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
2019-04-29毛慧雯
毛慧雯
[摘要]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人类历史中重要的文化行为。文化育人,艺术养心,整个社会的艺术教育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文明水准的重要标志之一。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审美形态、美感等方面的教育来提高学生的思维与创造能力,培养青少年不骄不躁的性格,使之更加从容地面对学习与生活。
[关键词]高中;美术教学;现状及对策
美术这门学科不同于其它学科,教师单纯地讲授并不能充分体现美术教学的特点,也难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美术都被认为是不必要的学科,一些人认为美术课程的设立并没有实质性的意义。社会、学校、家庭对美术的错误认知,阻碍了美术教学的发展。此外,学生中也存在这样的问题,一些学生对美术失去兴趣,认为美术课可有可无,这就导致大多数学生对美术知识的缺乏和美术实际操作能力的缺失。杨振宁教授曾经说过:“一个人要出成果原因之一就是要顺乎自己的兴趣,然后再结合社会的需要来发展自己的特长,有了兴趣,苦就是不苦而是乐。到了这个境地,工作就容易出成果了。”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美术学科因为课时有限,更要注重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而如何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转变思想,正确认识美术教学的地位
美术是一门充满文化与创造性的学科,也是充满感性和丰富文化背景的艺术类学科。美术教育授课方式独特,具备综合性、多视角的特点,涵盖了文学、历史、数学、哲学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课程内容不仅包括绘画和工艺设计基础课程,还包括手工制作和艺术作品欣赏。以高中美术教材为例,其中不仅涉及绘画类,还包括设计、建筑,书法、雕塑、摄影六大门类。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美术教育涉及的审美知识较多,能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这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有些美术教学内容侧重于社会生活中有关美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审美和表达美的能力培养,有的侧重于思想品德教育,还有的侧重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美术教育从另一个角度引导学生如何思考、如何发散思维,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优质的资源,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条件。在美术鉴赏课中,教师往往会从头讲到尾,这种倾注式的单方面的热情投入,往往会导致学生兴趣缺失,使欣赏课变得毫无意义。教师应该转变观念,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导地位,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具备学习的主动性。
二、贴近生活,提高对美术教育的认知
教育理论家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就是教育。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艺术创作离不开生活。美术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在广阔的天地之间寻找艺术的美。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把生活和艺术结合起来,创造出富有生命力的艺术作品。学习绘画基础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美,并加以示范和讲解。这样学生不仅能够发现并感受到生活中微妙的美,还能更深刻地去感受和理解客观事物的美。比如,在色彩写生课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实物以及观看教师的示范,学生能够发现各种形式实物组合的美感以及色彩间的微妙变化,从而丰富对美的认知,提高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另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认识与学习形式美,了解这种形式在生活中的作用。只有二者结合,才能让学生从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中去感受和欣赏美,美的形象才能够真正作用于学生的情感和思想。
除了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正因为人类有了想象力和创造力,人类的历史才得以快速发展,而真正的艺术创作和表现都具有强烈的个性以及与众不同的特征。创造性思维具有典型的独特性、思维性、理论性、批判性等特征,是人类推陈出新,开辟新领域、新格局的动力源泉。所以,在美术课上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充分挖掘他们的创作潜力,让他们表达对这个世界的看法,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
三、 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美术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运用科学、合理、有趣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学科间的相互联系来吸引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表现欲望和创作冲动。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强调个性化教育,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发展。要优化教学课程设计,兼顾传统与创新,开发具有针对性的课程内容,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根据学生的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要运用多元素相结合的方法,在绘画教学过程中融入手工、剪纸、陶艺等民间传统手工艺制作,使课堂作品既有创新性,又能增强学生绘画的兴趣和自信。美术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学科,美术与音乐、文学、戏剧等领域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要注重多领域知识的融合。例如,在美术鉴赏课中国山水画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中国古典音乐和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诗词等学生熟悉的教学资源,让学生感悟中国山水画中独有的意境。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美术作品,还能让学生在多领域碰撞的体验式学习过程中学会触类旁通,产生意想不到的艺术火花。
四、改进方法,合理应用多媒体教学设备
美术欣赏属于视觉的艺术。高雅的艺术品,能够让人赏心悦目,陶冶情操,并从中感受到无穷的艺术魅力。现有的美术欣赏教材中所展示的作品存在数量有限、画幅偏小的缺点,加上美术欣赏课的课时较少,无法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在传统美术教学模式中,知识的传授主要是以教师讲解、学生练习以及课堂巩固为主。理性的知识太多,感性的材料太少,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应将多媒体引入高中美术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独有的声音、影像、图片、文字并茂的特点,为学生带来多重感官刺激,让美术的美充分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的美术学习更富有趣味,进而达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多媒体教学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美术课真正做到寓教于乐、美中育人。多媒体的表现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与艺术有相通之处,在视觉形式上信息强度和画面吸引力比课本图片要强很多,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也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艺术氛围,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五、强化师资力量,加强基础教學设施配置
美术教学不同于其它学科的教学,它不仅要求教师具有相应的理论水平,更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师资力量和基础教学配置的升级,是高中美术教学升级发展的重要标志。学校要加强美术教学的基础性设施建设,完善美术教学的辅助教学。而教师对学生美育的培养不仅仅在于所教授的内容,教师自身也占很大一部分因素。教学过程中教师生动、形象、精炼、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是进行美育的必要手段。美术教师自身所具备的仪表美、板书美,也会对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美术教师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美学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绘画、设计、动手能力。正所谓名师出高徒,一名优秀的教师需要不断地补充自身的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发现自身的不足,及时弥补自身所缺。在每一堂课程的授业解惑中,要做到课堂内容有理有据,指导学生夯实自身的美术基础知识,使学生对于绘画作品能够有自身独到的鉴赏力以及创作力。美术教师还应当具有努力探索的精神,逐步提高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只有这样,才能被学生接受并信服。
总之,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美术教育已经显得越来越重要。它不仅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更是在时刻提醒着美术教师应该全力完善自身素质,以此来适应现代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仕菊.如何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J].科学咨询,2017,(11).
[2]陈梅花.谈当下中小学美术教育创新能力培养[J].美术教育研究,2017,(07).
[3]姚世兰.高中美术教学工作探究[J].青苹果,2017,(05).
[4]管金苹.中学美术教学之我见[J].科学与财富,2013,(06).
(责任编辑 赵永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