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协同下高职电气工程专业 实践教学改进路径
2019-04-29李玉琴
李玉琴
【摘 要】本文论述校企协同下高职电气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进路径,在阐述校企协同下高职电气工程实践教学改进思路基础上,提出以能力为导向构建工程化实践课程、构建递进式工程实训平台、构建产学研合作的校企协同有效机制等具体的改进路径,并总结实施成效。
【关键词】校企协同 电气工程专业 实践教学 改进路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1C-0168-02
随着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实践教育已经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不可或缺的一环。实践教学所包括的实验、实习、课题实训、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更是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实践教学对于实践性较强的高职电气工程专业尤为重要,但是从近年来高职电气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发展的历程来看,即便有着国家教育机构给予的关注与支持,仍然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导致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与实践教学目标有着较大差距。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实现实践教学目标,就需要对电气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进行改善。本文拟以广西城市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为例对校企协同下高职电气工程实践教学改进路径进行探讨。
一、校企协同下高职电气工程实践教学改进思路
(一)构建新型核心工程化实践课程体系
传统实践课程往往缺少了综合性和系统性,过多依赖理论课程教学,缺乏有效的实践性,导致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不足。因此,要构建以“强化基础、实战工程”为核心的实践课程体系,保证学生在企业实习阶段能够实地进行项目实训,独立完成毕业设计。
(二)对电气工程专业所需的实验室用房和设备进行优化
实验教学所涉及的实验室与实践基地的构建十分重要,要构建一个真正集教学、实践、创新为一体的电力工程实践平台。电气工程平台的构建能有效地模拟电力工程真实环境与环节,较大地提升学生系统工程能力。因此,要对电气工程专业所需的实验室用房和设备进行优化,继而实现实验教学体系与实验课程共同优化。
(三)设计有效的企业培养方案
制定企业培养方案之初,多方面地对工厂企业中的设计、施工等基础部门深入调研,全校教师综合研讨,从学生的学科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的相互衔接、毕业设计与企业实践相互契合等多方面切入,做到学生在接受专业理论知识、基础实践操作之余,且具备企业电力工程系统设计、运行、管理等基础技能,对企业工程实际问题有一定的分析与解决能力。同时,在注重学生的企业项目实践能力之余,也考虑与发展学生团队之间的沟通、合作、管理的能力,全面发展契合企业、社会需求的专业性人才。
(四)设计具有特征性的校企合作机制
在实施教学计划中,以实践工程为根本,以产学研为特征,多元化融合。利用人才优势与实训设备为企业培训专业性人才与形成科技成果时,树立起合作互赢的思想,与企业共同建立成果转移孵化基地,将学校师生的技术攻关与科技成果进行转化,使合作企业受益的同时,也解决学校因经费问题难以更好地建设工程实训基地的问题。
二、校企协同下高职电气工程实践教学改进的具体路径
(一)以能力为导向构建工程化实践课程
近年来,学院对电气工程专业原有的工程能力培养体系进行了更新和完善。前两年,学院结合多方因素将科学基础、工程技术等课程融入基础教育,一方面强调了工程教育的核心体系,另一方面又简单论述了工程教育的基础性和通用性。为了让专业课程设置更加合理化,通过合理安排部分必修课程,增设专业的理论课程,对电气工程专业体系进行改善。
第三年是专业课程学习阶段,因此对原有不合理的课程进行大幅度整合,进一步优化工程能力培养体系,通过多方面的改进,致力于建立深层次、相互衔接的培养体系。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对于电气工程专业实践的认知,特地开设了9个专题讲座,共整合了7个实训模块,更好地将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也让学生通过这种综合、真实的实训环境,培养出企业所需的工程實践能力与科技创新力,成为企业和社会时代所需的电气专业性人才。
与此同时,学院也对企业培养方案所包含的企业实训等诸多环节进行了更系统的设计,在保证学生理论知识学习成效的同时,也让企业中的资深工程师为学生提供实践指导,对学生的工程能力进行再次培养。
(二)构建递进式工程实训平台
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工程能力,学院严格落实工程基础、工程专项、工程创新原则,整合校内老旧的实验室、实践基地,以契合学生实践要求、落实创新原则为目的,搭建全新的工程实训平台。全新的实训平台之间相互融合、支撑、衔接,形成一个集教学、创新科研、实业实训为一体的多元化实验平台。平台分阶段性提升学生对于工程能力的认知、实践、创新,同时也致力于让学生今后的工程专业发展曲线更加科学。在将实验教学与企业科研实训有效融合的同时,设计出契合教学与学生实践能力的项目实训模块,从而打造企业型的电气工程专业人才。
(三)构建产学研合作的校企协同有效机制
高电压、大系统等作为电气电力系统呈现的典型特征,其系统表现也不仅仅是实训实验下需要庞大的设备、昂贵的设备费用,以及进行实验时伴随着高危环境且不可逆性。正是因为电气电力系统运行与结构的多变、复杂,使得学校教师在教学与科研中完全还原真实的实验系统和实验环境很难做到,只有电气专业相关企业才能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电气电力生产系统。因此,学校在保证高职学生基础理论学习同时,也需要与校外的企业进行合作,对学生专业工程的实践能力进行全方位的培养。
不同于学生在学校所认知的工程实践,绝大多数的企业认为还未踏出校门的学生经验不足,很难胜任企业生产岗位,对其难以接受,而对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时间更是长达半年至一年,这使得企业缺乏积极性,学校与企业共同建设校外学生实践基地困难重重。同时,由于校内专业的师资缺乏,导致学生在校外进行工程实践时,不能及时指出、纠正学生的错误与不足。而学校经费的不足,也导致不能最优化地为学生建设校外实践基地。
为了更好地吸引校外企业与学校进行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专业性人才,学院通过分析企業在校企合作中所需的利益与其所扮演的地位,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提出一套紧密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将理论学习、实践生产、科学研究进行有机融合,充分利用企业与学校之间不同的环境和师资力量,以及在各自在教学上的优势,更好地将扎实的理论知识教育与项目实践能力相结合。
在与企业建立专业人才培训基地的同时,也依靠学校的完整教育管理体系、学生课程体系以及学校教师丰富的培训经验,对学生开展电力电路系统嵌入式等多方面的理论和专业技能培训,开展电气专业下的全面设备检修、运营、维护等实践能力培训。在建立校外企业专业人才培训基地时,注重基地提供的工程案例与实践环境。企业中的部分专业技术专家受聘于学校,担任学生导师,这不仅能满足企业对专业所要求的技术性,也能有效地缓解校内专业师资匮乏问题。
学校与企业共同建设的工程研究中心,一方面通过学校健全的师资力量、良好的实验平台,另一方面通过企业完备的实验器械与真实的实践环境,共同建立科技成果孵化基地。将学校师生共同研究的科技成果提供给企业部门,进行一系列的成果转化,从而支持企业进行技术创新。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得到了一批知名企业的协助与合作,综合学校自身的优势后,选择了几家企业共同建立校外工程实践基地,为校内学生提供为期半年至一年的企业实训,从而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教育资源与环境。
为了将学生培养成符合企业与社会需求的专业技术人才,学校与企业还及时地对专业人才培养计划进行改进,收集毕业学生的就业反馈、人才市场的专业技术需求,对人才培养计划中相对应的关键环节进行调节,让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
三、实施成效
(一)改善了学生工程教育环境条件
校内外建立了电力工程实践平台,整合校内实验室、实验基地,着重划分出8个定点实训实习基地,完善与改进了学校的人才培养计划平台。学校在具备良好的工程实践平台的同时,也能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训能力。
(二)提高了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
实施企业化人才培养体系以来,电气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就业率与就业质量逐年攀升,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从学校收集的毕业学生的就业反馈来看,学生也普遍受到企业的欢迎。
(三)师资团队得到有效建设
在实践教学改进过程中,电气工程专业师资力量不断壮大,教师的综合素质也不断提高。学院除了着重引进高素质、高学历的专业人才外,也不断加强学校教师之间的学习与交流,提高和完善教师的自身实践能力与教学水平;积极开展与他校、企业的交流学术会议。此外,学校也与合作的校外企业协定,聘请企业部门中的工程师、专家担任学生导师,参与学生的项目实训教学,这也为学校教师提供了交流与学习机会。
近年来,高职电气工程专业教育工作从事者对该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探索和改进,并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效,但要使学生更好地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更好地发挥实践教学在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还需要不断的探索和改进。
【参考文献】
[1]刘伟,杨奕,贺晓蓉.“校企协同”电气工程专业工程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11)
[2]刘伟,贺晓蓉,杨奕.基于“实战驱动、校企协同”的电气专业工程实践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10)
[3]杜海莲,杜文霞,武现聪.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J].江苏科技信息,2016(12)
[4]鲁敏,龚立娇,岑红蕾,等.优化本科教学平台,培养电气工程创新人才——石子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特色专业建设[J].教育现代化,2017(32)
【作者简介】李玉琴(1983— ),女,河南人,广西城市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电气自动化。
(责编 苏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