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生与创作
2019-04-28秦寿平
秦寿平
教学十几年,针对学院体系里的中国画专业的教与学,以及教学过程中不断出现的问题,我进行了相对深入的思考,并以写生和创作为主线,做了简单的梳理。这种关于教学实践的思考,没有正确答案作为参照系,所以,是我个人化的甚至可能是偏狭的思考,呈现出来的目的,仅仅作为一个探讨问题的索引,不含任何对与错的价值判断。
一个称职的教师,必须要尽量做到对学生作品评判客观,最忌讳的便是一家之言、主观武断的品评。这与个人创作中所倡导的主观性正好是相反的。我们强调每个学生的主观创造力,强调学生间的差异性,就要求我们做足够功课,来拓宽视域,以海纳百川之胸怀而容百家之言,如此,无论是于己于学生,都该是一大幸事。
我个人认为,大多美院的教学体系,本身就是个搅不清理还乱的悖论。原本个性分明的大一学生,到大学毕业,却变得个性趋同起来。而艺术的真谛不就是强调个体的创造性,也就是原创性的吗?那如果让原本分明的个性恣意生长,又要学院何用?窃以为:教师者,修枝打杈之园丁也,以身示范之楷模也。不是说教,而是影响;不是给予答案,而是给予问题;不是把学生教明白了,而是把学生教得会置疑了。如此,美院的教学体系该会逐渐完善起来的吧。
我经常在给学生上写生课的时候讲:当你面对模特儿的时候,不是模特儿本身是什么样子,而是你要把他画成什么样子,这才是重要的。当大家都写实地在意模特儿的自然特征时,那便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形:最终会是多个人画同一张画,只是熟练程度的不同而已。“你要把他画成什么样子”,本身已含有了作为个体的你的独立思考与在场的独特感受了,模特儿不过是你此时此境独特感受与思考的载体而已,可以是模特儿,也可以与模特无关,你只要做到是“我”本身就够了,所谓以自家笔墨,写自家风貌。我以“我”的方式思考,所以我存在着。
学生有时对“传统”的理解,会狭隘地固定在历史上某个时段、某个人或流派的某种范式上,这是比较危险的。这种狭隘抑或是懒惰的理解,会把自己固定在某个点状的小圈子里,孤芳自賞、难以自拔。往往有这种理解的人,还会比较偏执和执着,究其原因,便是一叶障目、视域狭窄所带来的后果。
我认为:“传统”该是一个游离的,要经过历代先贤哲人不断填充修缮的流体,如唐人雍容高华之气度、宋人醇密轩朗之意境、元人淡泊雅逸之情趣等,它绝不是一成不变的固定体,而给予这种“传统”以定义的,一定是后来人,因为它是“传而统之”的概念,所谓继承,那毕竟是后人才谈得上的。历史上诸多的“先锋派”们如“某癫”“某怪”“某痴”等,能冠以如此雅号,多是不被时人所接受认可的,现在看来,不也都被归类在传统中了吗,只要是优秀的。所以,不要把传统看成束缚手脚的枷锁,而应把其当做强筋壮骨的滋补营养品,这样,传统的意义方得以彰显。
常有学生问我,哪种笔墨是好的笔墨。我的回答是:只要对症的药,都是好药。好像答非所问,但这种抽象的问题,也只能用抽象的方式来回答。因为没有一种万能的笔墨,就像没有一种包治百病的万能药一样,与内容表达契合的笔墨,就是好的笔墨,否则,便是差的笔墨,即便其手段再高超也于事无补。这还有点像话语性的语言表达,普通话再普及,民歌或戏剧的表现,还是方言的更有味道些。
一提到创作,会让好多一路写生走来的同学如临大敌,顿觉束手无策,无从下手了。在貌似强大的“创作”面前,自己平时的积累便有些捉襟见肘、囊中羞涩,大有江郎才尽的意味了。所谓“艺术生活”,即以艺术的状态、艺术的方式生活,善用你“发现美的眼睛”,随时以各种方式加以记录,并存储在不同的文件夹内,或“表情系列”,或“痕迹系列”,或“造型研究系列”,或“材料媒介系列”,甚或“随机偶发,任凭心绪无意识流淌的随手涂鸦系列”等。这样一来,有了可供调遣的“兵将”,只需你略施“阵法”,创作之“仗”便好打了。
下面我们就来谈谈与创作有关的一些必备积累。
造型研究:造型是表达自己对社会及生命存在的直觉感受的最为直接的手段,好的造型自己会言说,自己会表达,它会超越文字语言相对具体的表达,进而进入一种相对模糊的、不确定的意象表达。这种意象表达会使得受众主动地参与到你的作品中来,以自己的方式去解读、完善你的作品。所以,造型的目的不在于去确定什么,而是在于去呈现什么,它只是受众理解你的作品的某个坐标系或导航仪,其作用是引导而非限定。当然,这并非说“造型”的优劣评判就没有共性标准了,意象表达的相对准确还是极为重要的。造型研究的途径多种多样,可以是范本临摹,是对物写生,也可以是目识心记、睹物有感的意象记录。总之,面对造型这个概念,一定要怀着一颗研究的心去对待,才能玩味出有品质的造型来。手下的造型练习多了,手上的活儿自然就有了,慢慢的,符合你个人价值取向的造型也就顺理成章地突显出来。随便一个看似不起眼的但烙有个人印记的造型方式,其背后必然付出了艰辛的探索,因为没有任何一种“既好又新”(周京新语)的造型方式是一蹴而就的。
语言研究:语言研究最行之有效的途径无疑就是临摹,也就是古人说的“师迹”了。艺术史中最为活跃的大概就是语言的更迭变化了吧。从林立的大师堆里找出比较适合自己感觉的语言表现方式,加以研究(当然不仅仅拘泥于语言表现层面,还要从画理的层面去理解、分析),形成自己对该语言的表现经验,再移植到平日的写生练习中加以实践磨合,在令其与自己的造型表现相契合的过程中,不断修正,以使其与造型的结合自然地生长开来。
接下来,便要多读勤思,着眼点转移到作品的精神表达上。创作最终是要表达你对当下社会,对生命存在的个人化体验,以个人化的语汇提出问题,迹化个人化的独特思考。“每个人都有自己体验世界,观察世界的方式,这种方式是天然的、自由的,也是独一无二的。”(易英《“坏画”探源》)梁楷以其桀骜不驯的批判精神介入当时社会;石涛以其“搜尽奇峰打草稿”的写生方式关注自然,体验生命存在;米勒以“大地的歌者”关注现实,讴歌劳动者的艰辛与伟大;梵高以短暂且几近癫狂的一生,给大家展现了一个其画中折射的真实世界……大师们以自己独特的方式阐释着,述说着,由于他们的介入,历史变得丰富且真实起来。这种艺术的真实源于艺术家的真诚,对生活对艺术的真诚。所以,真性情的自然流露才是艺术创造的关键。就像我们生来就拥有不同的面孔一样,我们的内在也各不相同。对过往大师的作品程度不一的喜好,本身就是在寻找能与自己相合共振的精神磁场。借助这个磁场,加上自己个人化诉求的强烈欲望,属于自己的言说方式一定会逐渐明晰起来的。
当这些积累达到一定量时,你会突然发现,“创作”其实一直伴你左右,只是潜意识地抵触遮蔽了它的存在而已。
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君子厚积而薄发”,积累得愈厚实,爆发得愈精彩。