所表现的思维,进而用更为恰当的方式去引导孩子的美术创作,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
一、想象引导策略概述
1.延续的想象
延续的想象,顾名思义,就是对美术作品中固定的画面进行动态想象。教师可以给儿童展示一幅已有的作品,对作品所包含的重要事物進行简单描述,让儿童对作品有简单的认知,然后启发他们对画面中的事物展开想象,使他们脑海中的作品灵动起来。例如,可以引导儿童思考站在田野里的人的身份,他们在干什么,为什么站在田野里,接下来会做什么;可以出示占据画面三分之二的天空,让儿童思考为什么天空这么蓝,是不是因为空气没有被污染,以此帮助儿童树立环保意识。这种延续性想象的本质就是让孩子沿着作品原本呈现给欣赏者的画面去思考,对画面背后的故事进行探索。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儿童的想象力,还能锻炼儿童的逻辑思维能力。
2.添加的想象
添加的想象,即在不改变作品原有构图元素的情况下,引导孩子对作品所呈现的画面进行添加,改变原本作品想要表达的情感内涵。教师在运用这种想象力引导策略时,可以给孩子展示一幅线条较为清晰的作品,该作品不建议过于抽象,否则不利于孩子对画面进行感知和改动。这种引导策略也需要教师对所展示的作品进行简单讲解,让孩子对画面有初步的认知,再启发孩子为画面增添一些元素,并引导孩子叙述自己添加这些元素想要表达的情感。
3.改变的想象
改变的想象,是指引导儿童对一幅作品所包涵的元素进行改动,将原本呈现的画面形象改变成完全不同的表象。在运用这一想象力引导策略时,教师可以展示造型夸张的人物画像,让儿童从改变日常生活中印象最为深刻的人物形象入手进行联想。这种联想策略有利于孩子打破固化思维,挣脱来自成人世界的思维枷锁。
4.逆向的想象
在现实教学中,逆向想象引导策略应用的难度最大。这种策略要求孩子在看到作品中的构图元素之后,找到与之不同的另外一种事物。通过逆向的想象,儿童的思维能力能够得到极大训练和提升。这种引导方式在年龄稍大的孩子中最受欢迎。
经常运用这些形式的想象力引导策略,孩子们就能够在欣赏美术作品的同时,创作出灵感源于所欣赏作品却又与其完全不一样的属于自己的作品。
二、实际应用影响因素
1.教师的教学
在儿童教育过程中,教师往往会从一个成人的角度去要求孩子,有时对孩子的教育引导缺乏耐心。此外,教学方法单一也束缚了美术活动的开展。教师应通过创设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在开展美术教学时,要积极调动孩子们的各种感官,让他们感受到美术学习的趣味性。
2.教学条件
学校本身具有的资质决定了孩子是否能够得到美术教育所需要的硬件设施以及绘画的必需用品。如果学校本身的硬件设施比较简陋,就很难给儿童提供完善的美术教育条件,实施儿童想象力引导策略也就无从说起。
3.家长态度
每个家长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愿望,但必须承认每个孩子的先天资质确实存在差别。有些家长会强制孩子进行绘画训练,并且对孩子的作品指指点点。这个时候,孩子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就会骤减,甚至对美术学习心生畏惧。
三、培养儿童想象力的方法
1.明确学习目的,激发美术学习兴趣
儿童刚开始接触美术的时候会有新奇感,因此,在美术学习时会比较积极,热情也比较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学习内容的加深,有一部分儿童会渐渐对美术学习产生畏难情绪,把其看作是沉重的负担,有的甚至干脆放弃。由此可见,一时的好奇、暂时的兴趣是学不好美术的。所以,在教授美术课程的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儿童明确学习目的,注重培养儿童的美术学习兴趣。
2.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美术学习兴趣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为独生子女, 他们敢说、敢动、敢想。作为一名美术教师,不要打击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上课时, 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尽量使用丰富的语言、表情以及肢体语言来组织课堂教学,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愉快的课堂气氛、轻松的学习状态、有趣的学习环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在校内、班内张贴或悬挂美术作品,用美术贴图表示室内各种物品的名称;课前可以唱一曲有趣的歌谣,讲几个有趣的故事,以此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激发美术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活动需要师生进行情感上的交流与沟通,融洽师生关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调动自己的情感,保持满腔的教学热情,并以真情感染儿童,让儿童产生共鸣。如果教师能对美术学习水平较差的儿童平等看待,在他们心中建立良好的教师形象,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学习成绩也会越来越理想。
4.创设学习情境,激发美术学习兴趣
在美术教学中,创设生动形象的情境更有利于儿童的学习新知,更能够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借助图片、ppt演示文档、录像带等进行生动的动画教学,能够带领儿童进入艺术境界之中。首先,在课堂上教师要尽量使用美术工具组织教学,利用教具、动作、表情、姿态和提示等方法创设情境。根据教学内容,可以请儿童到台前表演,使儿童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其次,在教学语言上教师应努力做到风趣幽默,激发儿童的学习热情,调动儿童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5.整合现代教育技术,激发美术学习兴趣
当代科技的发展使得学校相应的教学设备都比较充足,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设备将原本抽象的概念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儿童面前,做到音、行、义三者结合,也使得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变得和谐流畅。
在众多艺术形式中,美术活动是大多数孩子都喜爱的一项活动。现实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儿童拿着纸笔涂鸦,通过勾勒线条和渲染颜色,可以将自己对世界的看法寄予涂鸦的作品中。也许在成人看来这些作品并不具有美感,但从中却可以窥探到孩子的内心世界,并且通过开展美术活动,儿童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艺术修养均可以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马政霞.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儿童的审美、想象力和创造力[J].中华少年,2017,(29).
[2]蔡娟.开发儿童在美术活动中的想象力[J].考试周刊,2016,(33).
[3]汤加华.独特的眼光,无限的创意——浅谈儿童美术活动中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J].新课程(小学),2015,(04).
[4]郑少密.美术活动中培养儿童想象力的途径[J].广西教育,2015,(13).
[5]施艳美.浅谈美术活动中儿童想象力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1).
[6]王玲.美从中来——谈美术活动中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激发[J].科技视界,2014,(05).
[7]温秋梅.如何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儿童的想象力[J].学园,2014,(04).
[8]徐英.聆听心灵最美的声音——谈美术活动中儿童想象力的培养[J].新课程(小学),2012,(07).
(责任编辑 赵永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