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会计专业教学诊改探析

2019-04-29黄吉丰

广西教育·C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教学诊改会计专业高职

【摘 要】本文论述高职会计专业教学诊改问题,阐述高职会计专业教学诊改的作用和必要性,针对高职会计专业教学诊改面临的缺乏具體的诊改依据、缺乏与会计专业教学诊改相关的信息管理平台等问题,提出高职会计专业教学诊改的措施:结合高职教育的目的性确定会计专业诊改的标准;建立金字塔结构的立体化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属于会计专业的教学信息管理平台。

【关键词】高职  会计专业  教学诊改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1C-0170-02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国家对高职教育也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如何培养技术过硬的技能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已经成为职业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有鉴于此,教育部于2015年6月在全国的职业院校实施了教学诊改制度,即以理论为先决条件对实践活动展开研究,在这个过程中对教学环节所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使教学诊改工作成为推动职业院校进一步发展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通过汇聚行业专家以及院校会计专业团队之力为会计专业教学“把脉问诊”,并针对会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出谋划策,为会计人才的培养补齐短板,这有助于高职院校找准发展方向,进行有效率的深化改革,进而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办学水平,实现高质量的人才输出,对于高职院校实现自主和可持续性的发展,与时俱进地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都有着长远的意义。

一、高职会计专业教学诊改的作用和必要性

(一)教学诊改的作用。教学效率不高,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专业知识掌握不牢,专业技能运用不熟练,这是高职会计专业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如何提升教学效率改善教学质量,这也是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所面临的突出问题。由于传统高职会计专业教学评价的侧重点在于课堂教学的价值,而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指向性不足,因此,会计专业教学评价对于教学的改进并没有发挥实质性作用。与会计专业教学评价不同的是,会计专业教学诊改主要是围绕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其主要目的在于革新教学理念以及完善教学行为,对于强化专业学习、排除教学障碍,提升教学效果具有指导意义。发挥教学诊改在教学活动中的调节和质量保障作用,有效引导和督促学生的学习行为,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获得诊改信息,在进一步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同时,为明确执教方向提供参考。教学诊改是对教学过程进行逆向的探索以寻求更为科学的教学理论和学习方法,既明确了教学的方向,也增强了学生的自律性,让师生能够以更科学合理的方式,参与到会计专业教学活动中,在优化课堂教学的同时,也提升了会计教学的效果。

(二)教学诊改的必要性。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的效果不佳且缺乏职业的前瞻性。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底子不是很好,加上会计课程涉及的原理和规则比较多,造成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在课程结束后很容易出现学生理论知识掌握不扎实,实践技能不到位的情况,使得会计专业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加之缺乏教学监控衡量体系,导致高职会计教学出现约束性不强、评定尺度过低、评价形式化等问题。从教学目的上看,大多数高职院校的会计教学仅仅是为了帮助学生完成一门专业课,而对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和规划则缺乏足够的引导。随着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退出历史舞台,从事会计岗位工作的要求将更强调职业能力的重要性。也就是说,会计用人单位将更注重求职者展现出的职业技能,其中衡量会计专业能力的基本标准之一就是取得初级会计职称,而与考取会计资格证相比,高职院校的在校生要获得初级会计职称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这也意味着从事会计工作的门槛提高了。由此可见,对于既没有会计职称又没有实际工作经验的高职学生而言,仅仅是靠课堂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和掌握的实操技能,显然难以满足他们今后的职业发展需要,而这样的情形也无法真正意义上满足高等职业教育的初衷。在这样的背景下,会计专业教学诊改就显得尤为必要。

二、高职会计专业教学诊改面临的问题

(一)会计专业教学诊改缺乏具体的诊改依据。高职会计专业教学诊改作为一项系统性的工作,需要从人才培养过程的具体环节入手,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评价标准、监管制度做好诊改工作。然而,就当前的高职会计专业教学过程而言,既没有具体的教学诊改依据,也没有可参照的诊改案例提供借鉴,以至于很容易混淆“教学评价”和“教学诊改”这两个既相似又不同的概念。所以,要充分利用会计教学的课堂平台,仔细揣摩研究“教学评价”与“教学诊改”内在含义的不同之处,深入发掘教学过程中潜在的问题;将会计教学环节分成若干要素,从教学目标的设定到教学内容的实施再到教学任务的完成效果,通过有针对性的逆向分析和研究找出原因做出诊断,并把这些诊断过程数据化具体化,再以量表的形式呈现出来,进而体系化制度化,最后应用于实践教学,通过不断的改良完善加以验证。

(二)缺乏与会计专业教学诊改相关的信息管理平台。与会计专业教学相关的信息化设备匮乏,涉及诊改的信息平台缺失。尽管很多高职院校在会计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已经投入了相应的模拟设施和软件,但是在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息息相关的会计专业教学信息化建设上却依然停滞不前,与会计教学相关的数据管理平台的建设则更为有限。虽然高职院校都有自己的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平台,但是从中反映的只是一个汇总结果,这与会计专业教学诊改所要收集和分析的教学过程中师生体现出的行为状态数据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信息,毕竟实际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状态以及教学的效果难以通过现有数据真实地体现出来。所以,要想通过信息手段直观体现教学效果从开始到进程再到结束的动态分析过程,必须有与之相关的数据分析平台或是行之有效的诊改体系,然而这对于大多数高职院校而言暂时还是空白。由于大部分高职院校重视程度不高或受制于财力,大多数高职院校很难通过其他数据平台对会计专业教学实施评价和诊改,而关于会计专业教学质量和效果的评估,也仅仅是平常的教学监督以及学生对上课情况的评价,这对于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和改善教学效果并没有发挥太大作用。

三、高职会计专业教学诊改的措施

教学诊改的关键是通过收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行为状态数据,建立起一套属于自己的诊改体系。教学诊改是高职院校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关注学生职业发展的蜕变过程,通过对教学环节的自查、寻因、诊改、实施、验证,建立起完善的教学诊改制度,是促进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举措。教学诊改也是督促师生共同发展和提升的过程,所以,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应当尽快建立相应诊改机制,落实诊改措施,使诊改有条不紊地推进,以保障人才培养成效。

(一)结合高职教育的目的性确定会计专业诊改的标准。高职教育的重心是培养和塑造学生与职业相关的能力和技能,因此会计专业教学也应该以学生为主体,结合社会的用人方向注重学生各种职业能力的生成。充分利用高职会计课堂教学平台,以教学评价为依托对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要素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找出问题查明原因再实施教学诊改。因此,高职院校必须以学生的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为前提,请行业资深人士与院校的会计专业团队一起出谋划策,采取专家“会诊”的方式,从课程一体化的设计、项目的载入、职业活动的导向、项目任务的模拟实施、职业能力目标的设定对课堂教学过程采取逆向分析,做好归因诊断以确保诊断的精准度。通过对会计专业课堂教学各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细致研究,根据原因有针对性地建立具有实践改进效果的会计专业教学诊改体系标准,为会计专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供保障,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养成和发展。

(二)建立金字塔结构的立体化内部质量保障体系。高职院校应把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办学目标确立为顶点,把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团队建设、学生发展定为基点,明晰不同管理体系之间的质量依存关系。顶点是塔尖,四个基点为底座;质量管理从顶点辐射到四个基点,基点之間环环相扣,建立起一个顶点与四个基点紧密相连的立体金字塔结构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学校应设立质量保障办公室,围绕学校办学目标,制定会计专业建设标准,进行相应的课程设置,并全权负责会计专业教学诊改的考量工作。根据会计专业的特点,结合“产、教、研”的内在联系为教师制订成长规划和对应的绩效考核标准,并把会计专业教学过程的质量以数据形式呈现出来,督促教师自主诊断,自我鞭策,不断进取。力求在会计教学环节实现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塑造,除了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还要有选择地把职业技能竞赛和初级会计职称的题型作为靶标锻炼学生,拓宽学生职业能力养成的渠道。围绕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制定会计专业人才成长标准,从专业成绩、职业规划、个人成长三个方面为会计专业学生建立自测体系,在专业教师的辅导下让会计专业学生自我监督自我改进,推动学生职业发展规划,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内部质量保障体系自上而下全方位布局,形成各要素点对点与点面结合的立体化配合,实现教学管理与人才培养的共同提高。

(三)建设属于会计专业的教学信息管理平台。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不仅是信息化数据管理的基础,也是推动会计专业教学诊改和内部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不仅影响着会计教学诊改工作的顺利开展,也将制约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实施。所以,高职院校应根据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需求打造相应的人才培养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通过及时有效地采集数据,科学客观地分析数据,系统地了解会计人才的培养信息。利用会计教学管理信息平台进行日常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监督,有利于进行数据分析,形成常态化的诊改信息反馈,进一步提升诊改效率。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是一个持续的动态过程,这个动态过程的数据收集在诊改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核心作用,加强数据平台的管理,建立和完善预警机制,加强质量监控和考核,为院校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提供数据支持。

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会计专业教学诊改作为人才培养方式的一种举措,其目的在于找出会计专业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加以修正进而提升教学质量,同时通过建立有效的会计教学诊改机制,充分发挥院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积极作用,不断优化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果,实现教学质量和会计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吕路平,童国通.基于五位视角的高职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7(20)

[2]方娟.基于质量提升的职业院校教学诊改工作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

[3]涂瑛辉.浅议高职会计专业教学诊改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6)

【作者简介】黄吉丰(1981— ),男,广西桂林人,硕士,研究方向:财务会计。

(责编 苏 洋)

猜你喜欢

教学诊改会计专业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基于中职学校的教学诊改式督导机制策略研究
基于“零缺陷”质量管理的实践思考
高职院校教学诊改工作探讨
关于西藏中职学校教学诊改工作的几点思考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独立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困境与出路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
关于中职会计专业优化调整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