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叶山杨组培苗移栽试验初报

2019-04-29杨广富董明喆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组培苗

杨广富 董明喆

摘 要:良种育苗是创优造林绿化的必要前提,是搞好林业建设的重要基础。我们紧密结合东北地区的实际对大叶山杨优良无性系经组培扩繁,进行移栽试验,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对试管苗根系发育情况、试管苗木质化程度、移栽基质、遮荫管理等四个主要因子进行方差分析表明,在0.01水平差異均极显著。确定出试管苗根系发育的好坏是影响移栽成活率的主要因子,其次是苗木的木质化程度。

关键词:大叶山杨;组培苗;移栽成活率

大叶山杨是东北地区平原乃至山地造林和退耕还林的优良树种,通过组培育苗手段,进行大叶山杨优良无性系扩繁是大叶山杨优良无性系造林的重要途径。组培苗移栽,是组培育苗的关键。我们经多年移栽育苗试验,总结出大叶山杨组培苗移栽技术,现总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材料。在大叶山杨优良无性系一、二年生实生苗作外植体,诱导出组培苗,经生根培养,作移栽试验用苗。

2.试验设计。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为L8(4×24)表,见表1。

其中,基质分4种类型,1—珍珠岩,2—珍珠岩50%+菜园土50%,3—草炭,4—草炭50%+菜园土50%;苗木的木质化程度分为1—木质化,2—未木质化;根系的发育性况分为1—根白色,长度为1—2cm,有2—3条主根,生根培养60d左右。2—根棕色,长度为3—5cm,根系且主根不明显,生根培养100d左右。移栽后的管理分1—单层遮阳,2—双层遮阳。

3.试验方法。移栽培养基制备 试验于3月下旬,在温室内进行。将草炭土、菜园土用800倍多菌灵粉剂消毒,珍珠岩用0.5%高锰酸钾喷洒消毒,然后按试验设计装入育苗盘,浇足底水,作为移栽培养基。

苗木移栽 将试管苗预先打开瓶口,在温室条件下适应3d,然后小心从瓶中取出组培苗,洗净根部的培养基,将组培苗栽入育苗盘,每种培养基重复三次。移栽完毕,用塑料薄膜覆盖以保湿。组培苗移栽初期必需作遮阳处理,因为幼嫩的茎叶一旦离开原本温度适宜的高湿环境,暴露在强光下而被高温灼烧造成生理失水将很难恢复。在温室外的玻璃上覆盖一层遮阳网,按试验设计在温室内,将50%的移栽苗再覆盖一层遮阳网。适时用喷雾器对塑料薄膜内雾化喷水,提高湿度,3d后逐渐揭开塑料薄膜,及时通风。

二、结果与分析

移栽育苗30d后,对各处理成活率进行调查,结果见表2

为确定出提高移栽成活率的适宜组合,进而对计算实验因素的各处理水平在三个重复中的总和(%),见表3。

由表3 可以看出,a1+b1+c1+d1组合的移栽成活率最高,为84%,即采用珍珠岩作移栽基质,选择根系为白色,长度为1~2cm,有2~3条主根且苗木已木质化的组培苗进行移栽炼苗,移栽后采取双层遮阳措施,可取得最好的效果移栽育苗效果。而a2+b2+c2+d1的组合移栽成活率最低,为59.67%。

移栽基质、苗木木质化程度、根系发育状况、遮阳处理方差分析见表3。

由表3看出,因素A、B、C、D,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分析结果表明,根系发育状况是组培苗移栽的主要影响因子,其次是苗木本身的木质化程度,然后是移栽基质,最后是管理时的遮阳处理。

三、结语

1.影响大叶山杨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主要因子为组培苗苗木根系的发育程度,其次为苗木木质化程度。移栽基质和遮阳也对大叶山杨组培苗移栽产生影响。

2.确定出移栽育苗的适宜组合为,选择生根培养60d左右、根系呈白色、长1~2cm且已木质化的苗木。移栽基质为珍珠岩,移栽后进行温室内外双层遮阳,可获得84%的移栽成活率。

作者简介:杨广富(1963-)男,齐齐哈尔讷河籍,大专,工程师,从事林场营林生产管理与技术推广工作。

猜你喜欢

组培苗
蓝莓组培苗瓶外扦插生根的研究
探讨桉树轻型基质网袋组培苗育苗技术
不同基质配比对尾巨桉组培苗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
水果黄瓜组培苗的炼苗移栽技术
牡丹组培苗移栽技术研究
磷胁迫对不同基因型魔芋组培苗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鱼腥草组培苗规范化种植生产技术规程
金娃娃萱草组培苗耐盐性研究
不同LED光源对碧玉兰组培苗淀粉含量的影响
铁皮石斛组培苗生根条件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